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与小提琴演奏家听HIFI音响中的小提琴 [复制链接]

查看: 5301|回复: 22
11#

但现场欣赏最有魅力的持续投入感,愉悦感和生命力的感受音响器材有吗?能沾一点边就是天王级器材了,呵呵!
TOP
12#

不必天王器材了。贵价器材是另一种聆听经验的高峰,不见得跟现场有关。
其实这个问题就好比上电影院看和在家看的区别,即或在家的器材上千万,也不可能有电影院的效果,因为氛围是无法复制的。
最后编辑无空 最后编辑于 2009-03-26 17:40:19
TOP
13#

那氛围就是生命力的感觉,我个人是这么理解的。其他指标多少都能靠“人造”弄出点,就这个核心内容靠目前的“人造”很难很难的。
TOP
14#

除了听觉,触觉、嗅觉、视觉的交感反射~~氛围的构成其实仍然是环境给你的心理暗示,这已经是心理学范畴了,呵呵。
最后编辑无空 最后编辑于 2009-03-26 17:51:33
TOP
15#

是啊,面对机器有时候感觉就是不对头,哈哈!
TOP
16#

现场为啥非得要音乐厅呢?

找人站在喇叭哪个位置拉小提琴啊
把钢琴般到喇叭位置不都出来了?

我就是这样做实验的......结论是人类科学要进步到啥时候才可能重播一样声音?

真实还原乐器的声音可能很难, 但比较是否真实不是很容易吗????????????????

同一位置, 环境因素一样, 播音乐对比真实乐器, 这太容易了吧, 当然这里谈是声音是否象, 不是演义, 技巧,感情之类
TOP
17#

还原声音不难,问题就是还原音乐终极感受太难了。
我喜欢把播放状况分为三个层次,“声”、“音”、“乐”来衡量器材是否有进展,很遗憾“乐”这个水准的器材目前还没听到,“音”也只是一部分器材,很多器材连“声”的问题还没解决。
最后编辑若飞公子 最后编辑于 2009-03-26 18:10:53
TOP
18#

“讨论中我阐述了一些个人的观点:音响音乐发烧友在当今电子科学迅猛发展的社会中,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不但在中国大陆,在港、澳、台湾,以及在日本、韩国和欧美等发达国家,都有广泛的爱好者存在。中国和世界各国还有着一大批科研机构、生产企业,都在这一领域中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不但有广泛的市场,还有尖端的技术。”
不敢同意,hifi烧友是一个非常非常小众的群体,估计全国也不会超过20万人,就这样算也有万分之1~2了,看看周围,真有那么多吗?跟电信、IT业相比,尖端的技术更谈不上,几十年没什么发展,有些方面甚至还倒退,价格还越来越高。
TOP
19#

原帖由 tanou 于 2009-3-26 14:03:00 发表
...你们注意到没有,刚才我们听的那几张国内版小提琴CD,录音固然很好,但是加工的味道浓了些,溶进去“味精”味了,琴的发声听起来比原声小提琴还动听,有些过于辉煌了。这应该是录音师的问题,录音师不但要精通电子设备,还应对音乐、乐器有深刻的了解,这样才能制做出优秀的唱片。


如果不考虑唯真, 这些加工过的声音已经比真琴演奏更美了. 音色上超过真实乐器和真人演唱的系统比比皆是!

王生是第一次听HIFI系统, 听多点可能会体会更深.
逗你玩儿
TOP
20#

音色上似乎比真实好的声音往往音质根本无法和真实的比.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