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谈谈“发烧” [复制链接]

查看: 21357|回复: 111
31#

如果只是一次买黑胶花8000不奇怪,我也花过。
但B老师是每个月都花8000就比较厉害了。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2#

我不烧器材。。。。不烧现场,烧小菜伽伽
我的标准是,音源曲版最大化,器材场地最弱化
最后编辑vadervader 最后编辑于 2010-01-28 19:57:29
瞧一瞧,看一看啊!61490600上海古典群,,想来的多发言++
TOP
33#
威傲音响

原帖由 burt5177 于 2010-1-28 19:09:00 发表
每个月7-8K都烧没了,也没见怎么样,温度还不够。


2002-2004这几年,大约每月花4-5k左右买cd,后来就渐渐冷却了,现在一年可能2k左右。
TOP
34#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10-1-28 19:47:00 发表
如果只是一次买黑胶花8000不奇怪,我也花过。
但B老师是每个月都花8000就比较厉害了。

烧糊涂了,实在不应该这样。
TOP
35#

这里面我可能是个另类,这几年已基本上不买唱片了,上个月买了DG的55张大包。重复的送给朋友的孩子。我很多CD都送掉了,因为那些音乐都早已在我心中已没有再听的必要。现在爱乐主要是亲自演奏。以前学过N年古典吉他,技艺还算精湛。现在在学习钢琴,儿子学小提。父子两个搞个二重奏其乐融融,那份乐趣绝对是听音乐感受不到的。亲自演奏音乐,音乐从自己的手指下流出,那份感觉何等美妙。个人认为音乐只听不演奏永远只能是平庸的享受而不能到达高层次的享受。
最后编辑futewen 最后编辑于 2010-01-28 21:17:31
TOP
36#

35楼的是音乐演奏者,就如摄影师总比看照片的更懂得享受摄影过程的乐趣。
TOP
37#

原帖由 scfan 于 2010-1-28 14:21:00 发表
和一般朋友想象的不同,就我认识的几位家里器材价值上百万的发烧友,虽然经常折腾硬件,但是多数人家里的CD或者LP碟藏非常丰富,数量在300枚至数千枚都有,且80%以上是古典音乐黄金年代的经典录音。在上海的各场音乐会上,特别是大牌名团比如维也纳爱乐、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和莱比锡布商大厦等等来访,基本都能看到这些“硬件”发烧友的身影。他们对于音乐和音乐重播都有着独特而深邃的理解。

钱是第一位的。
TOP
38#

没钱可以听音乐 没钱发烧 门都没有
TOP
39#

现在已变成专烧老版CD     完了  已经病得不轻了
TOP
40#

俺是从烧碟到烧头版再到烧器材,都是黑胶惹的祸啊!
另一个出黑胶的帖子:
http://bbs.hifi168.com/bbs/showtopic-231849.aspx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