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垫材中的黑色精灵Ⅱ——Z&X CSP415 碳纤维垫块使用经验分享... [复制链接]

查看: 7079|回复: 28
1#
Z&X的产品开发速度还真是挺快,自使用了Z&X的碳纤维脚钉至今仅仅三个月,便又收到了他家的新产品CSP415 碳纤维垫块。自从有过上次体会之后,我对这款新产品还是充满了期待,不过最初听说CSP415每枚370元的售价时,实在让我担心这款产品会不会为此而失去信价比?直到亲自体会了Z&X CSP415碳纤维垫块的妙处后,才总算驱散了心中的疑云。
    在正式发帖前,首先声明:以下言论只代表本人的主观听感,仅供朋友们分享、参考。如有不当之处欢迎大家指正、讨论;拍砖时请斟酌用力!
3.JPG (, 下载次数:2)

jpg(2010/3/4 11:49:26 上传)

3.JPG

最后编辑陆仁 最后编辑于 2010-03-09 10:30:04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0/3/4 17:54:23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这次试听的碳纤维垫块是较小尺寸规格的,大小为41 mm X15mm,做工也比较细致,和之前开发的脚钉配合度很好。在垫块柱体上能够清晰分辨出碳纤维的特殊纹路,而上下底面则是黑色卷层状。看来这个垫块的结构和配套脚钉一样,都利用了碳纤维纺织材料的竖状结构进行承力。
     值得一提的是Z&X CSP415 碳纤维垫块的包装,已经截然和以往不同的,毛面环保纸质外盒,深蓝色搭配烫银标识印刷显得既雅致又高级,里面采用高密度泡沫以镶嵌式固定、保护碳纤维垫块,整体感觉就像是高档首饰盒一般。这些都是CSP415 碳纤维垫块给我留下的良好的第一印象。看的出厂家在这上面是花了心思的,其认真程度也可见一斑!
1.JPG (, 下载次数:2)

jpg(2010/3/4 12:58:41 上传)

1.JPG

2.JPG (, 下载次数:3)

jpg(2010/3/4 12:58:41 上传)

2.JPG

TOP
3#

又是毒物。
1.AV:DENON 3803 + PIONEER 989 + CANTON  150QX
2. HIFI:JADIS DA50 (银色)+ FOCAL  MICRO  UTOPIA + PHILIPS LHH700
3.稳压器:APC 5KB
TOP
4#

最初的尝试是在朋友家。当时我刚刚收到这套垫块,正巧要赶去串门,就拿去在人家比划了下一下。那是一套不到五万元的器材,音乐传真的A1西装搭配JBL 4305以及TARA LABS线材。由于cd机和功放又小又轻,因此垫块的拆卸省事又快捷。无论在音源还是合并机功放上,Z&X垫块产生的变化都较为明显。概括说来是:声音更为饱满、泛音丰富、细节多、两端延伸更好。以变化程度而言是:能够轻易分辨。这个结果已经令我对它开始刮目相看了,虽然很早以前就接触过碳纤维音响产品,而且自以为较为了解碳纤维制品的特点,不过在此之前还是对Z&X的碳纤维垫块既充满期待又没有十足把握。这便是CSP415给我留下的第二次惊诧印象。
4.JPG (, 下载次数:2)

jpg(2010/3/4 13:37:37 上传)

4.JPG

TOP
5#

正式的聆听是在我的听音室,由于功放部分更换脚钉比较复杂,故仅在NAIM 5ICD机上做了试听。参考脚钉有FE Cerapuc、木内和夫TU-210ZX。
     首先,将CSP415直接放置在CD机底部。明显感觉到两端延伸更加突出,声音的线条也非常明朗、细致。这种高频不断往上钻、低频能量绵绵不绝的现象正是碳纤维的正确表现。此时,再换成BDR Thick Pits,感觉两者的相似程度还是很大的,只不过Z&X CSP415更加线条分明一些,这是不是说Thick Pits显得含糊了呢?在经过仔细对比分析后我有如下观点:单独使用CSP415会使音像轮廓更加明锐,因此适合模糊、欠通透以及缺乏细节的系统使用;但是对于调教已然比较平衡的系统或许会造成过于强调音响性的倾向。在试听雨果LP45《发烧@港》第一轨《阳春白雪》时以上感觉尤为明显,单独使用CSP415时琵琶solo部分的线条幼细、清晰,乐队的bass伴奏宛如一股股不绝的暗力,既层次分明又不失量感,打击乐的力度、瞬态都十分过瘾。
最后编辑陆仁 最后编辑于 2011-02-07 21:31:11
TOP
6#

既然是垫块,那么配合脚钉的综合效果必将是重点测试项目,好在手头也有Z&X的碳纤维脚钉,有关这款脚钉的评论请参见。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70948.aspx
    当CSP415加持自家脚钉之后,声音表现非常平衡。中音区饱满、整体频段的厚度和泛音表现极为出色,密度增强并具有自然的透明感和流畅的音乐性。于是我用FE  Cerapuc和它作了对比,相形之下两者的走向比较趋于一致,但是Z&X的厚度和弱音处的起伏对比更为自然和真实一些。人声和器乐的表情、质感生动,味道很接近于高级的模拟之声。在播放雨果LPCD45《十二金钗》中的《山茶花》时,中阮和钢琴伴奏泛音缭绕,轻盈中充满力度,人声气息委婉又有厚度,明亮而不刺眼。在播放金弦的《全明星打击乐》时,音场宽大、定位准确,乐器的光泽度极为出色,音像完全漂浮在空间中,既有制度又充满活力!
5.JPG (, 下载次数:2)

jpg(2010/3/4 15:37:54 上传)

5.JPG

7.JPG (, 下载次数:2)

jpg(2010/3/4 15:37:54 上传)

7.JPG

9.JPG (, 下载次数:2)

jpg(2010/3/4 15:37:54 上传)

9.JPG

最后编辑陆仁 最后编辑于 2010-03-04 15:37:54
TOP
7#

最好加入海阳旗舰一同比较
TOP
8#

CSP415配合脚钉表现出来的良好效果让我不禁产生出另外一个念头:假如把它当做独立钉垫使用的效果将又会如何呢?带着好奇心迅速撤下Z&X碳纤维小钉,改换为木内和夫的TU-210ZX。这种组合效果又是另外一番光景——融入了很多木内金钉的独特音乐味道,同时保留了CSP415原有的密度感和两端延伸好等优良特点。这说明两个问题:第一,就Z&X而言走的还是中性少音染路线;第二,CSP415完全可以当作钉垫来配合其它品牌的角锥进行拓展使用。此刻再播放罗西尼弦乐奏鸣曲,每件乐器的音质醇美透明、透发出优雅高贵的独特品味,这种变化基本上就是垫材带来的。此刻,非常感慨音响这个奇妙的东西,不同的组合搭配竟然会派生出绚丽多彩的声音感受,而垫材在必要的时候的确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神奇作用。

8.JPG (, 下载次数:2)

jpg(2010/3/4 17:50:05 上传)

8.JPG

TOP
9#

没用过有那么神奇呵
TOP
10#

   好多发烧碟,是哪国产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