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国外音箱铭器好声的技术秘密揭秘》 [复制链接]

查看: 41028|回复: 139
11#

高电流输出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控制力

原帖由 老浦东 于 2009-8-15 11:39:00 发表
原帖由 我不相信 于 2009-8-14 15:35:00 发表
有道理。那个垃圾监听一号,声音木呐死气沉沉,一派中国现实的写照。


大多是功放的问题!!!

--------------
理论上讲,只要驱动电流达到一个临界值,喇叭振膜即使重一些,也会与驱动电流近似同步工作,造巨无霸功放的那些厂家最清楚这一点了,否则的话,他们用不着费钱费事造巨无霸。
但是,大家买到的功放驱动电流都比较小,无法做到这一点,3/5a设计者更清楚这些,当年设计3/5a时的用途是安装在BBC广播电台的转播车上,没有大电流驱动这个条件,只有小功率电子管功放,适用条件摆在那,所以才有3/5a“无胆不欢”这一说法。
TOP
12#

你不知道不等于别人不知道

原帖由 shazi2000 于 2009-8-15 13:12:00 发表
老浦东这句话有点意思,但功放是什么意思呢?我说过我曾经用一个很普通进口av功放,重量很轻,没有很多发烧器件,轻易打败了国产的很多功放,其中包括很多巨无霸,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很多我们不知道的!

-----------------------------
说说你的功放及匹配的音箱,线材。
TOP
13#

你说的一些巨无霸国产功放我都听过

原帖由 shazi2000 于 2009-8-15 13:12:00 发表
老浦东这句话有点意思,但功放是什么意思呢?我说过我曾经用一个很普通进口av功放,重量很轻,没有很多发烧器件,轻易打败了国产的很多功放,其中包括很多巨无霸,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很多我们不知道的!

-----------------
巨无霸如果真的做成了一头笨牛,力量再大还是笨牛,没用的,对喇叭振膜的控制力决定于瞬态电流有多大,就像李小龙的“寸劲功”,用的是瞬间的爆发力,是巧力,不是响应速度很慢的大电流,你赢的那些巨无霸就是空有蛮力的笨牛!等前一个波峰已经过去了,才出控制电流,速度滞后,控制谁呀?应被控制的早跑调变形了,学学audiolab8000B,每声道虽只有70--80W,瞬态电流却不小,很多国产150W功放瞬态电流不如它,一比一个输!
一些欧洲小功率功放设计路线不是HIFI,而是走“好音色”技术路线!
TOP
14#

还有在LM833上做点手脚!

原帖由 shazi2000 于 2009-8-15 21:08:00 发表
好像不是这样的?

---------------------------
都不是的话,就只有这一条路了。
TOP
15#

飞利浦这样做过

原帖由 yinyuemei 于 2009-8-15 21:17:00 发表
原帖由 shazi2000 于 2009-8-15 21:08:00 发表
好像不是这样的?

---------------------------
都不是的话,就只有这一条路了。

-------
20几年前这样做过一次,十几年前又做过一次。
shazi2000是不是默认啦
TOP
16#

故意”做点“过冲,振铃什么的,以增加”解析力“!

原帖由 shazi2000 于 2009-8-15 23:03:00 发表
晕!不知道你说得什么?

---
再不懂,你的电路算白玩了!
TOP
17#

原帖由 shazi2000 于 2009-8-16 15:58:00 发表
我根本就不是玩电路的!我是玩音响的,哈哈哈!

---------------
玩音响的人,如果对电路一窍不通的话,就等于一只手不好使。
TOP
18#

如果你再对音乐一窍不通的话,就又等于跛了一只脚

原帖由 shazi2000 于 2009-8-17 11:43:00 发表
那是你说的,一个小破孩!能懂什么电路?
TOP
19#

LM833,NE5532等最容易做手脚了

这类芯片如果馈入猝发方波信号,用示波器在其输出端就会看到过冲振铃,如果在电路上略作手脚,这种情况就会加剧,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当然有了,没有就不会有人去做了,这样会增加听感上的“解析力”,多数发烧友根本不知道真实乐器的声音是什么听感,他们只知道听音响!所以根本就没有对声音对与错的鉴别能力!厂商就钻了这个空子,让发烧友听到比别人更多的“细节”(事实上是由于过冲振铃,失真造成的),烧友就会认为“解析力高”,而根本不知道这是由于失真造成的,音响业界流行的“做声音”就是最好的证据!
TOP
20#

2--5页读取错误

不知为什么,几个小时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