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好久没去逛音响店了,竟然发现现在是洋古董占半边天了。 [复制链接]

查看: 11477|回复: 44
11#

总体感觉,箱子声音还是随时代的的进步而进步的。
TOP
12#

原帖由 吹乒乓 于 2009-4-17 21:02:00 发表
请讲-下这现象及洋古董的看法?大个箱子到处都是。

40年前甚至半个世纪前的大个箱子都有。看法说不上。不过,要是现在的人如果每天出行还非要点名坐烧煤的蒸汽机车,要怎么想才能理解他?
TOP
13#

“存在必合理,” 有什么样的市场,就有什么样的产品。 现在是买方市场经济,一个店面一个月租金不少,真不好卖的东西几天就被送仓库了,古董箱子是很多是前辈们的心血结晶,其兴起也证明了很多现代音箱缺乏只是一种灵魂的商业产品。
JBL4344, EMM Lab CDSA SE, NAGRA PLL, EXCLUSIVE M5 MONO and more....
TOP
14#

原帖由 PULSAR 于 2009-4-18 2:50:00 发表
“存在必合理,” 有什么样的市场,就有什么样的产品。 现在是买方市场经济,一个店面一个月租金不少,真不好卖的东西几天就被送仓库了,古董箱子是很多是前辈们的心血结晶,其兴起也证明了很多现代音箱缺乏只是一种灵魂的商业产品。

有道理,音响并非只是纯技术层面的商品。
TOP
15#

原帖由 PULSAR 于 2009-4-18 2:50:00 发表
“存在必合理,” 有什么样的市场,就有什么样的产品。 现在是买方市场经济,一个店面一个月租金不少,真不好卖的东西几天就被送仓库了,古董箱子是很多是前辈们的心血结晶,其兴起也证明了很多现代音箱缺乏只是一种灵魂的商业产品。


很多现代音箱缺乏只是一种灵魂的商业产品------------此话不妥,现代音箱其实是非常不错的,只是它们对功放的要求很高。

古董音箱比较容易推好,但大部份古董箱的声音不如现代箱+好功放。
欢迎访问淘宝店: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42906440f6f98c0679d50b162e7a065.htm
TOP
16#

这里只讲一个普遍的原则,不讲特例,也不涉及价格高低。阳江刀王的收藏贴大家都看到了,看看他平常都听什么箱,自然所有的惑就解开了。

至于市场与产品存在之间的关系,充分竞争与开放信息的成熟市场,这样的结果才是对的。就好像拍卖品与邮票这类东西的价格,不适于这种分析。也就是说,我们很多时候接受的并不是一个正确的信息引导。

关于国内音箱消费观念和习俗,可以说是走了弯路的。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说这个问题,我比较赞同。他说的大概意思就是,比如,欧洲的音箱产品,其出口税是和喇叭单元尺寸挂钩的。小于某个尺寸书架和更大的落地,出口税相差比较多。出于市场价格和港人的拥挤的住房条件,香港代理有意引导和宣传小箱的优点,避开缺点。写手也从多这些角度入手。以至于大家对小箱的优缺点的看法不是很全面,多年来,我们也受到了这个影响。其实,选箱根据空间条件,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尽可能选择大的箱子,只要空间和经济条件允许。但可惜的是,看到了相当多的人,听音条件很好,空间也好,但弄了一对书架摆在那里,外加超重的一对脚架。如果我看,换一个同系列的落地,都比书架+脚架的方案更正确一些。所谓针眼式成像等等,过分强调定位、口型大小等等,会割裂掉很多声音的重要的方面。声场应该是保证音质提高前提下,而相应做努力调整的附属目标。它们的关系不应该倒过来。现实当中,乐器定位并不是音响里面的那样。如果你家里有个人弹琴,声音是弥散在整个房间的,不会形成针眼定位的。
最后编辑甩袖汤 最后编辑于 2009-04-18 11:47:48
TOP
17#

LS的这话我赞同。听音选择的时候,尽量从能负担的起的最好的箱子入手,然后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根据箱子的特点配功放,音源,可能是最少走弯路最不折腾的方式。
TOP
18#

甩袖汤同志所言极是!
TOP
19#

認識一個做這類進口“垃圾”的朋友,據他自己說,每年隻需做成一兩單生意足夠人工水電鋪租了!信不信由妳。哈!^_^
TOP
20#

所以說“髮燒友”是這個地毬上最自以為是、最執著、最迷信、最耳仔軟又最固執己見、最樂于“奉獻”的一群特殊怪物!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