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著名钢琴演奏家兼教师塞波克(Gyorgy Sebok)妙语 [复制链接]

查看: 5790|回复: 38
21#

那个时期大师很多,但我没有偶像,有许多都喜欢。
再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以前说过的:
当今最高水平的祖克曼说他不敢录《苏格兰幻想曲》,
因为他认为这首曲子只属于海菲兹。
我有这张头版黑胶,确实精彩得不得了。
再谈谈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我的主观感觉是:穆特和马舒尔那版很糟糕,
帕尔曼和巴伦博伊姆的版本我也感觉一般,还是大卫的版本好。
沙汉姆的勃小协听不下去,
海菲兹的RCA版勃小协多好。
我说的都是我的主观感受,大家别拍我。哈哈。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2#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9-12-11 13:48:00 发表
原帖由 IUB 于 2009-12-10 13:22:00 发表
我现在的想法是过去古典音乐演出的市场比现在大很多,听的人多,所以竞争不是那么激烈,大家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个性。
我的看法相反:过去没有电视和电影,大家都去听音乐会。竞争可能更加激烈,市场大,水涨船高,所以那时候高水平的大师更多。
我再谈谈我为什么坚持我的观点,说说我不同意IUB兄的说法。太闷了,说点有趣的。我以前打过10几年羽毛球,基本上是半职业运动员。我谈谈我国的羽毛球和乒乓球水平为什么那么高?因为群众基础好啊,几乎每个学校都有训练基地,即使是业余的,大家也玩得热火朝天。所以,要很多人参与,水涨船高,水平才能上得去。多人参与,竞争才激烈。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不同意IUB兄的看法。而今天,就算在德国,年轻人都去玩跑车、踢足球,估计学乐器和古典音乐的人数已经大不如前了。我认为古典音乐现在是在衰落。这只是我的看法。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3#

原帖由 万众 于 2009-12-11 14:02:00 发表
    世间万物,若审视之,皆有个角度问题。如瞎子摸象,张说是园、李说是方。若要识的全貌,非摸个遍不可。我等黎民百姓,焉有此精力!
  况音乐乃人间最抽象之艺术,多义且无形。安能以言语说尽?

   以乐为业者,百家爭研,决不会以某一大家为标准。若趋之若狂。碗中难有钱粮。必会求新寻异。所以,专业人员不会以谁为标准,只会遵循白纸黑符的谱子。而且他们很明白,艺术的不可重复性等于生命。这是艺术的基
从多角度去看问题,我认为这点说得最好。不光是音乐,对其他很多事情也是这样。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4#

狂买唱片的都是门外爱乐者,真正门内爱乐者都是读谱子和买谱子自己演奏的,听乐与作乐绝对是两个层次。就像赵鑫珊十几年前说的作曲家是第一层的幸福 演奏家是第二层的幸福,听乐者是第三层的幸福
TOP
25#

同意LS
TOP
26#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9-12-11 13:48:00 发表
原帖由 IUB 于 2009-12-10 13:22:00 发表
我现在的想法是过去古典音乐演出的市场比现在大很多,听的人多,所以竞争不是那么激烈,大家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个性。
我的看法相反:过去没有电视和电影,大家都去听音乐会。竞争可能更加激烈,市场大,水涨船高,所以那时候高水平的大师更多。

我也倾向于现在竞争激烈,呵呵。想想看,为什么国内许多演奏家都很少開音乐会的机会?因为CD挤掉了他们的市场,如果没有唱片的时代,他们肯定有许多音乐会。现在必须先出唱片,出了名,才有人听你的音乐会。要出唱片,你就得和海菲茨们竞争啊,是不是很激烈?
EMT 982
JBL K2 S9800
ARYE K 1XE
DANIEL HERTZ M5
TOP
27#

原帖由 qianlufei 于 2009-12-12 0:47:00 发表
我也倾向于现在竞争激烈,呵呵。想想看,为什么国内许多演奏家都很少開音乐会的机会?因为CD挤掉了他们的市场,如果没有唱片的时代,他们肯定有许多音乐会。现在必须先出唱片,出了名,才有人听你的音乐会。要出唱片,你就得和海菲茨们竞争啊,是不是很激烈?  
一般首先要得了奖,才能开音乐会。大卫等人也是得过奖的,至于唱片,很久以前就有了。老兄是认为今人厉害,还是海菲兹们厉害呢?haha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8#

回复 20# 万众 的帖子

您说的非常好。其实在您这个帖子以前,我并没意识到自己在慢慢从一个听乐者走向作乐者。我觉得现在自己是处在两者的中间,而且很享受现在这个状态。

但是我觉得现在演奏中的个性差别越来越小,意味着对欣赏者的音乐知识水平要求相应也就越来越高。现在很多乐友总是沉迷于老一辈大师们,往往因为他们听不出当代音乐家演绎之间的区别。这种情况对古典音乐市场和听众两方面都不利,所以是否普及音乐知识是一个很必要的手段呢?
TOP
29#

每个时代都有独特的娱乐方式和音乐类型,古典音乐注定不属于21世纪。缺乏群众基础则缺乏生存空间,列位认为这是人力可以改变的吗?有人肯细心聆听音乐已经是古典乐界之福了,还要给这些爱乐者分个三六九等?拜托!
TOP
30#

原帖由 linnsondek 于 2009-12-13 0:49:00 发表
每个时代都有独特的娱乐方式和音乐类型,古典音乐注定不属于21世纪。缺乏群众基础则缺乏生存空间,
我支持这种说法:“每个时代都有独特的娱乐方式和音乐类型”。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