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谈谈黑胶 [复制链接]

查看: 14687|回复: 75
51#

原帖由 征友 于 2010-1-4 22:13:00 发表
因为LP播放在系统里面是有其明显特点 声音温暖 厚实 音场稍广 这些由于本身其制作过程而带来的好处 但LP也有其明显缺点 缺少细枝末节的那种细腻感 凌厉精致的动态比 低档LP声音粗线条 全频厚重 放在声音偏薄的系统正......


征友兄,我不知道你是否听过中高档的调教好地LP系统,或者是入门级的开盘带系统,它们具有同一个特点,就是信息量(就是你说的细枝末节的那种细腻感)要远远好于CD,差距之明显简直就是一耳朵的事情。CD的声音很干净,没有杂音,没有噪音,但是细节确实实在是少的比较明显,特别在中高频,也就是音乐表现力最丰富的频段。
所谓动态,其实CD也没有优势,但听起来痛快,干净利落,还是因为数码化的过程中把一些杂音给除掉了。但是在中高频却落下了缺乏感染力的致命伤。这一点SACD,蓝光就明显改善了,这些新的数码格式的声音不是更加犀利,恰恰相反,而是更加温暖,更加具有所谓的“模拟味道”。你若听过SACD,蓝光,就知道了。其实新的数码格式更加趋向于模拟声,而并非相反。
说到软件,如果是古典乐迷,我不否认数码时代也有值得收藏的软件,但是相比较50-70年代的大师,我觉得相对而言,还是缺乏吸引力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LP是非常耗费精力和财力的,搞好了声音好,搞不好费了很大劲,也许就听出个温暖二字。没有闲情逸致、没有闲钱折腾、没有精力学习,只想简简单单轻轻松松听音乐的,确实要慎重考虑。
TOP
52#

原帖由 mengu 于 2010-1-4 13:12:00 发表
入门黑胶一听 怀念CD6立马出了,一柜子CD碟6折分给了本地烧友。呵呵
新入Linn LP 12一黑到底 哈哈


一张也没便宜我呀,虽然啥HIFI系统没有,不过蹭听得不少,慢慢开始中黑胶的毒了!
估计近期得上HIFI系统了!!
TOP
53#

黑胶热情,CD奔放。黑胶之痛只有用了才知苦,CD的苦只有用了方知痛。
最后编辑艾格丝通Eggleston粉丝 最后编辑于 2010-01-06 01:44:59
偶然的《SWING WHEN YOU'RE WINNING》至ROBBIE WILLIAMS 到PMC 并追逐摇摆乐
TOP
54#

在这里提醒一下,在假设盘、臂、头都调整好的前题下,如新开封的 LP 也应该先洗才唱的。
联城众志志成城;
盟约立誓比天高;
音韵悠扬飘袅袅;
响彻云霄照九州!
【走向国际,努力尊定「中国声」标准!】
TOP
55#

原帖由 huang11 于 2010-1-4 20:07:00 发表
可能听过的LP档次不够,我听的LP均能听出不属于音乐的少量的噪声(展览会上也是如此),至少不会像CD一样开始工作了,但没有音乐时什么都听不见(我的设备在没有音乐时音量开到最大也什么都听不见),可LP唱头一放上唱片还没出音乐声时至少知道它已工作(沙沙声)。各位能够听到LP的朋友,试试“行星组曲”,开到合适的音量,是否能在音乐声最小的时候仍然听不见任何噪声(沙沙声或爆音)。我试过至少我都能听见。



底噪和一直争议的吵豆声是两回事,胆机底噪一样比石机大、收音头底噪一样比 CD 大,要开大音量听底噪没啥意义。

展会就更加作不了准,房大开小音量后面的听不到、房少的不开大声引不到外面人进来、隔壁来档 AV 的更被迫开大斗吵,公平说话就是展会里什么系统也是底噪大,因为音量不正常的开大,不独 LP。
联城众志志成城;
盟约立誓比天高;
音韵悠扬飘袅袅;
响彻云霄照九州!
【走向国际,努力尊定「中国声」标准!】
TOP
56#

回复 55# Wilmer威馬 的帖子

实际上我提出的就是忍受不了底噪和吵豆声(沙沙声及爆音)。试试“行星组曲”,开到合适的音量(单件乐器低音量演奏也能清晰地听见,不用开大音量听底噪),是否能在音乐声最小的时候仍然听不见任何噪声(沙沙声或爆音)。
最后编辑huang11 最后编辑于 2010-01-06 10:03:03
TOP
57#

回复 55# Wilmer威馬 的帖子

LP信噪比为65dB,胆机一般为85dB(或更好),人耳在信噪比为70dB可以听得出,所以好的胆机应该听不到底噪,而LP能听到。
TOP
58#

原帖由 huang11 于 2010-1-6 9:49:00 发表
实际上我提出的就是忍受不了底噪和吵豆声(沙沙声及爆音)。试试“行星组曲”,开到合适的音量(单件乐器低音量演奏也能清晰地听见,不用开大音量听底噪),是否能在音乐声最小的时候仍然听不见任何噪声(沙沙声或爆音)。


原帖由 huang11 于 2010-1-6 10:15:00 发表
LP信噪比为65dB,胆机一般为85dB(或更好),人耳在信噪比为70dB可以听得出,所以好的胆机应该听不到底噪,而LP能听到。


首先,我,和我们一众 LP 发烧友,说的是「所有」的 LP 软硬件,不是单一张“行星组曲”和一套没说明搭配的系統,但感觉这贴不可能达到“讨论”,因为:
1﹚黑胶发烧友关注的都大多只是吵豆声,但你连底噪一起混为一谈。
2﹚你总只是用“行星组曲”作为例子,巧妙地否决了所有近来再版或全新录制的 LP。
3﹚你完全避开了 hopeman 兄已指出的母带固有底噪;
原帖由 hopeman 于 2010-1-4 20:33:00 发表
那没办法, 就算全新的LP, 新出的180G, 底噪声一定有, 开大音量就明显
这跟模拟录音有关, 你听ADD的CD也一样有这个问题, AAD的CD就更明显了

但很好品象的LP噪音已经完全不会干妖听音乐,
SACD的信噪比更完胜CD

听LP真得讲耐心, 自己感觉是听烦了HI-FI效果后再步入LP, 收获更大
还在追求HI-FI效果的话, CD更适合

4﹚你把“讯噪比”﹙S/N RATIO﹚和“底噪”﹙NOISE FLOOR﹚指标错误引导。
5﹚你忽略了近代硬件的进化,我生产的入门级唱放 MC 的讯噪比就 81dB,MM 101dB。

如果不下针播放,把音量开到最大,听到的那个才叫“底噪”。

如果盘、臂、头假设调准,如果 LP 碟假设状态如新或根本全新,如果环境不至於尤如刮风沙,在播放时是肯定是 100% 没吵头声,如果有底噪那只是母带固有底噪,只要是同一个母带,LP、CD、SACD。。。。都会有这底噪!

如果开到合适的音量有可闻性底噪,又肯定不关母带/版本和系统调校事的话,只可能:
1﹚你的系统增益过高﹙很多新手 LP 发烧友刻意要把唱放输出调到跟 CD 一样电平那是错的﹚,你就什么讯源都比其他人易听到底噪。
2﹚在没说明系统搭配的前题下,“合适的音量”定义不明,因为如果你按音量掣位置作准,但你的音箱却比其他人有高更多的灵敏度,你也是什么讯源都比其他人易听到底噪。
3﹚如果你在一个全隔音的密室,你同样什么讯源都比其他人易听到底噪。

不是希望在文字上斗咀,也不是不相信你的听感经验,只是让你知道确实存在更好,也能搞得更好的。

记住好音响确实不一定靠米堆砌出来,硬件方面黑胶玩的是搭配﹙盘、臂、头、唱放﹚和调校,就算二手自动电子直驱盘也存在调校,如果就那几张软件不妙就放弃,那是根本不管你玩什么,连烧没资格去发烧的。
最后编辑Wilmer威馬 最后编辑于 2010-01-06 13:46:51
联城众志志成城;
盟约立誓比天高;
音韵悠扬飘袅袅;
响彻云霄照九州!
【走向国际,努力尊定「中国声」标准!】
TOP
59#

回复 58# Wilmer威馬 的帖子

你的原话:“如果不下针播放,把音量开到最大,听到的那个才叫“底噪”。”“如果盘、臂、头假设调准,如果 LP 碟假设状态如新或根本全新,如果环境不至於尤如刮风沙,在播放时是肯定是 100% 没吵头声,如果有底噪那只是母带固有底噪,只要是同一个母带,LP、CD、SACD。。。。都会有这底噪!”
我说的底噪就是你说的以上两种“底噪”之和。不下针播放没有意义,下针后没有音乐响起时或播放完毕时可以明显可以听见沙沙声。这是LP唱片带来的底噪!CD\SACD没听见过。
TOP
60#

原帖由 Wilmer威馬 于 2010-1-6 13:45:00 发表
如果不下针播放,把音量开到最大,听到的那个才叫“底噪”。

威马兄说的对,“底噪”又叫“本体噪音”,“本体”乃哲学概念,与之相对应的是“客体”。任何音源系统都会有“本体噪音”,只是程度不同、是否能够耳闻的区别。这显然与黑胶的“吵豆声”不是一回事儿,二者产生机理不同,不可混为一谈。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我發表的以奚秀蘭爲主題的重要帖子的鏈結: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BC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