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2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他们令我想起勃拉姆斯 [复制链接]

查看: 48539|回复: 199
31#

原帖由 scfan 于 2010-2-22 13:48:00 发表
阿巴多BPO那套勃交录音给人感觉还是比较青春的勃拉姆斯,相对而言我更喜欢旺德NDR那套比较晦暗的晚期现场录音。

老弟说得非常好!
正是我想说的。
为什么我说瓦尔特和贝努姆好听,
就是因为这些黑胶声音效果稍暗的。
更适合勃拉姆斯的交响曲的气质。
我已经很少听阿巴多了,不否认阿巴多对勃拉姆斯的贡献。
纯属个人偏好。所以大家对评论唱片的言论也不用太较真。
主观性其实还是比较强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2#

说来惭愧,不知道Kegel。
想请哈兄和小S谈谈。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3#

其实我们听到从音箱播放出来的声音,
已经是经过无数次折腾和转换等等技术处理的了,
这个小S估计比较在行。
这些都给评价唱片带来很大困难。
最后编辑shinelb 最后编辑于 2010-02-22 14:17:18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4#

东德的几个大牛人,Abendroth / Konwitschny / Kegel 和Koch等,长期被铁幕掩盖,不为西方和其他东德以外地区的听众了解。最近陆续收了一些他们的录音,甚是惊喜,他们的实力完全可以和西方德奥系内的Furtwangler / Bohm / Karajan和Karl Richter们抗衡
TOP
35#

回复 33# shinelb 的帖子

连阿巴多波力尼这样当年风采飞扬的小伙子都已成了耄耋老人,更老一辈的艺术家,早已驾鹤西游,也只能从唱片里去了解他们的艺术了,没有办法
TOP
36#

原帖由 scfan 于 2010-2-22 14:29:00 发表
连阿巴多波力尼这样当年风采飞扬的小伙子都已成了耄耋老人,更老一辈的艺术家,早已驾鹤西游,也只能从唱片里去了解他们的艺术了,没有办法

昨天去音响店玩,JS说一套搭配贵族书架箱的合理的音响系统居然要10万。
HIEND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想听到更真实、更好的声音越来越难了。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7#

原帖由 scfan 于 2010-2-22 14:26:00 发表
东德的几个大牛人,Abendroth / Konwitschny / Kegel 和Koch等,长期被铁幕掩盖,不为西方和其他东德以外地区的听众了解。最近陆续收了一些他们的录音,甚是惊喜,他们的实力完全可以和西方德奥系内的Furtwangler / Bohm / Karajan和Karl Richter们抗衡

Konwitschny和大卫有没有贝小协?勃小协当然有,就是DG那个。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8#

kegel在60年代留下的勃交录音,处理上还是略显粗糙的,70年代后期可能才进入成熟期了。


切利和慕尼黑的勃一也是了不得的演出
TOP
39#

原帖由 舟子 于 2010-2-22 14:40:00 发表
kegel在60年代留下的勃交录音,处理上还是略显粗糙的,70年代后期可能才进入成熟期了。


切利和慕尼黑的勃一也是了不得的演出
以前在别的论坛就有切利大讨论,
看来喜欢他的朋友很多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0#

原帖由 舟子 于 2010-2-22 14:40:00 发表
kegel在60年代留下的勃交录音,处理上还是略显粗糙的,70年代后期可能才进入成熟期了。

切利和慕尼黑的勃一也是了不得的演出

没有听过60年代的勃交录音,我手里这个是73年和莱比锡广播交响乐团的现场录音。对比Kegel其他作品的不同年代录音,的确70年代好于60年代,80年代更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