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经常听的一些流行CD唱片(原创非模仿)——聆听那时 [复制链接]

1#
流行音乐,因为流行,似乎总是与岁月、记忆这样的词汇脱不了干系,人们喜欢从这些唱片里,模糊的忆起一些那时的摸样或者是那时的装模作样;偶尔也会掺杂些所谓青涩的回忆,虽然这些回忆到现时已经残旧并且褪色——你看,很多时候我们把流行唱片看做是怀旧的承载物了。
其实它当然不是。
我们这么看,只是因为流行唱片记录了许多那时的印象,怀旧,只是因为我们的年纪,与唱片或者音乐无关。


与古典音乐有着极大的不同,流行音乐,其实更容易刺激我们的年少轻狂,它常常能给予我们不知所谓的宣泄,也常常让我们学会无病呻吟和假装思考。
变化比计划快思想比行为快向往憧憬新时代却又不能舍弃旧时传统年代,不知道是否依然会有白衣飘飘饿着肚子的诗人,或者呼吁着解放思想解放观念却解决不了自己吃饭问题的前卫哲人。。。
居于/经历这样的时代,我喜欢的音乐似乎都打上了类似的烙印:厚重的浮躁,浅薄的沉痛。
这样的烙印恰恰便是无病呻吟和假装思考的结果。

于是,在那时,便留下了一些值得聆听的声音。。。
罗大佑《之乎者也》
那时我们向往着流浪,向往着无拘束,向往着能够独自一人仗剑天涯、四海为家,我们总是想离开我们熟悉的地方,我们总是觉得自己的理想在前面,在未知的他乡。我们喜欢在风雨中憧憬未来的梦想,然而当风停了雨歇了上课铃声响了的时候还是只能乖乖的跑回教室去扮演一个自己都不喜爱的乖孩子。。。
《之乎者也》这张唱片跟我们聊到了这些,甚至更残酷的告诉我们:你向往的陌生的地方可能根本没有你的梦想(鹿港小镇)。
因为年轻,向往改变,可是这种改变真的是我们需要的?
那时直到现在,我依然没法回答这个问题。
分享 转发
TOP
2#

齐秦《狼的专辑》
齐秦的早期作品,简直是无病呻吟和假装思考的极限,也是流行音乐美的极限。我莫名的喜欢这些唱片,这些歌曲。流行歌曲有个性的歌手往往嗓音并不是非常好,罗大佑是暗哑的,侯德健也是,然而流行歌手中有2个是大不同的,一个是齐秦,另一个是童安格。齐秦那时的声音非常清亮通透,并且有一种独特的音色。当他孤傲的吟唱着北方的狼时,你听到的仿佛是一种有魔力的传说,这传说捕捉住你的心灵。在这张唱片中,也有一首与罗大佑鹿港小镇异曲同工之妙的<被遗忘的。。。>,试图唤醒我们沉溺的心灵。那时的流行音乐人大都有着浓郁的人文气息。

侯德健《精选辑》
侯德健的唱片不多见,能见到的似乎也就是《精选辑》、《祸头子(下去不)》等几张,这张精选基本集中了侯德健创作的精华,老侯的嗓音乍听有些像罗大佑,然而却显得更深沉、沧桑。这本就是一个说不清的人物,他与罗大佑应该算是台湾流行乐坛的代表人物,两人联手炮制的《搭错车电影原声音乐》,在台湾流行乐坛上,应该是无法超越的一个传奇了。侯德健是最具有人文气质的流行歌手,他的音乐同样如此,无论是感慨人生、嘲讽自己的《三十岁以后才明白》,还是描写小人物生活和爱情的《老张》以及颇有古风的《归去来兮》,无不如是。最为嘲讽的一件事是:原本是为台湾和美国外交出现问题而创作的《龙的传人》这首歌,现在居然成了爱国主义歌曲的代表。。。
叶佳修《赤足走在田埂上》
与同时代那批强调作品深度的作者不同的是,叶佳修的校园民歌创作强调了回归自然,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在叶佳修笔下皆化为充满情趣,充满纯真感情的歌曲。叶佳修的作品与晦涩绝对无关,作品洋溢着清新的气息,简单的节奏、流畅的旋律、朗朗上口的歌词,很快让叶佳修成为台湾校园民歌创作群中最具有吸引力的一位,时至今日,他的许多歌曲仍在校园内传唱,比如《外婆的澎湖湾》,比如《年轻的心声》。台湾另两位校园民歌代表潘安邦和银霞均大量演唱了叶佳修创作的歌曲。叶佳修这张唱片中我首次听到了他本人演唱的《乡间的小路》,而《赤足走在田埂上》、《乡间寄趣》等更是这类作品的极致。。。
TOP
3#

都是国语喔!
TOP
4#

陈扬《盆地边缘》
流行音乐创作大家陈扬在大陆没什么名气,《鲁冰花》、《客途秋恨》应该算是比较为大家熟悉的作品。陈扬自己的唱片多是纯音乐唱片,开口唱歌的唱片可能仅此一张。陈扬在台湾的音乐地位很高,是由于:第一,其参与了众多歌手的音乐创作,包括作曲、编曲、制作等,这点儿在台湾能与之相比的大概只有陈志远先生;第二,陈扬创作了许多与台湾原生态文化相关的纯音乐专辑,在这方面恐怕也只有范宗沛能与之相比;第三,陈扬创作水平很高,无论多么复杂的词作,他都能谱上打动人心的曲,这张《盆地边缘》便是如此了。这是一张绝不会显得深刻,但实际上却非常值得仔细品味的唱片。
李建复《龙的传人》
属于台湾风格的原创音乐应该和李泰祥、齐豫、李建复等等名字有关,打上台湾流行音乐烙印的应该少不了校园民歌的题材,李建复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侯德健为其创作的《龙的传人》成为李建复的标志。校园民歌是假装思考的流行音乐代表,这张唱片当然也不例外。
姜育恒《什么时候》
姜育恒早期的一张唱片,这时的姜育恒还算不得情歌王子,也没有后来在飞碟唱片时期刻意包装的成熟和沧桑,那时他只是一个吟唱着流浪和孤独的民谣歌手。这张唱片中的歌曲是学吉他的校园歌手最熟悉、最喜爱的,在那个年代,你常常可以见到校园中三三两两怀抱吉他的人群,低声吟唱着《最后的温柔》。
TOP
5#

回复 1# 独孤断剑 的帖子

你对齐秦了解得很肤浅,却在那指手划脚,无病呻吟,让人恶心。
TOP
6#

回复 1# 独孤断剑 的帖子

你懂他吗?你不懂!
TOP
7#

每个人有不同理解吧,才能百家争鸣
TOP
8#

原帖由 星座2号 于 2009-9-25 20:22:00 发表
你懂他吗?你不懂!

TOP
9#

继续啊,老兄,再说说不同的童安格
TOP
10#

顶罗侯齐  GO ON
TOP
11#

都是经典的国语声音。。。
CLK发烧信号线!
淘宝: http://shop35466467.taobao.com
TOP
12#

侯德健的音乐基本上是我最早听的流行音乐。
叶佳修很多校园歌曲我基本上都会唱。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3#

这贴好,谈的是台湾的音乐。如属原创该置顶。
TOP
14#

原帖由 shotchen 于 2009-9-26 7:27:00 发表
这贴好,谈的是台湾的音乐。如属原创该置顶。


多谢支持,这帖子其实不完全是说唱片,而是那时的“喜欢无病呻吟和假装思考”,我承认我曾经是这种人,所以才会写出自己看着都觉得酸不拉几的文字。时至今日,唱片柜里古典唱片2000余张,而流行唱片却剩下不到50张了,堆在一个小角落里,正在被遗忘。。。这些文字也算是对自己的一个提醒吧。以前的流行歌曲大都是磁带,CD有些是当时买的,有很多都是后来为了记忆的那点儿满足,补充回来滴。。。。当然,此贴保证百分百原创,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TOP
15#

郑智化《单身逃亡》
郑智化最早引起我的关注不是那首广为传唱的水手,而是我透过偷听的电台录下的《把情感收藏起来》、《单身逃亡》和《悔过书》,后来才了解这是位创作广告出身的残疾歌手,或者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时候郑智化的执着,这种执着幻化成内心对感情的渴望和面对现实世界的绝望,这种渴望和绝望时时交织在郑智化的作品中,甚至有些沉溺。与其他同时代的歌手情感表达不同的是,我甚至无法判断他是不是故作无病呻吟的残缺之美——因为这个人,也因为这些歌。
TOP
16#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9-9-26 7:19:00 发表
侯德健的音乐基本上是我最早听的流行音乐。
叶佳修很多校园歌曲我基本上都会唱。


呵呵,估计我们应该是类似的年纪,所以会有共同的经历。。。
TOP
17#

原帖由 独孤断剑 于 2009-9-26 11:12:00 发表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9-9-26 7:19:00 发表
侯德健的音乐基本上是我最早听的流行音乐。
叶佳修很多校园歌曲我基本上都会唱。


呵呵,估计我们应该是类似的年纪,所以会有共同的经历。。。
是啊,我们都不再年轻了。但对音乐20多年来始终没有改变。支持置顶。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8#

图文并茂,对作者创作思路以个人独特视角进行分析,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得感觉,好文
淘宝老版cd铺:http://shop33904327.taobao.com/
相册:http://photo.163.com/photos/hlq7206/
TOP
19#

这些碟的原版现在很少,感觉很难买到,真是华语乐坛的经典,不知道在台湾能不能买到?
TOP
20#

对梁弘志、苏芮、童安格等都没介绍,还要继续努力。哈哈。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