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年终总结】十张(套)贝多芬!! [复制链接]

查看: 15812|回复: 66
21#

这套唱片至今是有争议的,因为录音效果很好,大家都搞不清这套唱片是立体声还是MONO的,有人还说有部分是MONO的。不过每次折腾器材,我都要听那首《春天》,格罗密欧的小提琴声实在是太美了,很容易听出不同。换一根信号线或电源线都能听出明显不同。所以对贝多芬这个曲目,我有这套唱片已经很满意了。至于大卫那套就不去想了,因为要一万多元。

不再重复谈《春天》和《克莱采》了,看看一段有用的,或许有启发意义:“D大调《第一小提琴奏鸣曲》(Violin Sonata No.1 in D major)是贝多芬所遗留下十首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中的第一首,创作年代约为1797年,属贝多芬早期作品。贝多芬将此曲题献给他的老师,也就是当时维也纳的一位歌剧作曲家萨耶里(Antonio Salieli)。曲中不仅呈现早期古典乐所特有的风格语法,诸如线条句法明晰、多分解式和弦音形、嘉兰特(Galant Style,一种流行于十八世纪中期宫廷音乐的优雅风格)风格等;其严谨的构架形式亦充分表露出贝多芬在此曲中对早期古典风格诠释上的谨慎与用心。 早在莫扎特时期的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中就存在一种现象:小提琴部分有时仅为钢琴作助奏,贝多芬这首作品多少延续了这种习惯,而赋予钢琴部分相当份量的主导地位。不过,我们同时亦可由此曲的乐句及段落设计上发觉贝多芬似乎正有意提升小提琴的主导地位。在三个乐章中主题乐句常是呈均衡状态下的分配,例如:钢琴主奏前乐句时,后乐句则交由小提琴主奏;当小提琴助奏而钢琴主奏了一整个变奏乐段后,下一个变奏则由小提琴担任主奏;甚至有时候乐句的进行是交织于小提琴与钢琴之间的。这些现象对于古典晚期乃至浪漫时期以后的奏鸣曲,都是很常用的室内乐表现手法,但对于早期的贝多芬而言,却具有关键的发展意义。比起贝多芬那两首著名的“春”与“克鲁采”奏鸣曲,此曲似乎较不为人所知,原因也许在于它的写作年代较早,没有后来的作品成熟,风格不太具代表性。但是它在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的发展史上的意义却是不容忽视的。全曲分为三个乐章:第一“生动快板”乐章是一个既标准又段落分明的奏鸣曲,曲风呈现出典雅工整的古典美。第二“流畅的行板”乐章为主题与四个变奏。主题部分是一个古典优雅的歌唱段落,小提琴总是继钢琴奏出乐句后才再重述回应。第三“快板”乐章为回旋奏鸣曲式,第一主题出现了四次。主要的两个主题皆为典型的嘉兰特风格,此乐章无论在小提琴与钢琴的搭配上,或是融合早期古典风格与贝多芬自己的语法上,都比前两个乐章来得更纯熟。”
最后编辑shinelb 最后编辑于 2008-12-28 15:33:16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2#

原帖由 ZXW2216 于 2008-12-27 22:11:00 发表
我宁可说克莱伯的贝五是激烈的
不会在LP上变得不一样吧?没听过LP呢。。。。

这张是我听过的最爆棚的录音了,因此,即使不是第一版,也是非常地喜欢。
这是总能感动我的贝五。福特文格勒在DG的那一版有一次听得非常好,但是以后就不敢再重听,怕找不回感觉。克路易坦的单声道版觉得很好,但是立体声版买到之后倒觉得不行,可能是和碟的品相有关系。
TOP
23#

原帖由 老范 于 2008-12-28 17:17:00 发表
原帖由 ZXW2216 于 2008-12-27 22:11:00 发表
我宁可说克莱伯的贝五是激烈的
不会在LP上变得不一样吧?没听过LP呢。。。。

这张是我听过的最爆棚的录音了,因此,即使不是第一版,也是非常地喜欢。
这是总能感动我的贝五。福特文格勒在DG的那一版有一次听得非常好,但是以后就不敢再重听,怕找不回感觉。克路易坦的单声道版觉得


可是其大禾花版(小克的5+7)的声音却像薄饼一样,这么好的东西给糟蹋了,心疼!
真不明白唱片公司对待再版的态度是怎样的?
TOP
24#

建议S兄听听op11的单簧管三重奏版本。
DSCN3138.JPG (, 下载次数:331)

jpg(2008/12/28 18:47:10 上传)

DSCN3138.JPG

却话巴山夜雨时
TOP
25#

610兄推荐这个作品我没听过,惭愧。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6#

原帖由 老范 于 2008-12-28 17:17:00 发表
原帖由 ZXW2216 于 2008-12-27 22:11:00 发表
我宁可说克莱伯的贝五是激烈的
不会在LP上变得不一样吧?没听过LP呢。。。。

这张是我听过的最爆棚的录音了,因此,即使不是第一版,也是非常地喜欢。
这是总能感动我的贝五。福特文格勒在DG的那一版有一次听得非常好,但是以后就不敢再重听,怕找不回感觉。克路易坦的单声道版觉得
TAs那些东西很火爆,我很喜欢的。听惯LP就很难再听CD了。最近听了几部SACD机,都放弃了。不是器材不好,实在不喜欢那种声音。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7#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8-12-28 20:19:00 发表
610兄推荐这个作品我没听过。


op11有钢琴三重奏和单簧管三重奏二种形式演奏,单簧管三重奏尤好。第二、第三乐章超级棒,听了就知道。
却话巴山夜雨时
TOP
28#

我手里小克莱伯贝五的是SACD版本,我手里没有SACD机,只是听CD,觉得效果非常之好。但是LP到了之后再一听,简直是惨不忍听。这是我几年以来LP/CD对比CD败得最惨的一次。
但是小克之美并不完全在于音效,他抓住了贝多芬的浩然之气,并一以贯之。我几次听了之后觉得人都要疯狂了。我如果是维也纳爱乐的一员,在这次录音之后,定然摔琴绝乐。因为这种感觉实在是难以再经历。
TOP
29#

贝多芬的早期作品,爱不释手啊。
DSCN3139.JPG (, 下载次数:297)

jpg(2008/12/28 21:14:25 上传)

DSCN3139.JPG

却话巴山夜雨时
TOP
30#

精彩,顶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