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民族音乐世界 [复制链接]

查看: 55874|回复: 163
31#

AMALIA阿玛丽亚被称为法多皇后
无标题1.jpg (, 下载次数:4)

jpg(2009/6/12 8:31:00 上传)

无标题1.jpg

55.jpg (, 下载次数:5)

jpg(2009/6/12 8:31:00 上传)

55.jpg

无标题2.jpg (, 下载次数:3)

jpg(2009/6/12 8:31:00 上传)

无标题2.jpg

无标题3.jpg (, 下载次数:4)

jpg(2009/6/12 8:31:00 上传)

无标题3.jpg

无标题4.jpg (, 下载次数:2)

jpg(2009/6/12 8:31:00 上传)

无标题4.jpg

无标题5.jpg (, 下载次数:5)

jpg(2009/6/12 8:31:00 上传)

无标题5.jpg

无标题6.jpg (, 下载次数:3)

jpg(2009/6/12 8:31:00 上传)

无标题6.jpg

无标题7.jpg (, 下载次数:3)

jpg(2009/6/12 8:31:00 上传)

无标题7.jpg

无标题8.jpg (, 下载次数:3)

jpg(2009/6/12 8:31:00 上传)

无标题8.jpg

无标题9.jpg (, 下载次数:3)

jpg(2009/6/12 8:31:00 上传)

无标题9.jpg

最后编辑burt5177 最后编辑于 2009-06-12 08:30:59
TOP
32#

MARIZA被称为法多公主
无标题11.jpg (, 下载次数:4)

jpg(2009/6/12 8:34:02 上传)

无标题11.jpg

无标题22.jpg (, 下载次数:5)

jpg(2009/6/12 8:34:02 上传)

无标题22.jpg

无标题33.jpg (, 下载次数:5)

jpg(2009/6/12 8:34:02 上传)

无标题33.jpg

无标题44.jpg (, 下载次数:3)

jpg(2009/6/12 8:34:02 上传)

无标题44.jpg

无标题66.jpg (, 下载次数:2)

jpg(2009/6/12 8:34:02 上传)

无标题66.jpg

无标题77.jpg (, 下载次数:4)

jpg(2009/6/12 8:34:02 上传)

无标题77.jpg

无标题88.jpg (, 下载次数:3)

jpg(2009/6/12 8:34:02 上传)

无标题88.jpg

无标题444.jpg (, 下载次数:4)

jpg(2009/6/12 8:34:02 上传)

无标题444.jpg

无标题666.jpg (, 下载次数:1)

jpg(2009/6/12 8:34:02 上传)

无标题666.jpg

最后编辑burt5177 最后编辑于 2009-06-12 08:34:02
TOP
33#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TOP
34#

上几张FLAMENCO的唱片:


Flamenco这个古老而奇特的音乐,究竟溯源于何时,众说纷纭,无法正确考证。只知在几世纪前,佛拉明哥音乐诞生于西班牙的安达鲁西亚(Andalucia)。一般推测在西元1449年有一批吉普赛人 到西班牙,定居在安达鲁西亚,同时也带来了美妙而粗犷的音乐,一种杂柔了凄哀、热情、奔放、沈缓等各种情感及节奏的乐曲,也沾染了一些波西米亚、匈牙利地方色彩。而安达鲁西亚本身的音乐则是承袭了古老的西班牙音乐-是摩尔、拜占庭、犹太、伊比利半岛及其他地中海文化的混合物。所以西班牙音乐家法雅 (Manuel de Falla)就以上的因素归纳出佛拉明哥的三大起源∶拜占庭的教堂音乐、摩尔人的入侵、及吉普赛人的迁入。 另一位音乐家Medina Azara认为与犹太人的合唱更有关系,因为最古老、最有安达鲁西亚味道的音乐是从犹太祭典的演唱衍化而来的。 在更早期罗马人亦传入一种源自希腊,亚述的竖琴,而在西 班牙流行起来,后来才慢慢发展为吉他,成为佛拉明哥 音乐 的一种。构成Flamenco的三大灵魂是吉他、舞蹈、 歌唱。 而这些 都须伴有感情和节奏、气氛及灵气。传统的佛拉明哥演 出,通常是在小酒馆里,歌手唱著传统的曲子,吉他手 伴著歌手的演唱弹奏,有时即兴来上一段美妙的旋律(falsetas)与歌曲呼应。 而舞者可以以拍手和著节奏,或进而起身舞上一段,以脚踩地做出繁复而扣人心弦的韵律。由於歌曲和吉他乐声时而哀凄、时而欢愉,舞者情绪融入其中,上身肢体变有极富戏剧性的表情与手部动作。而舞者可以以拍手和著节奏,或进而起身舞上一段,以脚踩地做出繁复而扣人心弦的韵律。由于歌曲和吉他乐声时而哀凄、时而欢愉,舞者情绪融入其中,上身肢体变有极富戏剧性的表情与手部动作。 演奏家所弹奏的声调各有所异,然而若真是他们内心深处的感情流露,则能强烈的表现自我;而在技巧的表现上,更精深,更具音乐性。 聆听能充分表现西班牙民族热情奔放个性的佛拉明哥音乐(Flamenco) 后,或许在他们敲击琴箱,热情的节奏中,也能撩起您心中对生命的热情。
  我们常常会把佛朗明哥只定义成为舞蹈,其实并不是这样,佛朗明哥同时拥有着吉他、歌唱、舞蹈等多种音乐的表现形式,三者皆是佛朗明哥音乐中不可或缺的灵魂,而舞蹈只是其中视觉冲击最强烈的一部分。更有意思的是因佛朗明哥延伸出来的吉他界、歌唱界、舞蹈界皆有着各自独领风骚的领军人物,这些明星,在歌曲调式、吉他指法、舞步变化上,一代一代开创新的楷模,使得佛拉明哥艺术越来越精致化、多样化,同时让“佛朗明哥人”为人所崇敬。


  佛朗明哥舞最初源起于西班牙南部的安达鲁西亚(Andalucia) 的吉普赛人,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据说欧洲最早出现的吉普赛人,是于 9 世纪中由印度或埃及跨地中海而来;吉普赛人本来就能歌善舞,长于乐器演奏,慢慢地,他们将这些特色与安达鲁西亚当地的音乐、舞蹈相融合,就成了今天既凄美且热情的佛朗明哥舞。由于西班牙**十分重视这项艺术表演,因此,佛朗明哥舞便逐渐由吉普赛人游走糊口的演出,一跃而为登上国家舞台的西班牙舞蹈艺术代表。
对观众而言,佛朗明哥舞最大的撼动力,完全来自于悲切急促、明快热情的吉他、歌曲、响板和舞步。这四个元素组合在一起,深切地传达了吉普赛人长久以来离乡背井,四处流浪之际内心的悲凉与哀怨。透过表演,这个民族爱恨情愁、悲欢离合的历史情绪,就像排山倒海一般,有股莫大的渲染力,轻易地掳获在场观众的心,直到旋律结束,仍久久不能平息!佛朗明哥舞另一个特色,便是手部动作与脚步节拍的变化掌握,急促有力,郄不乱无章法;女性娇柔,男性阳刚,配合着扣扣作响的手响板 (Castanets),尽情地展现着肢体的力与美,淋漓奔放,同时也构成视觉上的绝美享受!
最后编辑xiaobaxi 最后编辑于 2009-06-13 01:22:56
TOP
35#

科西嘉传统民谣歌手  JACKY MICAELLI:
PHOT0041--.JPG (, 下载次数:4)

jpg(2009/6/13 1:11:14 上传)

PHOT0041--.JPG

PHOT0040--.JPG (, 下载次数:3)

jpg(2009/6/13 1:11:14 上传)

PHOT0040--.JPG

最后编辑xiaobaxi 最后编辑于 2009-06-13 01:11:59
TOP
36#

好帖啊,一直在学习和关注,虽然是了解得很少。
TOP
37#

爪哇和巴厘岛的甘美兰音乐
甘美兰音乐最早起源于中爪哇.后来逐渐流传于整个印度尼西亚,特别是爪哇岛与巴厘岛。这是一种以旋律性的打击乐器为主的乐队形式。这种乐队演奏的音乐也就称之为“甘美兰”(Gamelan)。 早在公元8世纪时建造。

巴厘岛的传统打击音乐“甘美兰”:




爪哇岛的甘美兰音乐,  上几张OCARA公司唱片


最后编辑xiaobaxi 最后编辑于 2009-06-13 01:14:06
TOP
38#

日本三味线大师登川诚仁传统音乐作品

日本传统筝乐:

16世纪后期,有人创作了一种主要用三味线伴奏的歌曲形式,称为“地歌”。
“地歌”产生于17世纪的京都、大阪地区,所谓“地”就是“地方性”的意思,它最古老的形式是三味线组歌,是由该乐器伴奏的艺术歌曲的最早形态。最初其歌词就是将当时的一些民谣和流行小调的词编串而成,旋律大体固定,音乐风格也较公式化,每曲皆以慢速开始,随后渐渐加快。稍后出现了突破原有风格的新三味线组歌,歌词是采用近代诗歌格律创作的,旋律随内容有所变化,三味线的技巧也有所发展。到17世纪末发展出一种词曲结合紧密、内容高雅、篇幅长大的艺术歌曲,为了与江户(现在的东京)的长呗相区别,人们称之为“地歌”。进入18世纪,为了进一步发挥三味线的表现力,在地歌中增加了三味线的独奏段落,称作“手事”。盲人音乐家生田检校还将筝这种乐器引入地歌中,促成了这两种乐器重奏艺术的发展,于是地歌便成为日本传统歌曲中最富有抒情性和音乐性的艺术。我们在一些表现日本传统家庭生活(特别是古装)的影视作品中常常可以欣赏到弹唱地歌的场面。



TOP
39#

吉普赛吉他大师,乌德琴演奏家 THIERRY TITI ROBIN  专辑作品:


TOP
40#

越南戲劇簡介:
越南的古典戲劇稱為Hat Boi或Hat Tuong,是宮庭貴族劇,受中國戲曲影響很深,劇目多中國演義故事,,可以說是中國戲曲在越南落地生根的複製版。約千年前出現越南的農民劇『嘲劇』(Hat Cheo),是民間戲劇,源于越南北部平原的一种自发的民间文艺形式,产生于15世纪,深受漢化影響,但表演俚俗,在越南农村流传甚广,極受民間歡迎。
嘲剧一开始是民间演唱,主要是在庙会期间表演,七八名农民演员分别担任生、旦、净、末、丑各个不同角色,演员着民族服装,女角头上有头盖,手拿折扇,三五人伴奏,唱腔格律固定、生动活泼。
18世纪末嘲剧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固定的文艺形式。
其发展经历了文明嘲剧和改良嘲剧两个阶段。
由于嘲剧一开始就是由农民自编自演,内容又都取材于农村的现实生活和民间传说,所以嘲剧极具有民族特色和生活情趣。《帅云》等一些传统曲目可以说已经家喻户晓,现代题材的一些节目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喜爱。1992年,在河内新建了富于民族特色的现代化嘲剧剧场

越南戏剧
     有记载的最古老的表演形式是tro he,是前黎朝时期由Lieu Thu Tam创作的一部滑稽剧。陈朝期间,出现了两种新的戏剧类型:hat giau mat即戴面具的表演和hat coi tran即穿比较少衣服的表演。
    今天的戏剧是宫廷戏剧、民间表演和外国影响的混合,主要有三种类型的表演:cheo、hat tuong和cai luong。Cheo和越南民族一样古老,词语“cheo”是Tieu的变形,也就是中国语笑的意思。Cheo的起源可以从铜器时代的鼓和瓮上描绘的宗教及社会活动中发现。
    从模仿各种动物、舞蹈、唱歌、祈祷和诗歌发展而来的Cheo到11世纪时达到了目前的技术形式。表演通常是在社屋或佛教寺院前进行,剧团的设备装在箱子里从一个村庄运到另一个村庄,箱子还作为舞台上惟一的道具使用,根据需要表示任何东西。Cheo戏有一个基本框架,演员即兴表演。剧团根据能力演出或改编熟悉的主题。伴奏的乐师和鼓、铜锣、镲、丝弦乐器及长笛在舞台区域右边。这些不是传递给观众的仅有的声音,开始演戏前,观众中有人敲打一面大鼓,当演员唱得好时,观众中的一个人将敲打这面大鼓表示喝彩;但是当演员表演不好时,则敲打鼓的木邦。表演的长度根据观众付费的多少而定,通常使用一根燃烧的香柱表示。当观众敲鼓喝彩时,将香灰堆成一堆表示对演员的祝贺,同时延长表演时间,当然也增加付费。
    观众熟悉Cheo剧的每一个细节,这些戏的规矩早在1500年前就已经确定。演出过程中,演员解释事件,停下来向观众提问,让观众回答。所有人都耳熟能详的旋律象征某些生活中的事件:结婚、出生、死亡。所有的姿态,包括眼神和嘴的动作都代表具体的含义。合唱和小丑表示感情的最高点,画着黑色脸谱的小丑打断演员的表演,评论他们的谎言和把戏,取笑他们,同时赞美他们好的方面。观众经常打断演员,要求重复表演有趣或迷人的某个细节。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