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那张好不好,不在讨论范围,只是个人不太喜欢而已。
我买了再版,听了一次,就再也听不下去了,就算听到更甜小提琴声音,音场、层次更好的头版,也很难改变我对这个演绎的印象。
其实目前好的录音很多,犯得着老是盯着一张50年前的录音?
个人真是不太同意什么“五六十年代是古典音乐的黄金年代”,什么“目前新录音,新演绎都不太行”的说法。如果在舍得满书架的大黄标、金线、或大禾花和小双张之余,再买张新录音,比如,很多人都看不上眼的李云迪(仅举个例子)的那张拉威尔钢协,相信大家在偏见之外,有一丝惊喜!至少在动态、音色、细节、层次、定位等方面都比以前的老唱片好了不止一条街,演绎方面也不见得没有个性、千遍一律。
有一次,参加了一个黑胶器材展示会,其中某主持人提到80年代后的录音和CD的转制问题,下面大家都在附和:“嗯,现在的都不行了。。。。。”,我一听就生气,其实他们都好好听听现在的录音了吗?人云亦云而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