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月…那些音符“之4”。
改革开放后,西方及世界各国的古典、现代、流行…所有的音乐艺术迅速市场化。在这三十年中,听过了各类音乐,许多经典后。回头再看“样板戏”,确实是名符其实的中国式経典。熟悉这些音乐的朋友。谁都会记的“智取威虎山”中扬子荣打虎上山那段前奏。在弦乐队急速的音流群中,园号独奏出由京剧唱腔变化而来的旋律。这段行色匆匆中豪气冲天的管弦乐神来之笔,后来被改编成各种形式的独立乐曲而广为流传。懂京剧的票友们,谁又不说“杜鹃山”整出剧唱腔设计的精美。笔者常听杜剧中“乱云飞”的那个唱段时,每每惊叹这段音乐多侧面多层次的丰富。和整个唱段对心理刻画的复杂,微妙。其主旋律抑扬顿挫,交响乐队的织体,合唱的安排,浑然天成。人们常津津乐道普契尼、威尔弟歌剧中的某些咏叹调。依笔者看,这段“乱云飞”的音乐艺术性絲毫不逊于那些经典段子。而且是“我们自已”的咏调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