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4个PCM1704DAC芯片+甲类晶体管全平衡输出解码器 [复制链接]

查看: 10307|回复: 39
21#

WENZI先生:我在你处定购的3000功放机有一个很奇怪的毛病,就是天气潮湿的时候是一边声道工作,只有冬季天气很干燥的时候才是双声道工作,,请帮忙解决,好吗?
TOP
22#

无问题!TEL:13676229704,我们的机器都享有终身维护的权利,把机发还我检查并维修即可。
发烧天地:
http://www.wenziaudio.com/
http://www.hifi338.com/bbs/index.asp
TOP
23#

谢谢!但发还你比较麻烦,(你的时间比较宝贵,我怕又拖三头几个月!)能告知简单的维修方法吗?
TOP
24#

或者你试下打扫一下有故障一边电路板上面的灰尘,排除灰尘吸潮导致电路失调的可能性。如果电路故障依然,也许就不能期盼用简单的方法排除故障了。其实这都是由于喇叭保护电路启动而造成喇叭与功放断开无声,其原因有:1,功放板由于使用了数年,某个元件变值(或其周边环境有导致其变值因素存在)导致电路参数失调,在输出端产生大于0.5V的直流漂移,触发喇叭保护电路误启动而无声;2,功放输出端无超过0.5V直流漂移现象,但喇叭保护电路仍然误动作(不吸合),这可能是由于市电电压过低,喇叭保护电路缺流而不能正常启动;3,还有电路板上靠近继电器那个5W电阻是喇叭保护电路中比较关键的继电器限流电阻,历经数年后,有可能受天气的影响而时而变值,影响继电器吸合的可靠性。早期机内金色外壳的水泥电阻比较容易有此故障,后期版本的3000功放我已经更换为双电阻并联的零件,此故障即能避免。请检查一下你的机器内部是否金色电阻,若是,请联系我发两个零件给你,把左右声道两板子上的都换下来。

fkdkgb,前事早忘,我对事不对人,对所有的旧客户,我都一视同仁。你若不能最终解决问题,请放心寄回,我十分乐意为你尽快解决问题!
发烧天地:
http://www.wenziaudio.com/
http://www.hifi338.com/bbs/index.asp
TOP
25#

WENZI先生,时移世易,放眼将来吧!
刚才拆机看了一下,的确是老版的5W650欧的金色水泥电阻,开机半个钟这个电阻
就会热过爉鸡,手摸一秒钟会烫起泡,把旁边的那个继电器都烤变了色.
你用快递给我两个零件吧,地址我发到你的手机,谢谢!
最后编辑fkdkgb 最后编辑于 2009-02-09 17:51:51
TOP
26#

提醒一下,此电阻工作时发热证明元件无开路现象,除非电阻性能已产生飘忽不稳定,否则,换了元件后,除了电阻发热温度下降之外,故障有可能依然存在。若是这样,假如你有能力,最好还是检查一下我所描述的其他原因。
电阻明天安排快递发出。
发烧天地:
http://www.wenziaudio.com/
http://www.hifi338.com/bbs/index.asp
TOP
27#

对了,届时发至予你的并联电阻引脚会比较长和粗,千万不要将脚剪短,只须将电阻直接焊接在原电阻两焊点上即可,让其高悬于周边元件之上,便于散热。
发烧天地:
http://www.wenziaudio.com/
http://www.hifi338.com/bbs/index.asp
TOP
28#

顶一下两位老哥们!!!
TOP
29#

原帖由 vecent 于 2009-2-8 18:54:00 发表
CD声音不好,主要还是胎里毛病,编码上就损失了很多啊

说到信息丢失甚至信号产生畸变,由录音到播放都为模拟的方式会更加严重!早期的录音,基本为磁头加磁带式录音,录制过程中,由磁头的特性可知,必须要加以适当的偏磁电流以及由频响补偿电路对录音信号进行必要的频响补偿。不同厂家出品的磁带,其磁饱和特性又有所偏差,在同一参数设置的录音机内采用不同品牌的磁带进行录音,必然有不同的录音效果。为了克服磁带录音过程中难免产生的本底噪音,录音时还要加上对强弱信号进行比例处理的“杜比降噪电路”!由此可见,磁性方式录音所产的信号畸变必然不少!再者,磁头在播放过程中,同样要有频响补偿电路的辅助,才能够还原出相对“真实”的录音信号,此等全模拟的方式所产生的信号畸变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同样,LP在制作和播放过程中,令信号产生畸变的因素亦不少。但为什么我们还是执着于全模拟的“好声”呢?不知道大家认同与否,其实最大的得益正是来源于那些一而再、再而三地被使用的频响补偿电路!而信号的还原度已经显得不再重要!
无可否认,数字技术产生后,以数码方式记录的声音,比起模拟录音时代记录的声音要“原汁原味”得多,亦可理解为记录信号的失真度已被减少到最低点,但由众多频响补偿手段以及多为电子管组成的录音放音电路所产生之“美丽的失真”基本荡然无存,数码录音、播音给人最深的印象反而是多了些枯燥乏味的“数码味”。
“数码味”能被彻底克服吗?当然可以!只要了解“模拟味”是如何打动人耳的根本原因,让信号“原汁原味”得多的数码信息配合营造“模拟味”能力强大的模拟输出电路,让美丽而有害失真更少的声音来讨好人的耳朵,我想,这正是大多数人所喜闻乐见的!
发烧天地:
http://www.wenziaudio.com/
http://www.hifi338.com/bbs/index.asp
TOP
30#

笼统的说“数码味”和“模拟味”是没有意思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