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7891011121314 / 1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从贝多芬到巴赫 [复制链接]

查看: 28727|回复: 139
91#

在文艺复兴时期,除了最出名的三杰之外,
还有一人要提,那就是威尼斯画派的提香,
他的水平丝毫不比三杰差,尤其他在油画里运用的金色,
一直流芳百世。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92#

可能有些朋友觉得我谈的越来越远了,
其实不是的,我想谈谈整个艺术发展史。
既有文学,也有美术和音乐。因为她们是相通的。
学会一样,一通百通。
为避免枯燥,我上了一些世界名画。
大家如果对艺术发展史不感兴趣的话,
就看看名画吧。
其实我学习艺术都是自学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93#

这就是提香的代表作《天上的爱和人间的爱》,将维纳斯世俗化了。米开朗基罗曾去威尼斯拜访过提香,惺惺相惜。提香一生享尽荣华富贵,也很长寿,活到90多岁。他的画一般非常华丽,擅长运用金色。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94#

提香有两位著名的弟子,就是委罗内塞和丁托列托。尤其委罗内塞善于运用银色。因此美术史上有这样的说法:提香的“金”,委罗内塞的“银”。是指提香擅长运用金色而委罗内塞善于运用银色。
0.jpg (, 下载次数:1)

jpg(2009/10/7 16:19:58 上传)

0.jpg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95#

原帖由 burt5177 于 2009-10-6 10:29:00 发表
很多交响曲的短促而别致的主题仿佛是用音乐再现了哥特式的线条 , 这些短小的主题(动机群)贯申于整首乐曲, 时而以基本主题形式出现, 时而像是极为琐碎的断片, 使作品既有一致的构思又有无限多样化的表现, 而这种无限多样化的表现正是哥特式建筑的特点。


来晚了,来玩了。学习了。请B老师分析一下马勒第七交响曲吧。
TOP
96#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9-9-29 16:13:00 发表
大家看我的帖子可能会很沉闷,我发两张图娱乐一下吧。前面已经介绍过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圣彼得大教堂,主要是米开朗基罗设计的,他是我最喜欢的艺术家。我把圣彼得大教堂装裱好挂在家里的墙上,实在太漂亮和雄伟了:


我喜欢圣彼得广场,不是太喜欢圣彼得大教堂,太大了太大了太大了,我估摸着教皇都嫌他太大。
TOP
97#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教堂。呵呵。
1.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0/8 0:36:10 上传)

1.jpg

TOP
98#

这是我喜欢的广场,呵呵。
2.jpg (, 下载次数:1)

jpg(2009/10/8 0:38:43 上传)

2.jpg

TOP
99#

巴黎圣母院,Notre Damm的直译就是“我们的夫人”,作为哥特式教堂的优秀代表,其最美丽的部分并不是正面,而是背面的朵墙和飞拱,材料的张力、力学的结构和建筑的美学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由布拉芒特、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三代艺术家设计建造的圣彼得大教堂是一座典型的巴洛克建筑,由米开朗基罗设计的教堂穹顶,在建筑上是一个奇迹,但不免显得头重脚轻、喧宾夺主,和前人及后人不断设计完工的教堂整体有些显得不搭调。
相反,要看真正的完好的文艺复兴建筑,要到佛罗伦萨去看,当然也不能漏了阿西西的圣·芳济各修道院以及锡耶纳。
超级歌剧迷
TOP
100#

以前读过罗丹的《法国大教堂》一书,虽然算不得学术著作,但对了解哥特、巴洛克教堂的建筑构建还是很有裨益的。
超级歌剧迷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