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施奈尔贝
原帖由 时光车间 于 2009-9-8 11:08:00 发表独乐乐与众乐乐,不变的是音乐的乐趣。
原帖由 zl2211 于 2009-9-8 11:10:00 发表现场与音响各有千秋,双方都不能取代对方。我感觉现场与音响的最大区别在于现场各种乐器的定位真实具体
原帖由 alma 于 2009-9-8 11:22:00 发表我最近已经区分了现场与系统,两者追求不同。音乐厅现场主要追求不同乐团/表演者的不同声音特点和不同的演绎,反应不同乐团的美声。而听音室多数的追求,就是音乐录音的特点了。不听现场的危险在于被录音师的技巧迷惑而不能反映乐团的真正特点,有很多所谓的录音室乐团,唱片很好可是现场不是那么回事。我同意这个观点,重播不要与现场差别太远就可以,重播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好听,那是对不在现场的补偿。这回我谈的可是真的。 [
原帖由 maninov 于 2009-9-8 11:26:00 发表这个感受的确是情真意切,在公共场合里,边上有这么多人,真的不容易让自己的意识充分被音乐感染。
原帖由 alma 于 2009-9-8 11:26:00 发表再谈点,我不知道诸位有没有这种感受,就是在听音室(甚至包括音乐厅)一本正经坐下来反而得不到多少感动,而走在街上听到的某些断断续续的声音会让你止步,或者是手上做着别的事电脑音箱突然传出的某个曲子让你叹为观止。我觉得不期而遇、放下的心、敞开的怀,对于我们对音乐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原帖由 scfan 于 2009-9-8 11:43:00 发表对于器材重播音效(只谈古典音乐的重播),俺觉得向高质量的现场靠齐,是唯一的宗旨。在这个宗旨之下,经过俺的探索(当然是在别家大烧那儿),唯一的途径,就是合理搭配的百万音响(千万、上亿当然更好)。(以下文字再次进入alma老师的真与美论战。。。)现代音响和古典音响的区别可以简单归纳为前者求真,不计代价,以真实还原带来现场的美,后者求美,稍作妥协,就能把哪怕很一般的现场粉饰成中上。求真者,代价惨重,往往花了大把的银子,最后可能离真还很远。求美者,代价往往不大,即便稍高也在合理范围,效果却往往很好,时常能有拨动心弦般的感动。看似求美比较符合俺的经济状况,但很无奈,在听过了一些和现场很接近的高级系统后,俺堕入了杀千刀的求真黑洞,不能自拔、痛苦万分。在中彩票之前,唯一的解毒良方就是多去音乐厅现场。买最便宜的票子,一年听十几场高质量的音乐会,还是开销得起的。
原帖由 万众 于 2009-9-8 20:09:00 发表现场演出或听真乐噐的演奏,有时可以掩耳而逃。但音乐永远是靠真人来完成的。所以,永远是真演奏第一,音象制品只是第一的衍生品,或称为罐头音乐。 噐材重播再好的音质,也是改变了的电声。其魅力远无法和被录制的对象相比。如果你在极品噐材上听海菲兹的勃小协会感动。我相信你一定会在海菲兹的真实演奏时流泪的。 拋开所有不同之处不谈。单就真实演奏的不可重复性说,没有仼何一个人可以二次奏出完全相同的一个曲子。“指所有音乐要素方面”。但你无论怎么重播一张CD。任何一遍都是相同的。 一个活生生的演奏家。一个永远一致的电声重播。
原帖由 shotchen 于 2009-9-9 9:14:00 发表到星海音乐厅听音乐会,通常感到弦乐的声音更舒服.但音乐会的皇帝位更难求,买到好位置的费用会高很多,而且是一次性的.无法重播.当然这就是票价贵的原因之一.通常坐得不舒服,受礼仪的约束,听到兴致勃勃之时"手脚不能乱动",因此投入的情感有受限制的感觉.有时侯还得拜托那场音乐会的听众中没有感冒人士带病坚持到会,关键时候几次咳嗽就彻底摧毁了我的欣赏心情。在家听唱片,喜欢熄灯一个人听,容易进入状态,听自己喜欢的音乐手舞足蹈也无人干涉,思想的精灵可以随意游畅,自由飞翔,进入忘我境界,融入音乐的海洋.特别喜欢的曲目可以重播.暂时来说,一些经典的欧洲乐团的旧录音留给我的美好印象,听官刺激比到现场听国内乐队演奏同一曲目的印象更深刻,难忘.唱片有现场不可替代的优势.我不可能经常出国听柏林爱乐,维也纳交响乐团,伦敦交响乐团等知名乐团的演出,但买他们的录音唱片却是比较容易的.因此听唱片给我的快乐比听现场多.时间上更是不具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