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谈谈那些好的坏的录音地点 [复制链接]

查看: 5311|回复: 24
1#
艺术家常常抱怨录音室不重视他们:“他们认为录音地点是第一位的,其次是录音器材,最后才是我们!”
的确有很多好地方早就了无数精彩的录音,也有不少臭名昭著的地方似乎永远没有好声音出来,当然还有那些毁誉参半的。开个贴,大家说说这些录音地点和录音。

先说好地方:
1. 莱比锡布商大厦
在这里似乎最没有经验的录音也能制造好声音,混响适度,大气磅礴的印象似乎信手拈来,又不必担心丢失任何细节。最近Gewandhaus的录音几乎没有不好的。比如夏伊的舒曼或者穆特的门德尔松小协。

2. 维也纳“金色”大厅
无数优秀录音的诞生地,不论协奏、交响、独奏、室内乐,这个音乐厅似乎是万能的,不过也有很失败的例子。比如穆特在这里有过录音异常丰润的卡门,也有声音尖细干瘪的贝多芬(看录音师水平了吧)。

3. 布达佩斯文化宫,包托克音乐厅
Channel的老板和BFO,Ivan Fischer在这里录制的录音都是顶级的,而且这位苛刻的录音从不使用任何音色调节装置,后处理极少!

4. 耶稣基督大教堂
不说了,有主罩着的地方,万能的主,万能的耶稣基督大教堂。卡拉扬之声一半源自这里,当然还有最近西门拉特尔的幻交也是这里的杰作(美极了)。此外像休伊特的贝多芬和巴赫也在这里录音,效果很好。

5. 上海贺绿汀音乐厅
极好的室内乐录音场所,可惜只有Channel为唐俊俏录制的一张笛子独奏专辑可以证明这点。

坏地方
1. 巴比肯中心
LSO是世界上最好的乐团,可惜老巢不争气,不但样子丑陋,而且音效奇差,曾经是世界上混响最短的音乐厅,现在考电子混响器苟延残喘。不过即便如此,LSO在这里用干枯的声音还是带来了许多令人振奋的现场录音。当然LSO最好听的录音全是阿比路里出来的。

是非之地
1. 柏林爱乐大厅
这里诞生过很多著名的、高质量的、里程碑的录音,但是其布局也带来了许多麻烦。EMI的录音师在这里就鲜有佳作。DG的录音师在这里取得的成就则是令人瞩目的。就最近来说,DG在这里录制的勃一钢协就录音质量来说就是典范,而EMI在Rattle时代的柏林爱乐录音则多数有瑕疵,让人难以满意。虽然在同一栋建筑还有一个更加规则的五边形小室内乐厅,但是也常有大牌开规模庞大的“室内乐”音乐会。穆特的巴托克第二奏鸣曲和97年音乐会均在这个“大厅”录音,效果也非常好。

大家继续。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0/4/25 23:01:11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concertgebouw是最理想的,声音温暖,堂音饱满。其次吧,就是金斯威大厅,阿比路1号,曼哈顿中心,不过也得看是哪个公司搞得录音了
TOP
3#

好地方:
Kingsway Hall ,London (UK)
TOP
4#

原帖由 ANDRE 于 2010-4-16 3:41:00 发表
好地方:
Kingsway Hall ,London (UK)

也推介LODIA

LOCD781
貝多芬: 5<命運>交响曲/ *科里奥蘭序曲
PAITA
指揮 英國愛樂管弦樂團 / *倫敦愛樂樂團

l
資深發燒友最美回憶 , 超立體聲<PHASE 4 STEREO> 名盤
l
舉世公認最佳音效聖地Kingsway Hall 音樂廳錄音
l
能量十足,挑戰音响極限


LOCD782
德弗札克: 7號交响曲
CARLOS PAITA
指揮 英國皇家愛樂
* 資深發燒友最美回憶 , 超立體聲<PHASE 4 STEREO> 名盤
*舉世公認最佳音效聖地Kingsway Hall 音樂廳錄音
*演繹自成一格;弦樂絲絲入扣,氣勢浩大


LOCD786
貝多芬: 7號交响曲/ *科里奥蘭序曲(op.62)
PAITA
指揮 英國愛樂管弦樂團 / *倫敦愛樂樂團
*資深發燒友最美回憶 , 超立體聲<PHASE 4 STEREO> 名盤
*舉世公認最佳音效聖地Kingsway Hall 音樂廳錄音
l
能量十足,挑戰音响極限
LOCD786.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0/4/16 12:38:36 上传)

LOCD786.JPG

LOCD782.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0/4/16 12:38:36 上传)

LOCD782.jpg

LOCD781.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0/4/16 12:38:36 上传)

LOCD781.jpg

TOP
5#

楼主说的声音尖细干瘪的贝多芬是哪一个?不会是穆特和卡爷的贝小协吧?我觉的这个录音一点也不尖细干瘪,很不错,在模拟录音里属于上乘了。
至于最好的录音地点那就非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莫属了,不仅有着饱满的声音,清晰的细节,权威的透明度,而且层次感也是一流。当然不同的录音师搞出来的东西也略有差异。譬如DECCA和PHILIPS在这个大厅的录音差异就很明显,前者更强调空间感,而后者更在意声音的柔润性和滑爽度。海丁克的德彪西管弦乐录音就颇具代表性。
至于伦敦金斯威厅,其实声音效果并不好,这是很多录音师公认难搞的音乐厅,即使是威尔金森这样的大师搞出来的录音,虽然空间感、细节和透明度都是一流,但声音容易偏薄,偏干,高频毛刺很难去尽,听音时间长了耳朵很累。
别和我比懒,我懒的和你比。
TOP
6#

(小补充) /轉載自cd-hi雜誌

Decca 錄音工程的一代宗師

Kenneth Wilkinson

最喜歡的錄音地點
  在世界各國錄製超過三十個不同的的樂團,包括五個美國的樂團後,Wilkinson 最喜歡的錄音地點是阿姆斯特丹的音樂廳大會堂和維也納的Sofiensaal。他認為這兩個音樂廳有最美的聲音。在歐洲方面,Walthamstow 市政廳、Watford 和Kingsway都是不錯的地點。錄製蕭提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是Wilkinson 第一次在美國做現場錄音。錄音地點是伊利諾大學。伊利諾大學有很好的音樂廳,唯一的問題是花費太大,整個樂團的交通和食宿是一大筆古出。Wilkinson 也曾參與英國東岸Snape Malting 音樂廳的設計。他和Aarup 建築事務所的Derek Sigden合作設計這座音樂廳,音樂廳內都已經安排了麥克風的位置和佈線。這個音樂廳的殘響稍多,不過滿座時就有很好的效果。Wilkinson 始終不喜歡錄音室過於冷漠的感覺,同時沒有個性,缺乏殘響都是他不喜歡的理由
也推介LODIA
LOCD789
德弗札克: 8號交响曲/ 9號交响曲<新世界>
CARLOS PAITA
指揮 英國皇家愛樂

l
資深發燒友最美回憶 ,超立體聲<PHASE 4 STEREO> 名盤
l
最佳音效聖地倫敦WALTHAMSTOW市政廳錄音
l
弦樂絲絲入扣,氣勢浩大
歐洲原裝進口; 原廠母帶精心轉製
LOCD789.jpg (, 下载次数:3)

jpg(2010/4/16 13:56:33 上传)

LOCD789.jpg

TOP
7#

原帖由 chopin 于 2010-4-16 12:54:00 发表
楼主说的声音尖细干瘪的贝多芬是哪一个?不会是穆特和卡爷的贝小协吧?我觉的这个录音一点也不尖细干瘪,很不错,在模拟录音里属于上乘了。
至于最好的录音地点那就非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莫属了,不仅有着饱满的声音,清晰的细节,权威的透明度,而且层次感也是一流。当然不同的录音师搞出来的东西也略有差异。譬如DECCA和PHILIPS在这个大厅的录音差异就很明显,前者更强调空间感,而后者更在意声音的柔润性和滑爽


不是,卡拉扬和穆特没在金色大厅合作过贝多芬。是穆特纪念卡拉扬的2009年的那场,小泽征尔指挥,柏林爱乐伴奏,金色大厅。
皇家音乐厅的确很不错,RCO现在的录音都很好(一般乐队自主录音都比较速成,也不太精细,能获得这样比较高的质量,这个厅本身居功至伟;反过来说LSO Live就是一个反例。)
TOP
8#

谁在整点优秀的室内乐录音地点?
TOP
9#

回复 7# chrisspher 的帖子

哦,我好像看过DVD,音效没印象了。
别和我比懒,我懒的和你比。
TOP
10#

原帖由 bhcbhcbhc 于 2010-4-16 16:09:00 发表
谁在整点优秀的室内乐录音地点?


参见PHILIPS旗下众多名演,基本就认准一地儿——瑞士拉绍德封法雷尔大教堂。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