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山寨乐话——遥远世界的回声 [复制链接]

查看: 78676|回复: 314
11#

原帖由 alma 于 2009-7-29 21:19:00 发表
肖申克的救赎与莫扎特,已经是音乐爱好者的陈词滥调了。不过昨天下午cctv6重新播放了这个电影,安迪所播放的这段莫扎特确确实实打动了哦我。我是歌剧盲,所以赶紧打开google查了一下,原来是费加罗里的一段-------晚风轻轻吹过树林,卡娜娃和弗雷妮的演唱录音。

网上有很多码字儿不负责任的错误信息,请注意排查。
电影里那个“待到微风轻拂时”唱段取自DG Bohm版“Figaro”,演唱者是Gundula Janowitz和Edith Mathis。即便没买OST,电影中安迪同学取唱片时也专门有封套的特写,是不是头版就要有请LP达人去分辨咯~~~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12#

原帖由 shenming 于 2009-7-30 8:45:00 发表
抱歉,偶实在不能像有的朋友那样听出一丝一毫的“忧国忧民”,偶倒是听出了一个人与社会的对抗。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柴大官人经常处于“比天高,比海深”的极度痛苦中,现在让我们随着他的音乐深度体验一回他的痛苦


您不会以为老柴写什么都是在围着个人那点儿绯闻隐私转吧!?为那点儿事儿犯得上弄件艺术作品吗?皇后乐队的Freddy Mercury都干不出来的事儿,你以为老柴这种身份的十九世纪顶级知识分子会呀?人家说前门楼子,你说胯骨轴子。后面也不用跟着您“深度体验”了。

记得斯特拉文斯基曾经面对质疑者断然回答道“他(老柴)是我所有人当中最俄罗斯的!”,有时间自己慢慢体会这话的分量吧。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13#

原帖由 shenming 于 2009-7-30 11:52:00 发表
最俄罗斯的就是最"忧国忧民“的吗?斯特拉基那点水平,让偶琢磨他的话——我哪有那时间?瞧他那点水平——维瓦尔第把一首曲子写了600遍——他的感悟力不过如此。他那春之祭,是有史以来“最不要脸”的声音——野猫叫春而已,然后就是最没有文化的群魔乱舞。俄罗斯就是俄罗斯而已,不代表任何东西,——除了比别人更压抑和更放肆。


哈哈哈哈~斯特拉文斯基“那点水平”在贵眼里都跟“野猫叫春”似的,您还用成天地混BBS???!!!——谁再说中国没人才我跟丫急。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14#

再清楚不过的3乐章音乐陈述,简短节说——

渊远流长的民族历史画卷 / 歌颂大好山河 / 激情般的生活 >>> 向往甜蜜爱情的人 >>> 对本民族的热爱关切 / 幸福属于俄罗斯人民

你要能感受到Lalo老师《西班牙交响》中对吉普赛民族苦难、民族性格、民族信念的深切表达,就容易分辨和理解柴小协的民族性主题。包括两年后创作的“弦小夜”,异曲同工。很明显,这个时期壮年的老柴对俄罗斯马上就要迎来西欧式的社会变革还是充满希望和信心的。

到了1893年时候,耐心期待社会进步变革多年的作曲家开始感到某种程度的绝望了。加上同时梅克夫人长期友谊和资助的断绝更刺激了这种绝望情绪,但这个外因绝不是《悲怆》主要表达的内容——那么大的艺术家没那么下作,他只是性情格外敏感而已。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15#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9-7-30 13:43:00 发表
我更喜欢shenming的那种自由性表达,是发自肺腑的,尽管不一定全对。呵呵。
各位朋友莫怪。

各有所好、各持一词、各取所需......原没什么可怪的。老兄自不必萦怀~

不过,俺倒是曾偶尔想过这样的小问题:
一生固执地监守民族信念和自我天性的老柴,相比那位只是为了巴结某位大人物,随时可以背叛自己教派信仰,为之提供优质服务的巴赫先生;相比那位由于得到某个帝王赏赐的金鼻烟壶而四处炫耀的贝多芬先生,到底谁更有风骨、谁更令人尊敬呢?!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16#

连柴小协献给谁的这么浅显的常识性问题都没搞清楚,还谈何准确呢?

老柴某些作品中的痛苦之情还用今天才来揭示吗?忒晚点儿了吧~
至于作曲家因何而痛苦的分析也早就很清楚了。只是某些好事者偏好独僻蹊径,将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刻意放大甚至臆造,无非是自己逗着自己玩儿,假装过把弗洛伊德的瘾罢了。~这是往好听里说。

打架应该还不至于,也看什么心态了。按说自己酷爱由着性儿“山寨”大师们的童鞋寨主,不应该抵触任何“山寨”其自己言论的回复吧?!严格说,连回嘴都嫌多余,因为被寨主恣意“山寨”的对象貌似没一个能够发言申辩的嘛!

另,俺从未提及谁更伟大的问题,大可不必曲意误导。

俺只是帮着168继续强大一回,绵薄,绵薄啊~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17#

原帖由 shenming 于 2009-7-30 21:12:00 发表
巴赫他就是改信了佛教,——一点都不损他的伟大,而且他更伟大了。贝多芬炫耀鼻烟壶这事偶真不知道,偶一向不喜贝多芬,就为这事,俺爱上他了——就这事暴露出他可爱的一面,人性的一面,他要是多表露出这样的细节,也不至于找不到老婆。你老让他伟大,不累死他呀?难道他真的像神一样,没尿没屁没屎?就您那点对柴柯夫斯基的理解——我真不知道你是夸他呢?还是损他呢?您 就差说他是联共布党员了。


哈哈~这就是传说中“双重标准”了吧?绝佳的示范动作!不赞都不成。

BTW: 谁规定忧国忧民的爱国者必须是贵党党员啦?文正公或斯美塔纳老师哪个算贵党党员啊?那么文化史上大家是在夸他们呢?还是损他们呢?
最后编辑bodyheat 最后编辑于 2009-07-30 22:05:29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18#

chopin兄的说法大体上认同~

惟有几点额外的联想:

“未必表达”不等于“从不表达”,更不等于“不知所云”;

艺术家口是心非确实常有,但绝非所有;

学者们的研究考证要是都不值一提,寻常业余人士全靠直觉瞎猜难道就意义非凡了吗;

东西方的音乐教科书上要全都是废话、假话、大话,大家也就不用急着受普及教育了。吃饱了一抹嘴儿就骂厨子这种事儿更干不得;

日记若能替代音乐表达的艺术特性,即便作曲家们想不开脱裤子放屁,那也早应另有“大日记家”与BMB在艺术史上比肩了。

总结一句话——不可全信,不可全不信;不可不说,不可胡说。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