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黄河协奏曲极左?——从石叔城弄巧成拙的修改说起 [复制链接]

查看: 3439|回复: 13
11#

回复 9# 舒存 的帖子

“道德文章”这四个字,在相当一部分国人心目中是分量十足。
纠缠于谁是主创,谁又不愿意指挥,谁谁又如何...但就是不谈作品,四个乐章之间的逻辑关系。
江青提出修改《黄河》的第四乐章怎么了?难道凡是江提出的修改意见,必然就是错误的?必然就是“篡党夺权阴谋”的一部分??
这到底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

《黄河》第四乐章加入《东方红》和《国际歌》,固然是那个时代的需要,但是加入后的效果如何,不是一个政治问题,而是一个艺术取舍的问题。
当然,文艺是为政治服务的,但蹩脚的文艺作品,是不能为政治服务的,弄不好还起反作用。
象《XX的故事》、《走进X时代》,能不能和《黄河协奏曲》相比呢?我看是站不住脚的,伟大的时代要求伟大的作品,小调小曲虽然红极一时,但是能不能经风雨?
《黄河协奏曲》历40年而不衰,对这样一部在人民群众中有深厚基础的作品说三道四,甚至不惜动用剪刀浆糊,为所谓新的“政治生态”涂脂抹粉,本身就反映了这些人的心术不正。居心不良,改出来的作品,又如何能站得住?
历史就是历史,不是你心里怎么想,就是什么样的。柴可夫斯基创作《1812年序曲》,结尾处用了沙皇国歌;苏联时代不管是音乐会演奏还是唱片录音,这一段都是删掉换成格林卡的音乐的,但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乐团演奏这部作品,都恢复了原貌;你问问别人,有几个人会听修改过的《1812年序曲》?
TOP
12#

撇开那个特定的政治因素而听钢协《黄河》,觉得《东方红》、《国际歌》版的钢协《黄河》,更有气势,更符合音乐的情绪,反观石叔诚版的钢协《黄河》,高潮上不去,老吊在半空。您说——舒服吗?
其实,我就是一个“伪发烧友”!
TOP
13#

《黄河》第四乐章加入《东方红》和《国际歌》,固然是.................................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14#

9、10楼舒存同志:

      既是文革中过来的,相信都会有相似的反思。
   对一个无个人著作版权的年代所产生的文艺作品,在几十年后参与者都纷纷站出来爭取个人的那一分。是件光彩漂亮的事吗?对这种恶俗的爭名夺利的丑事如果还予以充分的关注,值的吗。
   动辙翻历史的旧账,和艺术本身並无关联。就象祥林嫂逢人就念叨阿毛的故事那般。真烦人。去年梁祝的二个作者已经烦了一次了,难道黄河还要烦吗。
   对梁祝与黄河这=个有些分量的中国的协奏曲。由于是自巳民族的孩子,广大爱乐者的感情是纯真和包容的。真希望不要给他们的心中的所爱抹黑了。
   历史上大师们的作品也多有请人帮忙修改,或征求行家意见的。“如门德尔逊的小协,就请提琴家演奏后作出多处修改的。”我们今天欣赏还需要考证这些问题。相信也决不会有人指出或考证。

   做为一个当年曾演出过黄河的乐手,对楼主的帖在认真的思考后,认为从音乐艺术的角度看,讲的有理有据。也希望同好们能为“乐”而言。
在G弦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