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P:收藏第一还是聆听第一? [复制链接]

查看: 9063|回复: 60
41#

原帖由 tian1864 于 2010-4-7 9:08:00 发表
哪里有什么乌拉尼亚英雄cd的头版,Urania又没出过CD。炒这个真有点奇怪了。头版的LP 1000多美元也搞得到了。
=======================================================================
楼上的高人看一下这个链接
[url]http://item.taobao.com/auction/item_detail-0db2


这张片子是从黑胶唱片直接转录过来的,还不像一般的CD是经母带转录的。发行量少,因为是CD-ROM啊,是个人自己做的。我今年初做了一个音乐贺卡CD,只发行了十多张。这有什么希奇。
TOP
42#

原帖由 yilinliulin 于 2010-4-8 23:46:00 发表
从唱片原先收藏者制作的卡片上得知:原先的收藏者1980年购进这张唱片时花了3.57英镑。而今天它已经价值102美元。三十年间,升值的幅度不可谓不大。收藏它当然是用来听的,这是我认为最朴实的一个版本。

[img]http://bbs.hifi168.com/


80年代初是买黑胶的最好时机。那时候人人都出黑胶,买CD,现在的尖货那时都是白菜价。
TOP
43#

可80年还没有CD上市呢,那时还都是听黑胶的,可见那时的黑胶,比如这张今天的尖货,当时就是白菜价。不能不慨叹。
超级歌剧迷
TOP
44#

80年?有收音机听就算不错了,买猪肉都要票的吧,那里有前买这些尖货黑胶阿。
80年3.57英镑是什么概念?一个月的工资?现在102美金,也就是最低收入保障线。
TOP
45#

原帖由 shanxz 于 2010-4-9 11:45:00 发表
80年?有收音机听就算不错了,买猪肉都要票的吧,那里有前买这些尖货黑胶阿。
80年3.57英镑是什么概念?一个月的工资?现在102美金,也就是最低收入保障线。


恩呐~ 这个计算法是比较正确的。
带鱼那会儿城市里最多5毛钱一斤,现在翻了N倍而且有时候还没表带儿宽呢。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46#

原帖由 shanxz 于 2010-4-9 11:45:00 发表
80年?有收音机听就算不错了,买猪肉都要票的吧,那里有前买这些尖货黑胶阿。
80年3.57英镑是什么概念?一个月的工资?现在102美金,也就是最低收入保障线。


3.57镑不是咱买的,是老外买的,咱今天花了012刀从他那儿买的。估计那老外的月供买上个3.57镑的唱片总能买个千八百张。不能把老外的概念套到咱头上。
超级歌剧迷
TOP
47#

原帖由 shanxz 于 2010-4-9 11:45:00 发表
80年?有收音机听就算不错了,买猪肉都要票的吧,那里有前买这些尖货黑胶阿。

80年代应该说不止有收音机,有的年轻人开始玩“板儿砖”、“煤渣砖”录音机,经济状况好点的已经玩两喇叭或四喇叭立体声便携式收录机了。原版进口黑胶在我们那儿是从80年代中期开始有的,相对当时的工资水平来说是贵的,苏联黑胶——11元、13元;捷克黑胶——9元;DECCA、DGG、菲利普——15元;RCA——17元。这是我等穷人玩的。而当时的宠儿——CD,则一般都在40元以上,那是有钱人的玩的。
再一个——卖猪肉也不用票了。
总的来说,国家经济、百姓生活在复苏、好转。
其实,我就是一个“伪发烧友”!
TOP
48#

1990-2000年间四家中图有不少打口的包仓LP出售,价格从8.5-18.5人民币不等,其中也有不少连口都没打的。各省市的外文书店也有不少。这10年如果把握机会,收集一定数量也不是难事吧!
TOP
49#

尔等穷苦人家在那个时候,买不起CD,只能省吃俭用,积攒了几百张进口或国产黑胶。可惜的是,在那个时候,有好货的时候不会挑,会挑的时候没有货了。
其实,我就是一个“伪发烧友”!
TOP
50#

回复 49# 雷笑天 的帖子

90年CD的价格大致是:
NAXOS 25
SONY/CBS 39
宝丽金 低价 45 中价 65  高价78

那时套装的LP一套几张的也得百把元;城市职工一个月平均工资是2、300元吧。
中图的外汇也是通过北京科委批的,一年就这些,应该说进的品种还是可以的。具体的分配是LP 50%,MC和CD各25%.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