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910111213141516 / 1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古乐新片天天贴(新版)——欢迎爱古的朋友亮出最美的收藏 [复制链接]

查看: 122133|回复: 421
121#

重新投入巴赫的怀抱

这是海尔维格的最新巴赫康塔塔录音,我觉得海大师又上了一个层次,具有切利般的大师风范,这四首康塔塔被演得像是一幅慢慢展开的画卷,舒缓的节奏,吐纳自如的旋律,——真像神的脚步一样不慌不忙。巴赫的音乐一响起,《简-爱》中大火之后简爱回到罗切斯特身边时说的那句话就是我也最想说的,“我回家了,EDWARD”
bach.JPG (, 下载次数:3)

jpg(2009/7/1 22:15:14 上传)

bach.JPG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122#

ATMA的BACH康塔塔

拉维奥尔的NAPPER这次客串搞指挥了,这三部康塔塔就是由她挥的,——及格了,但没法跟海大师比。
bach.JPG (, 下载次数:1)

jpg(2009/7/3 9:52:08 上传)

bach.JPG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123#

回复 349# ANDRE 的帖子

一张比一张棒,全拿下。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124#

我爱坎佐纳

这位作曲家俺是第一次听完整的,以前只在一些合集中听过些选曲,现在想好好听听他的整部作品,瞧他那名字就吸引我——弗瑞斯科巴尔迪,念着都快成歌剧的咏叹调了。听后的感觉证明俺的选择没有错,这个器乐组合俺也是第一次听,——好极好极,我现在又移情别恋了,我现在最爱ALPHA,它真不比HM或Z-Z差。
can.JPG (, 下载次数:2)

jpg(2009/7/3 22:58:17 上传)

can.JPG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125#

寻找Hasse

有一阵迷上哈斯,遂拿下这张——按照我一贯的买小不买大,买生不买熟的原则,今天一听果然还是不错,看来录音这事也没那么难,怎么小公司能做好,大公司反而做不好呢?回答是Everybody's business is nobody's business.想想也是,HM是夫妻店,丈夫管录音,老婆管封面设计(估计早就不这样了吧),萨瓦尔更绝,亲自操刀,那演录能不好吗?你去问大公司的总裁,他们公司正在录什么他未见得知道。
has.JPG (, 下载次数:3)

jpg(2009/7/4 13:15:04 上传)

has.JPG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09-07-04 13:18:11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126#

回复 358# 无题 的帖子

这个问题已回答无数次了,请查本帖33页.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127#

我的第十部维瓦尔第歌剧

这部由于有俺最爱的女高音高雯的加盟,尤显精彩,可以说没有一个演员,没有一个音符不精彩——有人说维瓦尔第的歌剧平平,俺可不这么看,俺觉得它实在是“高高”,看来NAIVE也这么看,不然它不会费这么大周折,一部接一部的录——而它能继续下去,说明全世界还有很多人不这么看,否则早就难以为继了。还有一个问题需要高人指点,这里的TITO与莫扎特笔下的TITO不知是不是同一个?
tito.JPG (, 下载次数:2)

jpg(2009/7/5 10:53:48 上传)

tito.JPG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09-07-05 10:55:14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128#

再来一张Frescobaldi

终于找到一家意大利唱片公司,真不容易,唱片界好像没意大利人什么事,这录音不错。
fre.JPG (, 下载次数:3)

jpg(2009/7/8 8:36:17 上传)

fre.JPG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129#

那些曾经在汉堡歌剧院上演的序曲

鼓声阵阵,管弦欢歌,整点小酒,嚼点花生米——对乐当酒,人生几何!
over.JPG (, 下载次数:3)

jpg(2009/7/9 19:49:52 上传)

over.JPG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130#

重听吕利的<贵人迷>

这是莫里哀写剧本的喜剧,其中有几段大段的独白,听起来像是插科打诨——估计跟咱们的二人转差不多,现场录音下面笑声不断。我总结一下吕利歌剧的特点——这也正是我爱听的原因。吕利的歌剧永远不会让你感到一丝一毫的枯燥——即使你听不懂;他的序曲一般堂皇英武,同时优美婉约,剧中穿插合唱、芭蕾、小步舞曲、进行曲,吕利的歌剧同时也是非常讲究服装的,其剧情都是神剧(这决定了其基本不能以情节取胜,其当时的听众基本都是贵族,其首演很多都是在凡尔赛宫),也不以大音量取胜(这是我十分讨厌的,尤其是在家里听的时候,剧院我倒不反对,因为在那里再巨大的声音听起来也没那么大了),这也是法式歌剧的特点——不温不火,当然你也可以说它是一壶温吞水,永远也煮不开——但我就喜欢这煮不开的味道,——什么事说破了就没意思了。吕利的音乐最吸引我的地方还在于那一种欲说还休、在极繁华中又夹杂着一种极怅惘的味道,即便在其最雄浑的进行曲也要回头往后看;这一点不用心体会是很难察觉的。这也是法国文化品味的极致味道,——我们听巴赫的音乐,怎么着独坐于黄昏松树下的也是一老头,而我们听吕利的音乐,到最后怎么着也是一美妇,那树也换成了一地的桃花——她先前曾于浮华声里、富贵乡中浸染过,于今她端坐于此,似乎洗尽了铅华,似乎在回忆往事,似乎在想,似乎又没在想,场下是一片喧嚣,也许是喝彩,也许是谩骂,而于她,似乎全然没什么关系,她只在那里,自顾自地沉吟——优美而低回,寂寥又缤纷——进行曲似乎是她过去的精彩。总之,法国人的音乐“玩弄”的是人的感觉和感受,这一点与德国人的“玩”精神形成极鲜明的对比,这两个民族的音乐恰好应对着人类心性的两个层面,我们不好说哪个更高,哪个更低,说到底,它们都是需要我们去探索、去了解的。我们不需要感觉吗?我们太需要了!我们不需要理性吗?我们太需要了!整日沉溺于理性或感性,都是不可能也不可取的,所以法人之乐与德人之乐皆我所欲也。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