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杭州出成色极新的NAD c315 [复制链接]

查看: 1273|回复: 3
1#
本机于09年12月中旬从pchifi论坛的SATSUMURAL兄处收得,成色几乎全新,据SATSUMURAL说他购于09年10月。由于搭配我的M3功率不够,现欲降价转让,箱,说,配件齐全。本人使用3个月,感觉听人声还是很不错的,听童丽很毒,入门很不错,而且带耳机输出,还能当耳放,推hd650,效果也不错。但本人常听重口味的歌曲,所以受到了输出功率小的限制,升级了功放后就一直闲置。明盘1700。有意者联系:QQ123600337, 手机13917892527



[url=][/url]






以下是当初SATSUMURAL对打磨的描述:
也可查看pchifi论坛里的帖子[url=]http://www.pchifi.cn/viewthread.php?tid=49327&extra=page%3D1[/url]
诚然、有的打摩算得上是破坏。盲目上一堆补品,打破了原厂机(哪怕是低端产品)唯一的优势——平衡,板子往往也给弄得惨不忍睹……
然而、如果你仔细看完下面的介绍,还对此机打摩的意义抱有成见的话,请直接无视这帖。


顺便一说,我给这台NAD315定的价格、可能即使作为DIY机也是低廉的。

原厂NAD C315BEE是没有多少“发烧”元素的,声音较粗也是路人皆知……

C315是NAD的入门级HI-FI功放,推力不错但素质一般,音色比较平淡,在小功率下甚至不如我DIY的3886细腻。当然、对于2K多这个价位来说是算比较超值了。

然而我相信,NAD这样的厂家、它的任何一款机型至少在设计上是没有任何妥协的,也就说是在用料上拉开了档次,甚至某些时候是刻意的。事实上、我第一次打开机壳后也确信了这一点:清一色的国产电容,通用型的TL082运放…… 用这些材料也许能做出一台中规中矩、质量不错的功放,但要想得到有些亮点的音色就比较难了。




准备篇

打摩,老外叫“MOD”,我的理解是释放该机型设计方案的全部潜力,而不是把金山银海的发烧补品往上堆、弄得板上花花绿绿的煞是好看。
这次我事前做了比较慎重的论证、属于理性打摩,确保能获得实实在在性能提升的同时不改变NAD原有的风格主旋律。

打摩方案确定后,从万能的TB上订购了所需要的材料:


好了,下面开始实况转播这次打摩NAD C315BEE全过程。

电源篇

任何音响系统的摩改都是从电源开始的,这是我一直遵循的原则。
C315电源部分的设计非常不错,用的牛也很好,就是整流器件和大滤波电容的用料显得阳春了点。

C315用的大型环牛:
全铜线绕制,很重!


C315的电源板(不含滤波):
用的是普通台产桥堆
MOD
原桥堆换成安森美(原MOTO)的整流名管:MR756


MOD
桥堆改整流管是要在背面下点功夫的:


MOD
大滤波电容用了德国原产的MCAP HC:
和原机一样也使用了封胶安装工艺。


调味篇

不要告诉我什么没有特点就是最好的特点。一台好的放大器是需要有些颜色的,至少目前任何被称作名机的都是如此。因为从录音到回放、本身就是二次创作的过程。你不可能去追求100%还原真实,因为在信号灌入CD之前就已经无法实现这一点了。


然而调味却是最微妙、也是最难把握的环节,弄不好就会吃力不讨好。我觉得NAD在低端机型里选择没有主张、平淡的风格取向也算是比较明智的做法。

对于C315这种合并机,影响音色较大的摩改环节是运放和全机(除保护电路等无关部位)的小电解电容。
为了保持欧美机的风格,这次没有选择任何日系电容,全部用了外观朴素但音色醇厚迷人的BC(PHILIPS)电容。运放考虑到适用性选用了OPA2132,因为毕竟是不调整外围元件参数的直接替换。

MOD
副电源的滤波:
南通江海电容(在国产中算不错的电容、也有高档型号,但原机用的是普通品)全部换成同规格的BC。

MOD
运放换成OPA2132P:
2132是BB公司目前最好的音频专用双运放。


工艺篇

工艺是大多数打摩者不会去注意的环节,电路板后面往往弄的惨不忍睹。
然而我是个完美主义者,摩好的机器不但性能上超过原机、工艺也要更上一层楼。

这是电路板背后原来的状态:
比较山寨的飞线,板上还残留了不少松香。

MOD
改成了纯铜单芯线(这根飞线就是输出线):

另外、过大电流的地方全部用镀银线加强通路(同时也加固焊盘),最后PCB清洗处理。


MOD
重要的跳线改用镀银导线,我觉得这比换个什么发烧插座要有意义一些:


听感篇

打摩完毕,顺利开声。看来我的运气和人品还是不错的~~~呵呵
几首歌放完、我感动得泪流满面……值!


首先是低音更结实、有张力。比如Michael Jackson经典的《Billie Jean》在12点位置播放时(推4欧的DM27声压已经比较夸张了),原来背景重复的重低音基本是在房间角落盘旋、轰不到人身上,但现在胸口有了明显的压迫感,而且节奏的轮廓更明显。

大部分歌曲的人声部分(这也是我对原机最不满意的地方)似乎都得到了优化,显得更加饱满而富有情感,结像位置更加稳定。由于更换了运放,整体的细节表现也提高了一个档次。
最后编辑ftulay 最后编辑于 2010-04-06 21:58:40
分享 转发
TOP
2#

沙发自己抢
TOP
3#

每日一顶
TOP
4#

顶上去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