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稀世风采---Elisabeth Schwarzkopf Album [复制链接]

查看: 9482|回复: 36
11#

好哇!Monaco兄全局观地评论上下百年的德国声乐艺术家,虽寥寥数句,但已经很犀利了。我之喜欢声乐全凭自己的管见,无系统研究考据,算是“土”吧。
昨晚听施瓦茨科普芙唱“元帅妇人”以及阿拉贝拉,她的咬字吐音和气息是独特的,完全不同于Della Casa和Rothengerg,施瓦茨科普芙如果和迪斯考同台唱一部莫扎特歌剧或理查·施特劳斯歌剧,那局面是完全不同于其他人演绎的。
Supervia还在细细听呢。
超级歌剧迷
TOP
12#

已经订了。
超级歌剧迷
TOP
13#

你关心这些八卦?
超级歌剧迷
TOP
14#

原帖由 DelMonaco 于 2009-12-23 16:32:00 发表
上面几楼讨论有些偏题了似乎.
查阅了下商业录音,schwa和dieskau算合作过几次歌剧,1967的orfeo和euridice,1959的capriccio和1957的费加罗,1和3是意大利剧目,2则是理查最后作品,也偏重意大利风味,很难推测她们合作德奥......

发掘得够深!
实际上,他们两者风格交错在一起,的确只能包括上面这些有限的曲目,最多算上《Zauberflote》,但Schwarzkopf只能唱Drei Dame der Konich,而Dieskau唱Papageno并不很划算。《Meistersinger》中,Dieskau只能唱Beckmesser,可惜,没有这方面的录音存在。
超级歌剧迷
TOP
15#

是没有两人的《魔笛》,也没有两人的《名歌手》,是为憾事。另一个侧面也说明,风格相近的两位艺术家要一起合作的话,细算下来,可能竟然那么小。唏嘘。
Mannerism之说,但从字面意思可能说有点意思,但从艺术家的层面来说,我想Schwarzkopf和健在的Dieskau都绝然不会认同的。艺术歌曲的演绎,需要歌手的再创作,缜密的解析、围绕着诗词和音乐的表达,加上歌手是否有能力传达出他要表达的意思,是艺术歌曲听众需要了解的,不然,歌手在台上吟唱,台下云里雾里,没有很好的精神层面、艺术手法层面的沟通,那这场演唱会就注定失败。至于,歌手的认知和处理,是否合乎作曲家的原委,很难一概而论。可以说,所有的艺术歌曲歌手都使用Mannerism,Mannerism不是一个贬义词。
超级歌剧迷
TOP
16#

都没听过呢。
超级歌剧迷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