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今天到手小泽征尔马勒全集 [复制链接]

查看: 8269|回复: 42
11#

原帖由 古典音乐爱好者 于 2009-11-8 0:59:00 发表
小泽征尔的马勒全集 乐队因该是波士顿交响乐团的,而且是在波斯顿交响音乐厅的录音 演奏录音都超好。我当年买过一套飞利浦的正价套碟1500多元买的,后来在一次欣赏会上拿去听,被孔乙己偷了,从此再也买不到了,只在国外网上买到了些散装单张。太好了 今天出廉价版,希望是物美价廉 而不是低价垃圾唱片。最近EMI环球的大包碟质量很差,感觉是乱搞一整收场了事,特别是EMI。都是给这些没有文化的香港商人整成这个样的



刚听了第一,音效很好。  第一乐章的弦乐和某乐章的管乐是考验乐队平衡力的。 BSO过关。
声音厚实中有透明。 小泽在处理音调转换时加重了一点点突发力,这使得音乐听上去精力充沛,朝气蓬勃, 这也正是马勒第一需要的。
马勒第一是马勒特征比较少的一个曲子,更多时候是享受音响大餐,所以偶比较关注这个曲子的音响效果。 目前横向比较来看, 小泽的这个版本应该能在80分左右。
TOP
12#

原帖由 scfan 于 2009-11-8 22:23:00 发表
是否因为马勒临终前最后说的话就是莫扎特?



哈哈哈哈
TOP
13#

哈哈,CD偶8知道,D版DVD的质量确实是全世界最好的哈哈。
TOP
14#

哈哈,DVD软件质量达成一致了.
硬件嘛....曾经一度有灰常灰常出色的辉煌时期,honglong,mk鼎盛时期,真是可以剿灭八国联军啊,现在质量参差8齐鸟,有些片基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估计是成本的原因,谁8想多赚点钱啊,反正老百姓8在乎.发烧友毕竟是少数啊
TOP
15#

小泽的马二听了两遍.

音效真的好! BSO发出饱满润泽的声音让偶感叹马勒交响的叹配器之美。
从演艺角度上来看,小泽的角度偏“人道”,与伯恩斯坦的“天道”相对。

末乐章,小泽催动着乐队急行,犹如在地面上奔跑的人们,一心想把风筝放上去,而偶心里一直在给他们加油“快上去,快上去”,哈哈(音乐很主观的)。
结果这个风筝一直木有上去,而是要让天使从天上把风筝带上去,在这里风筝可以理解为灵魂。

马勒在彪罗的葬礼上,当他听到唱诗中“复活”一段时,灵魂仿佛被雷电击中,一切缠绕在心头的难解之困惑被一扫而空。 这也是马勒一直声称第二是他最喜欢的交响的原因(不知道是否还有别的原因。但偶相信这是最主要的。) 这种升华状态带来的愉悦,甚至狂喜,被伯恩斯坦描绘地入木三分。 这也是为什么偶觉得伯恩斯坦能把这首曲子演绎的在偶心目中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而在小泽的演绎中一直没有等到这种“升华”,而是等到了“拯救”。 “你既然自己上不去,那么就让天使下来救你吧”,天使掀开了天空的一角,极美的声音从天空传来。。。。。。
o my god,小泽对乐器应用之美真是让偶叹为观止。

而与此同时,让偶思考的是:小泽无法悟透马勒的升华,还是小泽的东方人的习惯思想认为人根本8可能升华,还是小泽认为马勒的第二其实就是“拯救”?

这也是偶听了两遍来确认小泽的思想的。 可能很片面,主观,还望各位大侠指点。
TOP
16#

是日版的哈,14000日元
TOP
17#

第三交响曲听了几遍,因为篇幅太长,所以都是断断续续的。最终也木能完整地听下来。偶放弃了,转向第四。

就不完整的第三听感和相对完整的第四来说, 小泽的风格属于婉约派, 很注意旋律和乐器上的美感,但是听久了会有甜得发腻的感觉。
比较同意lsvader兄的“滑”的说法。

偶想偶肯定8会把小泽的第三第四列为偶的喜爱行列之内的。 偶尔调剂下,听听8同的风格还行。

偶本人对小泽充满敬意,对他的敬业,和对音乐的挚爱,以及对晚辈的教诲。 但是就马勒1-4这部分来说, 小泽有点像日本木内和夫发烧器材的风格,偶尔用一下很好,乐感好,模拟味强, 但是用多了就感觉系统里有种脂粉气。

每个人马勒的理解都是8一样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