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听音乐不一定非要懂那些东西,我一直认为。听音乐也不一定非要知道那些历史背景什么的,关键在于她触动你的心灵没有,相反,我更主张听音乐之前不去了解那些乱七八糟的背景,只有这样听,那才是你真实的情感,等知道了很多音乐的背景后反倒听的时候容易被其左右。还有些所谓大家,听音乐时似乎看到了这,看到了那,又跟作者共鸣了云云……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真这么厉害,假如事先没有知道作者和历史背景,我想可能他们也看不到那么多东西,能不能共鸣?。所以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听才是自己最真实的情感,即使你的感受和作者不一样也没关系,还有,一个不懂乐理,不识乐谱的人照样可以很会欣赏音乐的,因为音乐是感性的,雅乐,人所共求之.等听完几遍后,再去了解背景也不迟,看看自己的感受和作者要表达的是不是一样的。
还有一点,我不认为听民乐就没有修养,我就喜欢民乐,我也听古典,音乐没有高低贵贱,就看能不能打动你,中国乐器表达那种柔情,个人感觉很精彩。交响虽然很恢弘,很气势磅礴,很过瘾,很好听……我不是效果派,我实话实说,打动我的情感,未必有一首轻音乐来的直接,也没有民乐来的那么溪水潺潺。或许我功力不够吧,总觉得交响那东西有点形式味重,太庄严肃穆,反倒离人很远,君不见,很多古典作曲家的作品并不都以交响的形式演奏。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希望不要引起纷争,o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