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526272829303132 / 3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山寨乐话——遥远世界的回声 [复制链接]

查看: 78549|回复: 314
301#

支离破碎听马勒

马勒一先前不知听过没有,反正是没什么印象;这次亚洲爱乐来京演此,加之又是郑明勋挥棒,故而又去听了一把。踉踉跄跄地在二楼的座位上坐定,朝台上一看,一半以上是女队员——正合了俺们亚洲“阴盛阳衰”的运势。且不说上半的莫扎特,且说这下半的马一。该有的动静倒是都“整”出来了,但是整来整去还是个亚洲水平,估计“我们亚洲”雄风的“振天吼”只能在亚洲的地平线内转悠了。连带着我对马一的评价,确切地说是郑明勋棒下的亚洲爱乐的马一——好像是乐队不断地在调音,始终在找某种感觉而最终也没有找到——我不知道这是郑明勋的错还是马勒的错。我怀疑马勒当指挥当太久了,指挥别人的作品老觉着不过瘾,所以就在自己的交响曲里“自己的交响自己作主”——不断地尝试着弄点大动静出来,但是我不得不说,这些动静之间没什么联系,所以听起来就像是乐队的试音。我不知道他老人家在写这第一时,是否已经喊出了那句豪言,——要把整个世界都放在他的交响里。听完这曲子,我觉得他已经是放进去了,——因为他的第一就如他要放进的世界一样支离破碎,你要在其中找到一丁点的有机联系或些微的“精神”性,恐怕是徒劳。马勒将第一冠名为“巨人”,听下来个头倒是不小,只是这巨人东一块西一块,不成整体,也没有全形,——马勒在组装时心中恐怕没有个蓝图,—— 我现在只好等着阿巴多大叔的马一了,到那时再判断是偶们亚洲的郑明勋功力有限,还是他马大人压根就是二流的交响作曲家?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09-08-14 15:00:16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302#

马一并不支离破碎,可能在马交里还是最统一的之一。
TOP
303#

回复 301# shenming 的帖子

第三乐章的"两只老虎"不是很好听吗?
TOP
304#

国家大剧院的音响效果让人遗憾,不一定是郑和亚洲乐团的问题。

先后去过多次,不同的地方坐,都不理想。。。给人的感觉是一样的,这个大剧院是吞噬动态的能手,把音乐中的棱角全部抹平了,弦乐齐奏最为突出,任你指挥跺脚挥棒,首席上摇下晃,就是出不来声音。

坐在靠后的地方,现场的效果还真不如家里的系统,连起码的音压都没有。
TOP
305#

回复 304# bbc4 的帖子

我真想找个人讨论一下大剧院的音响效果,——不好那是肯定的;但也没别的办法啊,还是得去听啊,我们只能在这不好中找个更好。据我考察,二楼的效果要比一楼的好。上次在一楼听海汀克的,简直无法卒听,——海大师虽然老点,谅必也不会那么差。但在二楼听德累丝顿的就倍好,所以一律改在二楼听。郑明勋的亚洲爱乐水平还是有限。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306#

多谢shenming兄,从来没去过2楼。下次开始改去2楼了。

要说这个音乐厅也算精心设计啊,真是不明白为何如此不堪。大致感觉一、顶过高;二、基本没有木头,玻璃倒是不少;三、下陷舞台设计上估计有问题,可能指挥自己听着还不错,到听众这里就不行了。总之1楼的音乐稀薄得很,缺少中、低频。我估计搞个古乐、室内乐、民乐还是不错的;越是大编制的东西在这里越差。
TOP
307#

回复 306# bbc4 的帖子

回BBC,一楼的古乐俺也听过,也不行;二楼上次听杨松斯的阿姆斯特丹,也倍好。但二楼有个天大的毛病,就是那陡峭的座位,没点功夫还真别冒这个险——驴友可以不去别处探险了,去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的二层,可谓叹为险止!我每次坐二楼,都想,要是我没有这双腿就好了——因为根本没地放腿。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09-08-15 17:40:49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308#

舒曼《童年情景》

随着时光流逝,舒曼越来越生活在我心间,他的音乐我是越来越喜欢——无论是他激昂时,还是在他沉思时;他的钢琴是生命最鲜活纯净的跳跃,而他的交响总是把我们带到初春的田野——那春潮涌动、鲜花跃动的生命勃发时,他是德国狂飙突进运动在音乐界吹响的第一声号角,是我们生活沉闷时泼下来的山野清泉。
piano.JPG (, 下载次数:1)

jpg(2009/8/15 19:00:34 上传)

piano.JPG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09-08-15 19:18:51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309#

舒曼清唱剧《天堂与仙子》

这碟是德国回声大奖的得奖唱片,相当精彩!
para.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8/15 19:04:37 上传)

para.JPG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09-08-15 21:11:21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310#

云中谁寄锦书来

ECM的古乐,这叫个精致典雅;现在请准备好情绪,想像这样一种情形,三位“绣女”,在夕阳西下的绮窗前,飞针走线,要把这世界上最美妙、最和谐的织锦图奉献给你;聆听中,你端的恍惚坐上了详云,随着音乐游走到了地平线的另一方,美妙万端。埃克莱尔先生,法国小提琴乐派的奠基人,“混和味”的风雅大师,真真雅到了骨子里。
lecl.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8/15 19:15:26 上传)

lecl.JPG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