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最后四首歌》!! [复制链接]

41#

谢谢B老师的指正,我会告诉舒存兄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2#

我还听过诺曼和卡爷合作的数码版,但感觉诺曼既不如她和马苏尔那版唱得壮美,卡爷的表现也比不上早年的雅诺维兹版,莫非是一无是处?肖邦兄提到的卡爷和辛托娃的版本,好象没有什么印象,能否看看封面?
千 江 有 水 千 江 月    万 里 无 云 万 里 天
TOP
43#

。。。。。。。。。。。。。。。。。。
最后编辑shinelb 最后编辑于 2009-08-29 19:42:33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4#

原帖由 江月 于 2009-8-28 11:06:00 发表
我还听过诺曼和卡爷合作的数码版,但感觉诺曼既不如她和马苏尔那版唱得壮美,卡爷的表现也比不上早年的雅诺维兹版,莫非是一无是处?肖邦兄提到的卡爷和辛托娃的版本,好象没有什么印象,能否看看封面?

以前大黄标里有个施特劳斯作品选里有,现在只有这个小双张了。

别和我比懒,我懒的和你比。
TOP
45#

最后四首歌最近很热啊哈哈
TOP
46#

Schwarzkopf有立体声和单声道2个版本。我只听过立体声的,据说单声道更佳?
TOP
47#

呵呵,是俺记错了,以前听的卡爷数码版不是诺曼,而是这个辛托芙唱的,印象中卡爷的表现力是不比从前了,或许那种暮气更适合此曲吧
千 江 有 水 千 江 月    万 里 无 云 万 里 天
TOP
48#

比较了科普夫夫人54年和66年的四首歌演唱,在入睡的演唱上,晚年的科普夫感情更加的深沉用声没有不适错音的感觉演唱非常美,看得出来科普夫非常喜欢四首歌的演唱,都是晚年可能更加的体会理查的内心思想吧,但是小提琴的声部没有卡萨和维也纳的美可能是录音的关系,都是非常好的演唱分不出高下,诺曼德也非常好憨厚的嗓音也很美。
TOP
49#

另外几个版本,感觉波普的紧随其后。50年Flagstad/Furwangler的私家录音记录下的讯息实在是太少了,严重丧失文献价值。诺曼已经是很用心思来唱了,但她巨大的体量和通贯的共鸣使得表现《最后四首歌》无法做到施瓦茨科普芙那样的细处显功力。
R.Strauss Four last songs-Flagstad,Furtwangler(Cover).jpg (, 下载次数:1)

jpg(2009/8/28 20:37:53 上传)

R.Strauss Four last songs-Flagstad,Furtwangler(Cover).jpg

R.Strauss Four last songs-Flagstad,Furtwangler(Label).jpg (, 下载次数:1)

jpg(2009/8/28 20:37:53 上传)

R.Strauss Four last songs-Flagstad,Furtwangler(Label).jpg

R.Strauss Four Last Songs-J.Norman,Masur.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8/28 20:37:53 上传)

R.Strauss Four Last Songs-J.Norman,Masur.jpg

R.Strauss Four Last Songs-L.Popp,Tennstedt.jpg (, 下载次数:1)

jpg(2009/8/28 20:37:53 上传)

R.Strauss Four Last Songs-L.Popp,Tennstedt.jpg

R.Strauss Four Last Songs-Tomowa Sintow-Karajan.jpg (, 下载次数:2)

jpg(2009/8/28 20:37:53 上传)

R.Strauss Four Last Songs-Tomowa Sintow-Karajan.jpg

超级歌剧迷
TOP
50#

  施兄开的这个帖好!

  理查是俺喜欢的大师之一。这位管弦乐色彩大师的彩笔曾画出过最磅勃的“日出”。而抒写情感的“最后四首歌”虽则没有马勒的大地之歌那般撕心裂肺,可那份淡定却弥足珍贵。

  这位后浪漫的大师虽以标题交响诗见长。也难有情感的渲泻,及戏剧性的激情。但贵在技巧高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也就升华为最高境界的艺术了。听听他在乐队中园号的使用,除莫扎特外,何人有之。
在G弦上……
TOP
51#

(转帖)施瓦茨科普芙谈《最后四首歌》

《最后四首歌》是一部不朽的杰作。但它绝不是理查·施特劳斯为声乐家卖弄精湛技艺而作的。我不是音乐理论家,仅仅是个歌手,我只对作曲家呈现在我眼前的事物做出反应——音乐的织体和其中的诗歌,还有乐队的声响,所以我的演唱总是本能的行为。毫无故作审慎的深思熟虑,完全是一种本能。
   在我看来《最后四首歌》已经不仅仅是歌曲了。它们是交响音诗,只不过在配器
中多加了一样乐器——人声。音域也由此降到了中部,对一个女高音来说这样的音域可真低啊!我不知道在音乐会曲目文献中是否还存在其它乐曲,要求人声既要尽可能地富有表现力,又要像乐器般运用自如。要唱好它你得自始至终地控制好气息和声音。你的乐器,也就是你的歌声,必须能够表现出与歌词相适应的色彩氛围,这是乐队中其它乐器无法承担的责任。
 
这部套曲对于我这样的歌唱家都难,也许对那些比我更具发言权的歌唱家更难。甚至是我和许多人都崇敬的科尔斯·弗拉格施塔特(Kirsten Flagstad)(亡夫瓦尔特·里格(Walter Legge)形容她的歌声为璀璨的朝阳)也觉得这首曲子难度颇高,她不得不降低第一首歌的曲调。

   《最后四首歌》于1950522首演于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由弗拉格施塔特担
纲独唱,威廉·富特文革勒(Wilhelm Furtwangler)指挥爱乐乐团伴奏。甚至连瓦尔特·里格都不曾告诉过我这一伟大的盛举:但假如我得知人们正在拿我和芙拉格施塔特作比较我也许永远都不敢唱了。没有告诉我首演之事,我也就唱了这首曲子,对此我如今倍感欣慰。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歌者和指挥的任务是不尽相同的:施特劳斯使用一个庞大的乐
队,所以指挥也就必须了解施特劳斯对音响的要求,此外他还得知道如何根据独唱的歌声调整乐队。就我的声音而言指挥需要能将乐队音响调校得清澈透明。施特劳斯的音乐与歌词配合得天衣无缝,故而歌唱家也应尽可能地忠实于音乐,对歌词亦是如此。
   我那样说并不意味着就要把歌词像舞台上的演员那样朗诵出来。换言之,歌者应
当探寻到每种特殊情感的色彩,然后将其内容精确传达,不能有错误的可察觉的技术处理。歌声所传达的一定得是情感蕴含的意义,而决非像真实主义歌剧那样仅仅表达情感本身。在《最后四首歌》中歌唱家也应当表达一种脆弱——并非指歌声的脆弱,而是声音必须暗示死亡的临近,暗示原诗中所表达的消亡。它们将最终使你联想到死亡和诀别。当你演唱艺术歌曲时诗歌固然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它并非总是最重要的。在这部作品中作曲家从一位诗人赫瑟(Hesse)转向另一位艾欣朵夫(Eichendorff)。最关键的考量因素是作曲家如何对待诗本,而最终还是在于乐队和声乐的色彩。
   我的理解是如果音乐配上了歌词,那么音乐将凌驾于歌词之上。你或许有数以百
计的方法去寻找你所遵循的最终结果,但那并不包括诠释作品;这需要数年的辛勤耕耘。我从未分开地独立演唱过这些歌曲。它们以施特劳斯日后所定的顺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任何其它什么方式处理乐曲都是对作曲家初衷的违背!
Richard Strauss Vier Letzte Lieder-Schwarzkopf,Ackermann(EMI References).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8/28 20:52:27 上传)

Richard Strauss Vier Letzte Lieder-Schwarzkopf,Ackermann(EMI References).jpg

Richard Strauss Vier Letzte Lieder-Schwarzkopf,Szell(EMI).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8/28 20:52:27 上传)

Richard Strauss Vier Letzte Lieder-Schwarzkopf,Szell(EMI).jpg

超级歌剧迷
TOP
52#

谢谢Y兄!Popp的CD收在滕斯泰特的马勒第四里:
0.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8/29 3:12:36 上传)

0.jpg

222.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8/29 3:12:36 上传)

222.jpg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53#



《最后四首歌》的难点之一是它独特的旋律写作技术,“花唱”乐句,一个音节或者一个词谱上三至六小节不等,不要求歌词与旋律平衡,形成独特的旋律线,所以演唱难度较大。另外这首套曲的变化音较多、频繁地离调转调对歌唱者的音准要求非常高。
谱例:













不知道有没有看过这个版本的,从排练和对话中可以了解索尔蒂大师对这部作品的要求。



200908284792.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8/29 8:04:16 上传)

200908284792.jpg

9e4d8ed916c2bbcb38012f13.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8/29 8:23:03 上传)

9e4d8ed916c2bbcb38012f13.jpg

375090d949fb110c11df9baf.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8/29 8:23:03 上传)

375090d949fb110c11df9baf.jpg

最后编辑burt5177 最后编辑于 2009-08-29 08:23:03
TOP
54#

谢谢兄台指点.

但我觉得对大多数爱乐者来说:音乐需要的不是理解,而是感受.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55#

如果没有共鸣和感受,理解其实是没用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56#

音乐是一种最高级的艺术,
她是不用借助其他介质,
而是直接进入人的内心世界的.
例如巴赫大无,
聆听者会觉得这部作品和人的呼吸,内心.脉搏取得和谐和共鸣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57#

感受——感悟——领悟
TOP
58#

是啊,又回到那个古老的话题:
莫扎特只有一个。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59#

对音乐的领悟能力可能是与生俱来的。
因为有些孩子对音乐偏偏就没兴趣。
而有许多老兄是“自学成才”的。“自学成才”需要很强的领悟能力。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0#

这张CD也有一个四首歌的录音,指挥也是卡拉扬,个人感觉演唱速度有点仓促,影响了意境的表达,而卡爷的表现已然身手不凡

最后编辑江月 最后编辑于 2009-08-29 15:14:17
千 江 有 水 千 江 月    万 里 无 云 万 里 天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