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短文两则 [复制链接]

查看: 7121|回复: 33
11#

原帖由 AChCarol 于 2010-5-31 20:16:00 发表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兄台对古典文学很有研究,这句话我认为非常对,说出了音乐的真正作用。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2#

《与风景的对话》是东山魁仪的前半生的自传,实际上是一部散文集,记述了他学习艺术的心路历程。有艰辛,也有快乐,是很有人生哲理性的。他是多才多艺的一个艺术家,既是画家,也很喜欢音乐和文学。他喜欢莫扎特,也听过迪斯考的现场。他热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托马斯曼的作品,还亲自到托马斯曼的故乡——德国吕贝克去游览。在艺术上,他在西方留学过,他的绘画是日本传统与西方艺术的结合。日本是个全盘西化的国家,她的艺术吸收了西方的营养。我是学生时代看过这本书,东山魁仪对艺术的执着和虔诚对我影响一直比较大。至于谈到音乐的作用,我觉得是积极的。前面有朋友说分369等,确实如此,艺术是有高低之分的。艺术的实质是虚幻的,是人为创造出来的。人们需要什么,就会有什么样的艺术。比如有些音乐作品,我们听了会有民族自豪感的,这只是举个例子。音乐也会调节人的感情世界,优美的音乐能放松人的神经,有些音乐甚至能治病的,比如NEW AGE音乐最初就是用来治病的。谈到艺术,还有什么叫“美”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都是哲学家他们探讨的问题,有些一直没有统一的答案的。就说这么多吧。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3#

原帖由 sanlue 于 2010-6-1 10:37:00 发表
基本上美学家都是哲学家
美学是哲学里的一部分。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4#

原帖由 yilinliulin 于 2010-6-1 23:23:00 发表
S版听音乐也和生活中一样:返璞归真。
从脑容量上看,巴赫似乎比贝多芬大一些,所以,巴赫会算的微积分要比贝多芬深奥一些。巴赫的功用似乎在平凡、真诚中见到深邃、睿智;贝多芬的功用在于励志和抒怀,壮怀激烈和赴汤蹈火。所处的时代背景绝然不同,巴赫如处在贝多芬时代,决写不出贝多芬的《Eroica》,然贝多芬如处在巴赫的时代,应该能写出十部《赋格的艺术》。两者的369等就在此。我的谬论。

若说有什么进步,我觉得我对黑胶和CD,甚至其他载体的音乐都能接受了,可以说不再偏执了,我有一段时间只听黑胶的。
在贝多芬的晚年,巴赫对他影响很大。他的创作与复调音乐有很大关系,他的晚期弦乐四重奏与巴赫的赋格有某种联系。尤其是《大赋格》。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5#

原帖由 Laotou 于 2010-6-1 23:37:00 发表
巴赫小协喜欢Hilary Hahn的版本。听过大卫王大和花那张双CD,感觉拉得太有板有眼,不喜欢。
哈恩的作品我听得不多,我不喜欢她的巴赫小协,速度很快,有点平铺直叙,感觉缺乏韵味。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6#

原帖由 pipi1003 于 2010-6-1 23:24:00 发表
大卫父子的巴赫双小协
这个版本的CD和LP应该都不难找到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