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听完一场免费的芝响马六后记 [复制链接]

查看: 7239|回复: 29
11#

其实我觉得2280是有价无市,真正掏这个钱买的应该不多,大部分还是送票的啦。
TOP
12#

大家看!有高人来了!
--其实我对法国妞也不排斥啊。
原帖由 法国妞 于 2009-2-13 5:49:00 发表
对不起,LZ的这个免费票真的是免费啊。。。。。。。 你对音乐,mahler 。。真是一无所知。。。只是看黄皮肤的妞了。。。。。。。。。。。。。。  
最后编辑亮亮2 最后编辑于 2009-02-13 08:37:06
TOP
13#

如果老外给我这张票,我会希望抄到4000RMB转手卖给有钱人,然后把这4000RMB用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比如到学校去做次演讲,买一些唱片免费赠送给一切学生.大家可能想听场老海的音乐会是一生中更重要的事情把.
瞧一瞧,看一看啊!61490600上海古典群,,想来的多发言++
TOP
14#

原帖由 vadervader 于 2009-2-13 12:24:00 发表
如果老外给我这张票,我会希望抄到4000RMB转手卖给有钱人,然后把这4000RMB用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比如到学校去做次演讲,买一些唱片免费赠送给一切学生.大家可能想听场老海的音乐会是一生中更重要的事情把.

这倒不是因为海老,我对他没什么入迷的,但一场现场的芝加哥对我来讲才是重点。
您如果现在有4000RMB,那你现在就可以行动,做你觉得有意义的事,不用还跑到在音乐会场外等个老外把票送给你。
TOP
15#

这位“高人”,大概就是个青葱一般的孩子。

原帖由 亮亮2 于 2009-2-13 8:36:00 发表
大家看!有高人来了!
--其实我对法国妞也不排斥啊。
原帖由 法国妞 于 2009-2-13 5:49:00 发表
对不起,LZ的这个免费票真的是免费啊。。。。。。。 你对音乐,mahler 。。真是一无所知。。。只是看黄皮肤的妞了。。。。。。。。。。。。。。  
TOP
16#

没想到上海票这么贵,我在香港买的最贵的票才1480。
TOP
17#

原帖由 亮亮2 于 2009-2-13 12:38:00 发表
原帖由 vadervader 于 2009-2-13 12:24:00 发表
如果老外给我这张票,我会希望抄到4000RMB转手卖给有钱人,然后把这4000RMB用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比如到学校去做次演讲,买一些唱片免费赠送给一切学生.大家可能想听场老海的音乐会是一生中更重要的事情把.

这倒不是因为海老,我对他没什么入迷的,但一场现场的芝加哥对我

说的好!
TOP
18#

原帖由 Mark_Wang 于 2009-2-13 13:28:00 发表
没想到上海票这么贵,我在香港买的最贵的票才1480。

那真是奇了。有谁能告诉我,为啥在内地票就得这么贵?!
TOP
19#

我个人认为造成古典演出票价虚高的原因大致有如下 点:
1)国内演出市场,尤其是古典演出市场操作极不规范,由于古典作品的大量频繁演出在国内只不过尚处于方兴未艾的初级阶段,远不够成熟,而国人又刻意片面的追求所谓的世界顶尖一流乐团,以期为自己笼罩上高雅艺术的拥趸这朵神圣的光环而宁愿付出代价,因此JS也就乐得开高票价,以此来吸引国人的眼球,暴发户多,真正的懂艺术者我看真是寥寥无几,充其量只是花钱在替自己扫盲罢了
2)无良JS和国外乐团相互勾结,将艺术下降到金钱利益辅助的地位,看看自国内古典演出市场大门开启至今的所谓古典演出,试问有几场是经得起推敲,够格说是艺术演出的?我看真是很少,大多乐团都是抱着来赚一票,中国人的钱不赚白不赚的心态,而在JS的怂恿下,囊中空空飘洋过海而来,荷包满满鲜花掌声而归也,归根结底是我们自己给他们制造了这种有利可图的氛围和环境,让这些所谓的艺术演出能够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3)国内古典艺术的普及远远停留在幼稚的启蒙阶段,跟西方古典世界的潮流越拉越大,导致我们成为井底之蛙仍不能自省,甚而乐此不疲,今日见某某乐团来也,谓其独领风骚,神乎其技,事实究竟如此,我看只有看过演出的人心里自己最清楚
4)媒体的伺机宣传,国内媒体本身对古典艺术有真知灼见者就甚为稀少,而人云亦云者却是一抓一大把,媒体拿着演出JS给的银子,自然也就十二分之乐意为他们招来的乐团大捧其场,总之溢美之词那是绝不吝啬,能言其有西施之容,绝不称其有王嫱之貌也,如此媒体环境之下,试问普通乐迷,大众又如何明辨是非,也只是亦步亦趋,邯郸学步罢了
综观以上诸点,仆之愚见,国内演出市场票价虚高实是有其广泛且坚实之环境氛围所致,非数日之功可竞之者也,而国人若不能清醒的意识到这些弊端,恐怕这华丽的高票价背后隐藏的黑幕和悲剧还将继续,远无止境也
略陈己见,不知当否,望诸君子不吝指正
TOP
20#

首先国外剧团来中国就是捞钱的,事实上国家文化部还津贴(或者变相的)了他们的演出费用,请他们来.二为了保证收支平衡,只有请一切企业赞助-所以有了高价增票,三名人要请点来做广告宣传,四国人真的以为自己很懂行了...........就象很多朋友说没听过马6,被感动了.....不喜欢处理,也被感动了...但是如果听一张唱片可能就不是这个感觉----这个问题是现场效应?
瞧一瞧,看一看啊!61490600上海古典群,,想来的多发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