1968年,当时联邦德国的德律风根(Telefunken)公司开发出一款新型音频功率胆EL156。通常功率胆大多采用束射四极管形式,因为束射四极管功率高。五极功率胆很少,能见到的大概就是EL84与EL34两种。可是五极胆却独具风韵,EL84被称之为“淑质英才”,EL84被称作“一代风流”。EL156正是一只五极功率胆,而且屏耗达50W,成为旁热式阴极胆之最。一代风流的EL34屏耗仅25W,强功率束射四极胆KT88屏耗也仅有40W。不过KT88组成推挽功放可以输出100W以上的功率。EL156屏耗达创纪录的50W,推挽输出可作到130W。可是仅此一点似乎也并不比KT88高多少。也许是看中EL34的风韵,欲作EL34的大功率版?不过从帘栅特性上看,EL156与EL34有很大差别。EL156帘栅对控制栅的放大系数为15,而EL34系数为8。因为帘栅决定五极胆的主要特性,所以二者存在相当大的差异。EL156并非仅仅屏耗功率大一倍而已。
天有不测风云。上世纪60年代是胆管发展的顶峰时期,哪料到70年代,在晶体管应用大潮的冲击下,胆管迅速从电子行业各个领域退出。世界上各胆管厂纷纷关闭,德律风根也不例外。EL156虽然已成空前绝后旁热胆的冠军,但也随着许多名胆从世上消声匿迹了。我们无从猜度,当年德律风根开发EL156的真实目的是什么,还来不及领略该胆有别于它胆的胆韵特色,它甚至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不过是金子总会放光。当人们重新认识胆在音频放大中的优点后,胆机竟也以回潮般的速度又来到我们身边。
在胆机中,单端甲类胆机音色最靓,也最能体现胆韵风采。但是单端甲类胆机却美中不足,功率输出太小。以300B机为例,输出仅6~8W。这对当代各种题材的音乐作品表现而言,很受局限。要顺畅地推动当今高保真的大食扬声器,也显得力不从心。大一些的功率胆当然有,象845即是。单端功率可作到20W以上,能满足听音要求。不过845(211、805、813)这类功率胆属高压胆,工作电压至少1200V以上,体积大,成本高且不说,还不太安全,不是家用胆机理想用胆。
以EL156的特性来说,构成单端甲类胆机可输出25W功率。而且EL156工作电压低,体积与KT88相当。制作单端甲类胆机,成本低、体积小,甚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