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041424344454647» / 5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也许是我的终极归宿-TAD2402进门/第54页加ET-703超高) [复制链接]

查看: 320737|回复: 535
431#

发表些个人观点, 和GZZL兄探讨.

1. 高音不够的问题.
个人认为和号角本身高频延伸的物理特性有关, 也和环境搭配以及玩家的听音取向有较大的关系. 大口径的号角, 无论TAD, REY, 还是JBL, 高音大致都是比较内敛, 这和号角的高频上限受制于其物理特性有关. 不同的用家对高频的要求也不同, 有些2402的玩家就是喜欢这种比较内敛,不事张扬的高频, 而另外一些包括我希望高频延伸能更好些, 所以就给2402加超高来补足高频延伸这一段.
2. 中低衔接问题.
总体来说, 个人感觉2402的中低衔接并没有大的问题, 虽然是两分频设计.  TAD2402的分频点在650HZ, 其中TD4001的频响在600-20K, 而TL1601A在28-2K, 原厂采用650HZ分频有其一定的道理, 是让4001驱动头承担更多的中低频段, 而让1601司职650以下的低频段, 这样的分频点对中音头有很高的要求, 但4001是一对高素质的驱动头, 所以完全能胜任低至650的频率重放. 至于中低的衔接问题, 我相信TAD的工程师已经通过TN-2的分频器将650HZ上面和下面的频段曲线修正好了, 而在我实际的听音经历中, 并未感觉到2402的中低衔接有什么问题, 其高频比较含蓄但极富能量感, 中频非常饱满而无凹陷, 低频是清晰的, 而不是浑浊不清的. 我想, 象2402, 2402这样专供录音室的箱子, 如果由于其两分频的设计和相应单元的搭配导致本身出现缺陷, 是不可能进入全世界的各大录音室服役那么多年的.
3. 关于低音.
搭配得当, TAD2402的低音绝非楼上所说的过于松软而不真实. 它的低音是能量感足, 速度快, 层次好的那种, 而且同时有着良好的下潜. 这样的低频表现对15寸的低音单元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由于我目前主要是小功率的300B和845单端搭配2402, 低音是比较宽松(或者说松软)的类型, 但我比较喜欢这种松软, 这种低频不是那种"拳拳到肉"型, 而是席地而来的按摩型. 另外, 我相信2402如果采用大功率, 快速,高阻尼又不失细腻的优秀晶体管后级驱动, 其低频表现会呈现另一种状态, 不是松软, 而是快速 凌厉, 收放自如, 即使听重金属甚至DISCO都没有问题.
什么叫正统的低音? 难道JBL4350, EV GEORGIAN, WE号角所发出的是正统的低音? 而TAD2401, 2402, 甚至REY AUDIO RM4B的低音就是非正统?
最后编辑wm711130 最后编辑于 2009-07-08 14:36:21
TOP
432#

dddddddddd
TOP
433#

漂亮的大号角。
HIFI是个无底洞!--------乐林8t
TOP
434#

谢谢乐林兄.
这对号角确实漂亮, 但也难搞.
TOP
435#

我发现发烧的乐趣之一就在于系统调整过程中不断的否定自己,取得更为新鲜的感受。

前几天把系统“清零”了。也就是恢复到TAD2402刚进门时的状态。首先将超高断开,将箱子的角度恢复到原始状态(目前的内倾角度比较大),将沙发向后退至离器材对面墙大约2米左右,将HERRON前级断开,ARC CD3通过一条瑞宝信号线直插300BSE的RCA输入。重新开声,发现声音有了很大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都是比较正面的:
TOP
436#

1.系统平衡度的改善。
由于号角单元压缩驱动的工作方式,有比较明显的指向性,比较强的能量感和类似喷射的快速传送,如果箱子进行了比较大角度的内倾并将皇帝位拉前模拟“近场监听”的方式,虽然声音的清晰度增加,定位和结像更为突出,但整体的声音比较单薄,能量集中在中高,而低音的相对不足则造成在重放交响的爆棚乐章时气势不足,有比较强烈的压迫感。两只低音单元大幅度内坳有可能造成能量的抵消而导致能量输出不足。象TAD2402这样的大型号角需要一定的传播距离才能让号角和低音同步到达聆听者的耳朵,否则会有一定程度的高低脱节的情况。因此,我的感受就是:玩号角,特别是大口径号角,切忌大幅度内倾和近场聆听的摆位,平行摆位或者稍稍内倾比较理想,皇帝位离开音箱需要有足够的距离。
TOP
437#

在玩超高的过程中,我发现如果一味将一阶分频的电容增大,虽然由于更多的高频信息从超高中发出而使高频的细节,通透度大幅度提高,但也存在着高频厚润度欠缺,声音发干和紧的情况。分频电容我最大加到1UF,听了几分种就无法承受其干而亮的表现取下了,最后将电容越换越小,基本固定在0.1UF的容量,才找到相对的平衡度。
然而,即使是通过0.1UF的电容分频加超高,经过反复的切换对比(将超高接上和断开),我们(包括上门交流的本地烧友和本人)发现超高对TAD2402中高的厚度和密度,整体的自然流畅度还是有比较明显的负面作用。由于有了前几天造访本地一位自己制作JBL小蜂巢15寸号角的朋友的听音感受,JBL小蜂巢的高频只能延伸到16K,但大家依然听的津津有味,并没有感觉到明显的高频不足,TAD2402的原厂高频指标是20K,为什么一定为了追求类似于TAD300的高频表现而将这只小号角强加于2402作超高呢?如果为了适应自己的听音口味还有其他的调整方法以提高TAD2402的高频表现,比如线材的调整(这是后话)。
TOP
438#

2.300BSE脱离樊笼的束缚,功力大增。
300BSE推TAD2402的中高表现可圈可点,和TAD300相比,虽然没有那种开扬和纤毫毕现的细节表现和高度的透明感,但2402的厚润和稍稍内敛的特质和高密度的信息量也是别有一番风味。而300BSE唯一的缺憾就是由于输出功率只有并联单端18W,回放爆棚乐章时无法提供足够的低频气势和重量感。在保持系统平衡度的前提下,我喜欢大音量欣赏大部头的作品,我喜欢的低频是那种有足够的量感和重量感,同时又清晰,层次分明,直砸地面,深潜到底,然后席地滚滚而来,让身体感受到低频的充分“按摩”。 但以前300BSE似乎总是无法提供酣畅淋漓的感觉。
这次将箱子和皇帝位进行调整,断开超高,断开前级,300BSE似乎脱离了樊笼的束缚,功力大增,失去的低频回来了,由于断开了前级,两端延伸和高低起伏打的更开,高频又恢复了300BSE特有的纯净,飘逸,鲜活,而在前级控制的情况下,似乎有些呆板,僵硬,动态起伏受限,去掉前级的欧博R5.5让一起聆听的本地烧友一扫对欧博“慢,糊,柔弱无骨,动态不足”的传统印象,直呼差点“错杀忠良”!
当然,由于功率和电源设计的限制,300BSE合并机的表现和我的理想还是存在着不小的距离。因此,我又在盘算着进一步的系统调整方案,向着我的理想目标一步步进发。
TOP
439#

我听后感觉问题不在胆机上,其实是音箱本身受到厂机产品的约束,不会有烧友自己DIY的“不顾一切”,毫不妥协的可能。如果这箱是DIY的,当然可以放开手脚,尽量满足自己对音乐欣赏的渴望。而在厂机的基础上,往往妥协比DIY多得多。这不得不说是个遗憾。
这几天听了数套系统,感觉300B单端的纯净和不食人间烟火的气质是无可取代的。300B单端推大号角还是我的最终选择啊。当然,如果能够有全新的开盘机和磁带组合系统就更好了。
旋律是音乐的生命,是器材的灵魂。
TOP
440#

原帖由 wm711130 于 2009-6-13 11:03:00 发表
1.系统。
2.超高。
3.接线。
4.欧博

你的超高搭配4001太勉强了,能量不够。上ET703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