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89101112131415» / 2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AT-F3IIMC唱头的情结 [复制链接]

查看: 207666|回复: 718
111#

嘿嘿!KCC123兄厉害,发烧友常常说的“骨灰级烧友”恐怕就是老兄这类了,不但持续发烧时间长,而且阅历器材、配件、唱片无数,敬佩!!

普通发烧友里许多人总是把器材品牌声音“固定格式化”,曰:某某器材品牌是某某声音等等等等,其实器材的“风格”只是一种特点,许多风格还反映在电声参数不同方面,但是不同的电器匹配,不同的电声匹配,不同的声学摆位应用,最终的声音效果会大不相同,因此某某器材品牌是某某声音等等这类将器材品牌声音“固定格式化”的说法是不一定准确的。实际生活中,一套高价系统其声音表现还不如其十分之一价格的系统“好声”的例子,我想许多人都遇见过,想想这些现象就明白我说的并不是空穴来风没有依据。贵价就有贵价的道理,好声也有好声的道理或依据,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玩HIFI是一种看不见的脑力劳动积累和技术应用与协调过程,没有付出那来收获呢?贵价器材一定好声的结论,或者低价器材一定不能出好声的结论,即幼稚也不符合实际。外界条件到了某个程度,人————才是最关键的。

个人体会,欢迎交流。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12#

原帖由 丽.君在前哨 于 2009-3-7 14:51:00 发表

无名小卒插一句,吹水公果然是高人,就这句话非顶不可,鄙人也一直认为,胆机石机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爱在于个人罢了,,但LP与CD就本人而言根本没得比,在此斗胆说一句,即使是最最头版的CD比一般的LP也差得远了


老兄想必是玩黑胶高手,请谈谈你是怎样把你的黑胶系统玩到这个水平的,让我等学习学习。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13#

但是我见过许多玩黑胶的,转盘数万、唱头数千都还不错,就是声音表现不怎样,所以最后把黑胶系统出掉或者黑胶系统靠边站改玩CD,这怎么说呢?

所以还是谈谈你是怎样把你的黑胶系统玩到这个水平的吧,大家可以学习借鉴啊。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14#

不过听说Nagaoka MP500超值,使用得当声音表现可超越价格更贵的唱头……

个人理解,所有的东西,尽量挖掘它潜在的优势,尽量克服它潜在的缺点,使他发挥至极,才是每个人应该为之不懈努力奋斗的目标。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15#

好啊!我现在没有条件,目前也不想投资太大,因为唱片太少,不过对唱头、唱臂、转盘等等方面的信息都感兴趣,自我感觉,有陷入LP世界的危险了…………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16#

原帖由 KCC123 于 2009-3-8 6:45:00 发表
据网上Audiogon 论坛的Nagaoka MP50的用家Rauliruegas所说, 这唱头可以比美他所拥有价值数千美元的MC头, 而MP500是MP50的改良, 相信会比MP50更好, 迟些说不定我会买下它来证实一下究竟是否言过其实, 弄一个明白以解心......


个人认为,mm头配上刚性一流而质量很轻的红宝石的针杆和line contact唱针,这就是好声的前提技术条件。好声的理由可以从这里分析获得解释:

使用刚性一流而质量很轻的红宝石针杆,这样就降低了针杆和line contact唱针及整个振动系统的质量,尤其是降低了针杆传递振动系统的质量,带来的好处是瞬态响应能力大幅度改善,并提高了传递唱针振动信息的效率,使瞬态响应的频率提高到一个更高更精确的水平。

如果针杆“背负”的磁铁,在保证足够的磁场强度前提下又做得足够的轻,那么“背负的磁铁”响应唱针振动信息的瞬态能力就不会差,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mm头信息密度相对不足的问题,而且可以保持mm头输出电压较高的优点,降低唱头放大器的放大倍率,相对容易获得更高的信噪比。

mm头的线圈是固定在唱头壳上的,不参与振动,它靠距离线圈很近的针杆背负的磁铁振动获得变化的磁场并获得相应的电信息。由于线圈不参与振动,质量大些没有关系,因此线径和线圈砸数就可以适当做大些,这样就可以获得较高的输出电压和较低的输出阻抗。这就是mm头的优势所在。

而mc头的线圈是背负在针杆上参与振动的,由于振动质量不能太大,因此线径就不能太大,线圈砸数也不能太多,输出电压往往就会比较低。这就是mc头的弱点所在。但是mc头线圈是直接参与振动的,振动信息的获取相对直接完美,这方面又是mm头不能比拟的。因此,只要唱头放大器素质够高,信噪比能够有保证,输入阻抗匹配得当,往往入门级的mc头都能获得很好的效果。

事物总是要一分为二去看待,了解它们的优点和缺点,才能够扬其长避其短,做到物尽其用。简单地说mm头好或mc头好没有意义,到了一定程度的mm头或者mc头,用好了都会不错的。用不好,再好的东西也出不了好声。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17#

原帖由 吹水公 于 2009-3-8 18:31:00 发表
最好的目前只能是mc 要不要来个pk


我当然相信,因为电子技术的进步,微信号放大目前早已经不是问题。而mc头的线圈是直接参与振动的,振动信息的获取相对更直接完美,这方面是mm头不能比拟的。因此,只要唱头放大器素质够高,信噪比能够有保证,输入阻抗匹配得当,往往入门级的mc头都能获得很好的效果。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18#

在低噪声电子元件没有普及民用的年代,mm头的“高输出”优势大概会称霸天下,至少它比用“升压牛”输出相同电压时失真小得多;而那个年代mc头却很难展示它的优势,甚至为了获得“高输出”去适应放大电路而失去了许多本来应有的优势,402mc头就存在类似的问题,因为玩过它,体会更深。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19#

呵呵!自己搞唱头?牛!!

如果声音又好,那就更NB!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20#

零件重新组合都有点困难哦。

不过,支持试验。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