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的半DIY音响组合(不断更新) [复制链接]

查看: 81742|回复: 115
11#

回复 20# guoki8 的帖子

谢谢捧场!
很少发烧友知道,我1994年在北京音乐台公开比试中,以我设计的Scitech S2音箱,竟可以胜出贵10多20倍,大数倍的Duntech皇帝音箱。原因在于其设计就用了[气体动力学]:
1. 去改良容易拍边的Audax低音单元,使之可以承受大数倍的电流驱动而不再会容易拍边、及;
2. 以8字形发音的半迷宫音箱结构,使其低周的下延性大幅提高,配合钨钢珠沙避震,向下大幅突破Audax低音单元原来的40周瓶颈至近20周。
Audax获悉此法后(先由应泰刘转告,再在音响展中我亲口向其代表确认),立即全线采用,但连感谢信都没有一封给我,还要加价呢(我真笨!又上洋鬼子一课)!
TOP
12#

回复 15# asdffx 的帖子

LCY性能可靠,記得不要直入。建议串一支0.2的电容以提升分頻点。
不要在底部墊膠,会減少高頻量和質,箱底墊麻石中頻會太响,也不對。

代转:刘志刚評您的大作:[well said : PC HiFi 只不過是一種"回歸"]
TOP
13#

回复 20# guoki8 的帖子

guoki8兄:
当年黎明治新任桂林市长时,我曾受其邀请往访桂林一次,竟然失觉桂林烧友的热情,真惭愧!还记得黎市长用他那台当年桂林唯一的老奔驰招待了我整整7天!桂林人真好!还记得有巴黎街啊!
仙乐停业后,许多资料都已遗失,可否把这限量版的线拍张照片给我存档啊!
TOP
14#

回复 29# 樂民 的帖子

谢谢支持!
仙乐音响S3.5A音箱基本上是S1的缩水版,沿用了经我以[气体动力学]改良Audax低音单元的设计,使之可以承受大数倍的电流驱动而不再会容易拍边、及以独特的8字形发音的半迷宫音箱结构,使其低周的下延性大幅提高。其它主要分别如下:
1.    缩小箱体至接近LS 3/5A
2.    将6.5吋的Audax低音改成5吋
3.    箱底增设内置沙箱避震(预注幼沙,如配合钢珠沙避震,效果更佳)
TOP
15#

回复 33# 樂民 的帖子

钢珠沙使用的秘密:
如果有在仙乐买过钢珠沙,试混和适量滑石粉再试用(或激光打印机用的钢粉+炭粉的显影剂),震动时帮助钢珠沙滑动,可更有效将过量的动能化为热能,高音马上变滑。

此法对冒牌钢珠沙同样有效!

钢珠沙直径是30-40微米,钨钢珠沙是20-30微米(高、低更尽,音色更佳 [20多年前IBM的批发价是HK$1880/20磅(9kg)]。控制频响效能是与其直径相对比。粒子太小对低频控制力不足,粒子太大会把超低频全部握杀。
TOP
16#

回复 35# 静电 的帖子

谢谢捧场,是音响子弹嗎?
音响子弹 详情欢迎前往 避震梁 的BLOG:http://blog.sina.com.cn/alberthk 参阅相册“神秘的校声辅件 - 避震钉和脚”扫瞄件内容http://photo.sina.com.cn/list/photo_b.php?uid=1307748131&ctg_id=129103
TOP
17#

回复 38# 静电 的帖子

恭喜!那就是已絕版的音响子弹!
作为全世界各款木钉的祖师爷和不断被仿制的对像,音响子弹不但音乐感无出其右(Be Second to None),还有改变音响风气的历史收藏价值呢!
至今仍是香港著名小提琴冠军教授郑延益老师的金不换呢!
自吹自擂,勿怪!
TOP
18#

回复 40# 静电 的帖子

已於避震梁的BLOG回覆:http://blog.sina.com.cn/s/blog_4 ... #articlecommentname ,图六图七的图片都在避震梁的校声基本法(十四) –“移子大法(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f2a7230100bn73.html  的图片右側,钢珠沙可放在承板面中间位置,多用优质木钉、木方 可纯化尖利的高音(其它DIY招数还有许多)。请往避震梁的BLOG留電郵,我把Dave(HiFi音响杂志主笔)寫的”避震建的建造”掃描件給您(Dave是我的正式入室弟子),掃描件太大,不便上傳啊!另可細讀[神秘的校声辅件 - 避震钉和脚] http://photo.sina.com.cn/list/ph ... 48131&ctg_id=129103 。一同分享我的心得!
最后编辑避震梁 最后编辑于 2009-01-31 12:23:29
TOP
19#

回复 41# 避震梁 的帖子

已於避震梁的BLOG回覆: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f2a7230100bod8.html#cmt_895311 ,图六图七的图片都在避震梁的校声基本法(十四) –“移子大法(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f2a7230100bn73.html  的图片
TOP
20#

已新加ML3 modified內部照片:
“ML3 modified演绎的那份从容(配合我设计那2 ohm几的孭仔箱,功率仍扯之不尽),彷佛是完全没有难度,紧记这次的回放效果,作为以后调AV系统时的标准。” 引述自“我常用的试音 DVD”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f2a7230100buiz.html
欢迎前往
避震梁
的BLOG:http://blog.sina.com.cn/alberthk;
我的半DIY音响组合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f2a7230100bdqd.html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