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黑胶的眷恋:为什么追寻那些逝去的岁月? [复制链接]

查看: 26718|回复: 111
11#

原帖由 宝康 于 2009-4-5 12:03:00 发表
楼主的器材折腾得如何了?上次贴了几张模糊的图片以后好像就没什么后文了啊
唱机好像也换了?
本着节约的原则,想换个5000元左右的唱头试听一下。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2#

原帖由 jeff 于 2009-4-5 12:28:00 发表
先不谈艺术,就只谈声音,黑胶足可以藐视CD
如果是模拟录音,在同等价位的黑胶系统和CD系统,黑胶的声音要好很多的。但现在,很多数码录音也很发烧,但声音一般不耐听。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3#

玩黑胶在很大程度上是追求音质,所以头版受欢迎,其实在合理的黑胶系统播放一般的唱片也比同等价钱的CD系统要明显胜出。尤其是古典音乐和爵士乐,黑胶非常受欢迎,如果不介意音质,听CD就行了,没必要追求黑胶这么麻烦的东西。黑胶在音质上一般比不上开盘,但开盘软件远远不如黑胶,所以黑胶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在易贝和外国网站购买一般版次的黑胶,玩黑胶比玩CD还要省钱,但声音效果更好。现在很多老版CD价钱也不便宜了,其实它的声音效果是比不上比它便宜的黑胶的,所以玩黑胶也很划算,但要懂得玩。模拟录音黑胶具有先天优势,所以是第一选择,至于数码录音,最好就选择CD了。所以,最喜欢的曲目(模拟录音)选择黑胶头版,比较喜欢的曲目选择早期版,一般曲目选择普通版或复刻甚至听CD。有条件也玩玩开盘。。。。玩黑胶对器材要求很高(这里是指认真地玩黑胶)。黑胶之所以受欢迎,主要是因为音质好而且声音好听,这可能是模拟录音的先天优势。在黑胶唱片里,有两类唱片最受欢迎也最好听,当然也最贵,就是古典音乐和爵士乐。而在古典音乐里,又有两类音乐最受欢迎,一类是小提琴和大提琴这些弦乐类黑胶,另一类就是录音非常发烧的黑胶,像TAS榜单的黑胶。因为黑胶在表现弦乐方面有优势,代表是莲12。另一方面,黑胶的动态好,就是刘汉盛所说的相对动态,大意是人能听到的实际动态。黑胶烧友喜欢这种大动态的烧片,很大原因是因为这种音乐一方面很刺激,但不刺耳,声音不生硬,低频是柔软和富于弹性的。(CD一般要相对生硬,听起来不如黑胶舒服)。但玩黑胶,对器材要求非常高,不只黑胶系统贵,而且相搭配的音箱和功放要求也高,要求器材很全面,所以大型音响系统听黑胶会有优势,也就是各种类型的黑胶都能兼顾。如何节省硬件的开销呢?一般唱放是不动的,所以要多投资,而唱头容易坏,所以不用太贵。另外,有些玩黑胶的朋友玩古董箱,也是为了节省硬件投资,同时追求韵味,黑胶的弦乐会更好听。而玩古董箱,一般情况下,功放的投资要少,因为一般古董箱灵敏度高,易推。。。。。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4#

严重同意!关于当代艺术,让人难以接受的就是发展的模式,是对已往的“颠覆”,而不是我们习惯的“传承”或“扬弃”、“批判的吸收”等等,这个观念的门槛很难迈过去。
TOP
15#

原帖由 mzl 于 2009-4-5 16:35:00 发表
严重同意!关于当代艺术,让人难以接受的就是发展的模式,是对已往的“颠覆”,而不是我们习惯的“传承”或“扬弃”、“批判的吸收”等等,这个观念的门槛很难迈过去。


兄台说得对!我还是举黑胶作为例子来谈。其实黑胶在国外从来没有出现断层。在cd刚刚出现的时候,很多外国音响设计师就已经认识到CD的音质是不如黑胶的,所以国外很多厂家仍然生产LP机,直到现在仍然在生产。而很多资深爱乐者也认识到黑胶的声音要比CD好,所以他们是继续听黑胶的。但国内就不同,CD一出现,黑胶很快就被淘汰了,也就是被颠覆了。结果,经过10几年,当我们认识到黑胶的声音确实好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到易贝上去血拼了。代价是惨重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6#

现在还来得及
http://weibo.com/1599753740

@jeff摄影与古典音乐
TOP
17#

回复 16# jeff 的帖子

一无所有,一无所知,真心喜欢,从何开始?
TOP
18#

说起黑胶,我实在不配谈它的声音如何如何,这么多年来,我曾有过卖掉黑胶,小赚一笔,换一套好点的CD配置,但最后还是捻灭了这个念头,为何?原因有三:
其一、自己的黑胶前前后后积攒了20多年,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有过硬是从不多的伙食费里挤出唱片钱的经历;也有过梦想投稿报社挣钱买唱片的天真;更有过在娱乐场所赚钱(干净的)玩唱片的辛苦。20多年挣下的唱片,20多年挣下的感情,叫我一下子全出了,我实在是于心不忍、难以割舍。
其二、我很喜欢听黑胶过程。打开唱盘——先欣赏唱片外套的视觉艺术——小心翼翼地拿出唱片,大拇指紧扣唱片的边缘,中指顶着唱片的中心圆孔——然后双手把唱片放置唱盘——轻轻托起唱头,送到唱片边缘的音轨上方——慢慢放下唱头。
看着唱片慢悠悠的旋转,尖尖的唱针所滑过的地方,流淌出了一首首美妙的音乐。如同庄户人家的犁头翻过的泥土总会长出金秋的硕果。或如同“mzl”兄所说——就是没有声音,我也喜欢它那优雅的旋转。。。
也正因为黑胶见证了一段音乐唱片史,从而使黑胶裹上了一层的文化。
其三、多少有点“小人得志”的心态。现在玩黑胶的圈子中,一般是经济状况不错,器材也比较高端,都挺让人羡慕的群体。我再怎么划也划不到这个群体中,但不明就里的朋友总认定我是这个圈子里的,糊里糊涂的羡慕了我,我也就 “得志”了一回,虚荣了一把。
有时候自己挺丑陋的。
其实,我就是一个“伪发烧友”!
TOP
19#

非常认同,无野好讲,只有顶下。
TOP
20#

老雷的说法好,理由也蛮充分地,很地道很朴素语言很顺耳顺耳顺耳顺耳。。。。
留声机脑壳淘宝黑胶唱片店http://shop102175991.taobao.com/
网络室内设计http://www.shejiben.com/sjs/1126466/case/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