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兹别克民歌民间舞蹈音乐,朵以拉手鼓伴奏乌兹别克民间音乐品种纷繁,内容丰富,除木卡姆以外,还有民间歌曲、歌舞音乐、民间器乐、说唱音乐等体裁形式。
乌兹别克斯坦的民歌可分为“艾修来”、“也勒来”和生活习俗歌三大类。“艾修来”意为“大歌”或“长歌”,因其曲调长大,结构复杂,故名。“艾修来”多以古代著名乌兹别克诗人那瓦依的诗歌为唱词,其内容或悲叹人生的苦难,或叙述失恋的痛苦,或劝人止恶行善。“艾修来”节拍徐缓、抒情,旋律古朴、典雅,情绪深沉、内在,曲调优美动人。“艾修来”多为基本曲调及其几次变奏构成,一般有三至五段。亦有一部分“艾修来”采用曲牌联缀的曲式。“也勒来”直译为“歌曲”,多以民间歌谣为唱词,其内容以表现爱情为主。“也勒来”曲调的结构短小而方整,节奏活泼,曲调欢快。“也勒来”可供演唱,形式为独唱或对唱,也常用来伴舞。乌兹别克民歌中的生活风俗歌有摇篮曲、婚礼歌和宗教习俗歌等多种,一般不用乐器伴奏。
乌兹别克人有着各种不同的舞蹈形式,其中有独舞“达扑及”、双人歌舞“来派尔”和集体歌舞“乌派尔”等。“达扑及”又称“达扑乌苏尔”,意为“手鼓舞”,是由一位男子击手鼓,一位女子独舞的形式。表演“手鼓舞”需要具有高超的舞蹈技巧,伴奏“手鼓舞”也得有非凡的演奏技能。双人歌舞“来派尔”的音乐是在民歌,特别是在“也勒来”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集体歌舞“乌派尔”多用于婚礼和庆典,其舞蹈音乐有的是由“也勒来”联缀起来构成的,几首不同的“也勒来”串连起来就形成了小型歌舞套曲。这种套曲一般从慢板的抒情歌曲开始,然后接中速的歌曲,最后在热烈欢快的气氛中结束。每首歌曲之间在调式、调性及节拍节奏方面有明显的对比。“乌派尔”有时用特殊的称为“热可斯”的舞曲伴奏,著名的舞曲有“坦那瓦尔”、“地里哈拉其”等。这些乐曲的节奏鲜明而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情绪热烈。
乌兹别克斯坦的传统说唱音乐有“达斯坦”、“苛夏克”和“艾提希西”三种。“达斯坦”都包含一个完整的故事,内容主要表现历史上英雄人物的事迹和歌颂爱情的美好和坚贞。“苛夏克”意为民谣,乌兹别克人也常在热瓦甫和都它尔的伴奏下,根据这类曲调自编、自弹、自唱一些篇幅比较小,不一定有完整故事情节的说唱作品,其内容风趣,很受群众欢迎。“艾提希西”是一种兼有说唱、对唱和歌舞的综合表演艺术形式,可由一人或三人边说边唱,内容大都是带嘲讽性的小故事。歌词常为即兴创作,近似口语。
乌兹别克斯坦的传统乐器有都它尔、弹拨尔、热瓦甫、艾捷克、手鼓等。器乐曲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木卡姆中的间奏曲,乌兹别克族语称“塔拉那”;另一种是根据民族或歌舞曲的旋律移植改编的,如弹拨尔独奏《艾介姆》、《木那捷斯》,合奏《织丝巾》、《库尔特》、《伊拉克的戈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