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找回密码
记住我
我的中心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HIFI168首页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发烧论坛
»
发烧专区
»
音乐唱片
»
秦腔穷,昆曲富
发烧专区
HiFi乐趣
音乐唱片
器材用家专区
在线试听
交易论坛
硬件交易
软件交易
返回列表
查看:
2003
|
回复:
6
秦腔穷,昆曲富
[复制链接]
发送短消息
UID
68220
精华
166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上山砍柴
上山砍柴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帖子
13816
积分
14717
性别
注册时间
2004-06-03
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9-09-27 21:34
|
只看楼主
时隔三年,青春版《牡丹亭》再次来到深圳。不过这一回,未能重复之前的热闹场面,千万人口的深圳,不能把一个千把个座位的大剧院坐满。
三个晚上的上中下三场演出,观众均有半场离场者。
昆曲是闲人的艺术,闲人未必是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内心有一种从容、笃定的人。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可以唱上几天几夜,不是十分有钱也十分有闲的人,是消受不起的。这个青春版《牡丹亭》,原本共五十五出,青春版常见的演出版本有二十七出,在演出次序、台词上也有一些调整。这个“精编版”也要唱上三个晚上
8
个小时。《牡丹亭》一出戏,脚本大约就千把字。几百一千字,在莎士比亚戏剧里有时候只是一个比较长的对白,一个演员可以一口气朗读完毕的对白,昆曲那里可以唱上十几分钟甚至半个小时,演员们用蜿蜒无边的唱腔一个字一个字地咀嚼,一个字一个字咏叹,几乎每个字都是一扬三顿挫:鼻息上下,毛孔内外,咏抚得妥妥帖帖,细致至豪巅。伴以肢体细节的配合,一举一投,一颦一瞥,抖缨甩袖,兰指方步,均是文章。故事的每一个步骤都携带着戏艺繁缛,可以一一细品,反复赏玩,尽极铺张、奢华之能事。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昆曲是富人的艺术,只有什么事情都可以不干、还不担心戏班子多唱几天开销太大的富人,才能享受这番光景。你爱唱几天唱几天,爱唱几场就唱几场,曲子就越唱越长了。相比之下,虽然也是戏曲之一种,秦腔可能更像是一种穷人的艺术。西北地方,北风呼啸,人格粗犷,现场观众难免比较吵闹,演员必须扯着嗓子唱,才能听得到。扯着扯着,沙哑的嗓音出来了,走西口的悲壮与苍凉感觉出来了。
而深圳历来以“速度”见长,因此,《牡丹亭》的这般情景与深圳似乎是有一点遥远。在深圳没有观众不迟到的音乐会、八点准时开演的节目不到八点半观众就不会入座完毕;席间不接几个电话,就不知道原来可以这么轻而易举地藐视艺术、藐视经典;演出结束,不等演员谢幕,没有一部分观众夺路而逃,似乎就不能体现“时间是金钱、效率是生命”。
经典昆曲《牡丹亭》在深圳遇冷,说明深圳还算不上一个真正富裕的城市,说的不是某个人,某种人,而是整个城市的气质。深圳很富,但是这个富裕还没有培养出一种笃定闲情。或者深圳人还不够富,或者还只是财富路上的赶路人,而不是富裕生活真正的享有者。《牡丹亭》正是鹅绒之下的那颗豌豆。真公主、假公主,一颗豌豆出真相。
因为深圳很“现代”而昆曲很“传统”?如果这样,那么主要矛盾就是艺术教育或者素质教育的问题。不排除这个因素,当然这就不是深圳自己的问题而是一个时代的问题了。昆曲曾经离灭迹不远,一部《十五贯》,让它“死灰复燃”,一个白先勇,让它成为一时时尚。既然可以成为时尚,说明“传统”不是《牡丹亭》在深圳遇冷的合理原因。汤显祖不与莎士比亚同年生,却与莎士比亚同年死,是同一个年代的人。莎士比亚永不过时,汤显祖怎么能草草收场。同样是富有传奇色彩的戏曲爱情故事,《牡丹亭》其实要比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精彩许多。两者都有那种几乎不可能的凑巧,戏剧化的碰巧,似乎世界上只有那么几个人,他们需要相遇的时候,就相遇了。而且,《牡丹亭》要比《第十二夜》妖艳和诡异多了。
说到青春版《牡丹亭》,“青春”是个卖点,男主角真假声之间的转换并不理想可能就不那么重要了。剧本虽然也作出不少改动,但是有一些地方我认为并没有得到很妥贴的处理。比方,《惊梦》一出,柳梦梅“和你把领扣松,衣带宽,袖梢儿揾着牙儿苫也,则待你忍温存一饷眠。”以及后面一段,也是一板一眼地相互叙唱,显得女主角有一点厚颜和唐突,其实这个地方原著有一个“生强抱旦下”的细节,让情节更趋合理。改编本没有体现。又如《园驾》一场,舞台处理特地把南宋的窝囊皇帝的声音处理得那么威严,保留着作品本来为数不多的那些陈腐气息,这绝对不是高明的手段。对《牡丹亭》的解读,也有一种习惯性的不良倾向,非要放大它的所谓革命性、抗争性,似乎不去抗争,这个作品的价值就会被削弱。改编本好在没有强化这种错误的解读。
分享
转发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71824
精华
0
228607945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Chanson
Chanson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19720110
帖子
818
积分
818
性别
注册时间
2006-01-08
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9-09-27 23:42
|
只看该用户
《红楼梦》之高就在于一个“梦”字,《牡丹亭》最妙的也在“梦”,梦戏如何区别于实戏,才是最深层次的品味。
唯乐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68289
精华
55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太阳老头儿
太阳老头儿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19720110
帖子
966
积分
1277
性别
注册时间
2004-06-07
3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9-09-28 14:11
|
只看该用户
[quote] 原帖由
上山砍柴
于 2009-9-27 21:34:00 发表
昆曲是闲人的艺术,闲人未必是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内心有一种从容、笃定的人。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可以唱上几天几夜,不是十分有钱也十分有闲的人,是消受不起的。[quote]
诚为的言!不过有机会去现场聆赏还是蛮令人羡慕的,毕竟这戏值得一看;虽然在编排上有些脱节处。
太阳老头儿 最后编辑于 2009-09-28 14:12:43
纳须弥于芥子。 欢迎指正:http://Sun6501.tianyablog.com/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42049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TOD4K
组别
论坛发烧友
生日
帖子
13
积分
13
性别
注册时间
2009-09-23
4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9-09-28 19:33
|
只看该用户
作为一个苏州人 我听不懂昆曲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33978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fetonte
组别
论坛学士
生日
帖子
154
积分
154
性别
注册时间
2009-03-15
5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9-09-28 21:08
|
只看该用户
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
这点似乎不然,牡丹亭很复杂啊,主线仿佛很简单而已,其实枝枝蔓蔓有许多奥妙在内。明末是个烂熟的时代,汤若士又是久经历练的士人,信手拈来都是复杂的东西。临川四梦除紫钗记较为简单之外,其他三部都是明代嘉隆万三朝世态人情的写照,之所以枝蔓众多正是涉及了社会的多个层面,看似不经意甚至荒唐之中,大有寄寓在内啊。
fetonte 最后编辑于 2009-09-28 21:14:19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31806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吹水王
组别
论坛博士
生日
帖子
356
积分
486
性别
注册时间
2009-01-18
6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9-09-29 03:35
|
只看该用户
在昆曲面前,京剧怎一个俗字了得。
PRO + 诺丁汉十周年LP + Prism sound Orpheus + JBL4344MKII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89567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海边
海边
组别
论坛博士
生日
1980-1-2
帖子
261
积分
261
性别
注册时间
2004-10-25
7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9-09-29 14:02
|
只看该用户
贵妃醉酒、霸王别姬不俗啊,锁麟囊也很是大雅啊,关键是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默认表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发烧专区
HiFi乐趣
音乐唱片
器材用家专区
在线试听
交易论坛
硬件交易
软件交易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