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听音响与听音乐会现场 [复制链接]

查看: 20353|回复: 111
11#

原帖由 pipe_organ 于 2009-9-9 15:14:00 发表
第一天还有室内乐,一日两场内容更丰富。其实以阿巴多大师的年龄,国内能得一听都是有缘啊。

呵呵,俺的小算盘也被兄看出来了。
TOP
12#

音响里播出的鲁宾斯坦,照样错音一大把啊
而且现在的音乐会现场录音比例越来越高,现场的气氛、错音一样能感受到
TOP
13#

把音乐欣赏和音响技术混淆,很不好

说音乐欣赏,的确听电台、听MP3都可以胜过听百万音响,这是一个艺术、修养、境界的范畴。

说音响技术,谈的是零件、电路的组合,空间的调整,和对声音的还原度,这是一个电学、声学乃至建筑学的范畴。

一个骑破烂自行车的修士,可以嘲笑一个开奔驰SLR的大款没有文化,不讲环保。但是如果就此认为奔驰SLR速度开不过破烂自行车,就很孔乙己了。

希望论坛里多一些技术的讨论,少谈一些空泛的之乎者也
TOP
14#

alma老师谦虚了,在声学和建筑学上,你要是自称菜鸟,恐怕全中国一大半专家的要改称菜菜子了。
TOP
15#

所以说,长三角地区的音乐爱好者,明天绝对应该去苏州给陈萨捧场
TOP
16#

原帖由 alma 于 2009-9-11 18:28:00 发表
可惜没时间呢。老雅尔维你去听了没有?本来想去听的被朋友强拉到沈阳去了。可惜。

小雅来我肯定去,老雅一般
TOP
17#

原帖由 alma 于 2009-11-2 23:07:00 发表
呵呵,我在现场可以看到演奏者的热泪直流,这个系统里是看不到的。

看得到啊,比现场还清晰,有局部特写。。。DVD系统
TOP
18#

现场看不到指挥啊!看到指挥就看不到乐手了。而DVD里,指挥和乐手,特别是他们之间的交流神情的传达,是现场无法比拟的。尤其是阿巴多和LFO的现场,这个特别重要。国家大剧院的二楼,根本看不到个鸟。
TOP
19#

原帖由 alma 于 2009-11-3 13:11:00 发表
我25日那场正好在二楼侧翼阿巴多左手前方,乐队和阿巴多看得比较清楚。我觉得DVD更多是作为研究用吧。

那样岂不是牺牲了整个第一小提琴组的面部表情(没有一个现场座位是能够看清乐团每个乐手包括指挥的面部表情的,那个是违背物理原则的)?也牺牲了整个音场(相当于坐在两个喇叭的正左方外侧,音效等于单声道)?
DVD的欣赏功能远胜于CD,其具有和CD一样的音质,和具体详细的画面细节,对于现场气氛的表达,可谓除了真实现场(的最佳位子)外最佳的选择和补充。
TOP
20#

原帖由 alma 于 2009-11-3 13:25:00 发表
关于我那个位子,我觉得比大剧院二楼一排中间的位置声音还要好,只是声部之间关系有点问题。DVD再强也没有现场感,倒是很适合做音乐研究。

老李既然做客观分析,就不能只说声音好。声音由多种因素组成,不可否认靠近乐团的位子其音色能量感都远胜靠后的位子(与是否正中无关),但音场也是组成声音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管弦乐团这么复杂的声音构架,坐在一个靠边的位子即便音色好到顶,但听到的声音还是不正确的,至少不是作曲家和指挥希望达到的效果。
DVD是不能和现场比气氛,但总比CD强点。甚至连音质都可以超过CD,普通DVD格式可以兼容到最高24/96规格LPCM音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