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朝花夕拾】一些中小型钢琴独奏作品 [复制链接]

查看: 46291|回复: 246
21#

这张是阿根廷钢琴家阿格里奇的首次音乐会录音的唱片,因此非常有纪念价值。毫无疑问,阿格里奇是当今最有名气、水平极高的女钢琴大师,属于当今超一流的演奏家。她出过很多唱片,但几乎没有失手的,几乎张张精彩。她的演奏曲目非常广泛,演奏技术非常高超和全面,她是我非常推崇的一位钢琴家,我毫不吝啬我对她的赞美。相比那些超一流的男钢琴家,她也巾帼不让须眉。她完全有能力制服很多男钢琴家都望而生畏的艰深曲目,象普罗科菲耶夫、拉赫曼尼诺夫等作曲大师的钢琴作品。阿格里奇也是神童,5岁就登台演出了。她跟很多钢琴大师学习过,包括古尔达、马加洛夫、米开朗杰里、阿什肯纳齐等等。所以她的演奏技术非常全面。阿格里奇的演奏风格自由、奔放、热力四射、如狂风、似暴雨,被人们称为“音乐的女大祭司”。虽然她的演奏充满吉普赛人的激情,但同时表现出一种内在的沉思默想。她的技巧过人,触键铿锵有力,音色辉煌。她喜爱舒曼、肖邦、柴可夫斯基、拉赫曼尼诺夫的作品,同时也演奏现代作曲家巴托克、斯特拉文斯基、普罗科菲耶夫等人的乐曲。我教你一招:如果你不知道应该买谁的钢琴作品,你就买阿格里奇的,包你满意,哈哈。
3.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1/3 8:08:53 上传)

3.jpg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2#

原帖由 haskil 于 2009-11-3 9:38:00 发表
乌戈尔斯基的贝多芬OP111末乐章,听得俺差点崩溃........
专业人士对乌戈尔斯基的评价还可以的。他好像在90年代初出过一张贝多芬OP111,他也来过上海演出,曲目好像也是OP111,但我都没听过。哈兄说的是那一个?是现场还是唱片?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3#

原帖由 burt5177 于 2009-11-3 10:32:00 发表
乌戈尔斯基在中国有一个很有名的弟子
乌戈尔斯基多次来过我国,B老师介绍一下他的中国弟子吧?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4#

原帖由 burt5177 于 2009-11-3 10:35:00 发表
贴出来的很多作品已经是“超大型”作品了。

我觉得我谈的这些钢琴作品有些是大型一点,
但这些钢琴作品价值都比较高。
写这个帖子参考了一些资料,
但我觉得写得还是比较认真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5#

原帖由 metalfan 于 2009-11-3 10:43:00 发表
汗颜,这两张我都没有。哈哈。 [/quote]

可能和这张是一会儿事吧,这张大家都应该有的。
[/quote]这张唱片我一直没买,兄台不妨介绍一下。
如果大家反映好,而不是杂志说好,有机会我就买一张。谢谢。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6#

原帖由 mzt 于 2009-11-3 10:55:00 发表
非常感谢s兄 !
关于这套肯普夫改编的巴赫唱片,确实是非常好的,决不是我乱吹的,稍后我转一篇马慧元的文章给你看。很久以前我就在168介绍过肯普夫这套巴赫唱片。那时我还没看过老马这篇文章。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7#

巴赫之雨
文:老马

  一听德国钢琴家肯普夫晚年弹的巴赫,我就被迷住了。他把巴赫的一些合唱作品改编成了钢琴曲。于是,男人和女人们的歌哭变成了钢琴上互相追逐纠缠的几条清澈溪流。他还选了一些前奏曲和赋格,英国组曲和法国组曲。这个终生廝守贝多芬的人,举手投足间,德意志精神的巍巍神性尽在其中。听他弹贝多芬,只觉他满身贵族气,让人高山仰止。那绝对是我们心甘情愿的臣服,而非他一定要凌驾于众人之上。而他的巴赫很奇怪,点点滴滴的感伤化在醉意中,初听不太象我们习惯的那个巴赫,甚至不太象我记忆中的肯普夫。琴声倒让我想起黄昏的冷雨,那是他暮年心情吗?少年听雨,茫然的双眸看着窗外的鸟声和花香昏昏沉沉淹在雨里;中年听雨,也许辉煌和荣耀已自是躲不开的“花雨弥天”,纷纷世事恰如雷电霹雹,但他内心还守着那淅沥之声;白头听雨,少时的记忆沉甸甸地压弯了感慨,此刻已然万籁俱寂,空闻水响。

  学音乐的人,谁也别想躲开巴赫。初学钢琴时,我已走出了童年。而《巴赫初级钢琴曲集》及时地笼罩了我的青春。那时我认为世界有那么大就够了。而在我的幻想中,巴赫曾经稳稳地在我的童年里站定,我就是在他温暖的身影下一点点长大的。一个人把这样的音乐从小弹到大,一颦一笑里,都会偶然闪烁出着巴赫的风情。有回看波戈莱里奇在电视里弹巴赫的《英国组曲》,他也并非巴赫专家,而弹起激越的曲子力能千钧,溢光流彩。不过你看他现在那幽幽的神态,象在回忆童年的玩伴,此时整个天幕都慢慢昏暗、潮湿了。巴赫正是他心中的一股“定力”,从儿时蓄积到现在。仿佛是巴赫教会他苦恼和快乐,愤怒和伤感的。我也喜欢听里帕蒂弹巴赫。这位萃天地之清气的短命天才自是痴情无限,脉动着的明晰线条竟被他调理得妩媚非凡,颇有“谁解其中味”的语意。也许没有谁比巴赫更浪漫,更“现代”了!而那个表面上有着荒诞的性格而实际上孤傲坚韧的古尔德,则象是当年巴赫在人间种下的多情种子。只是这种种激情蒙在檀木般的淡淡光泽里,你先得在胸中“复制”一颗类似的心灵,方能与之灵犀相通。

  有时,我突然想丢掉对巴赫的理性认识,并且假设我不知道他是一个对上帝多么虔诚的人,也不要急忙品评谁弹的巴赫最好,只是凭直觉面对那精巧的对位,捕捉一条条灵动的声线,看看他会把我们拉向何方?此时他的全部音乐仍然把我向一个方向牵引,可以理解为所有的幽默、典雅、庄严甚至哭泣都是对尘世无尽的热情。结果我仍然感动,深深地感动!一颗颗雨珠淅沥的轻响滴得久了,现在它已渐渐在心里放大成浑厚的钟鸣。我关心所有演奏巴赫的人,因为巴赫是个魅影,从开始就注定要跟他们一生相约。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8#

原帖由 burt5177 于 2009-11-3 12:19:00 发表
是这张,格里格的钢琴抒情小品,短小,民族风格强,和声语言、织体丰富,旋律非常好听,结构方正,学和声、作品分析、小型器乐曲写作的人都要分析的。格里格的小品除了这张还有一张也是DG的,演奏是老柴的第一名(普莱特涅夫前一届)加夫里洛夫。  

我觉得自己都听过不少唱片了,但这两张都没听过,真是学海无涯。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9#

原帖由 burt5177 于 2009-11-3 12:37:00 发表
这是个非常难得的帖子,大家应该知道钢琴小品的唱片不是很多,很多作曲家不喜欢写小品。 LZ应该考虑改一下标题“中小型钢琴独奏作品”(奏鸣曲出外),兼谈钢琴家。出版公司在出版乐谱的时候是这样如贝多芬莫扎特等是钢琴奏鸣曲两大本、变奏曲两大本、其他小品和回旋曲是一个单独的,英文是PIECES,LZ还可以再开一个帖子,谈双钢琴和四手联弹的唱片,这样更科学。
B老师说得在理,已经改了标题。在这个帖子里,谈得比较大的作品就是B小调了,舒曼的作品我是把她当作小品合集看待的。谈的基本上都是钢琴独奏作品,不包括奏鸣曲。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0#

原帖由 bhcbhcbhc 于 2009-11-3 15:07:00 发表
施纳贝尔的贝多芬小品清柔温婉灵动,也非常不错噢
没听过啊,兄台贴个图吧?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