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世界顶级乐团排名的争议 [复制链接]

查看: 29643|回复: 116
11#

捷克爱乐被上海选为世界十大乐团第十,依据什么?以往的名气!哪里来的名气?地域的优势,媒体的引导。但是,他们的状态非常不好,现场大家应该都领受了!

需要明白的是,现场不好,不等于他们的录音不好。只要肯出钱请人,做一些好录音并不难。所以,有些乐团是录音做出来的水平,英美乐团尤甚。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12#

原帖由 fsyfsyfsyfsy 于 2008-12-13 21:54:00 发表
第一品牌肯定是柏林爱乐了。看看他们选总监的时候候选人几乎就是当今最顶尖的人物就知道了。


要说柏林爱乐,话题很多。我们只要知道,柏林爱乐的品牌是被卡拉扬炒作到极致的。

说到他们选指挥,从福特文格勒和瓦尔特之争,到卡拉扬和切利之争,到阿巴多,到拉特尔。现在大家都在关心杨松斯当初为何放弃了与拉特尔之争?

问题的答案很明白。抛开人选是否真属于这个时期最顶尖这个话题,是否注意到一个问题:他们为何选择的都是年轻一些的?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13#

原帖由 亮亮2 于 2008-12-14 11:29:00 发表
在贵宾席时,你们三个人是不是坐在最中间?我和坐在最右边的一位老兄谈了几句。他好像说你们花了1000元买的这位子。

我原本对二楼贵宾席期待颇高,但没想到反而觉得没有三楼声音好。可能是二楼上面天花版较低,没有在三楼音场宽阔。以前在一楼左侧十来排左右听巴黎管弦乐团的马勒第一,感觉非常好。

要说他们音色漂亮,我是不反对。但要和我以前听到现场维也纳爱乐弦乐的令人惊艳的程度来比,那是远远不及。而且光是音色漂亮实在不能成为一种特色,擅长浪漫主义作品的团可多了,也很难成为一特色。



维也纳爱乐的弦乐特有的阴翳感,非常少见,但没有他们“重”,这意味着什么啊!

维也纳的二个现场,开始坐在一楼,后来都坐在二楼。三楼中央的声音不觉得干吗?

上海大剧院的声效实在不合适交响乐!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14#

原帖由 alma 于 2008-12-14 14:20:00 发表

舒存兄好。我听说这个说法不知道是否属实:这个斋藤乐团的每一个团员都是维也纳音乐学院的毕业生,而只有维也纳的毕业生才能有资格加入这个乐团。所以这个乐团的入门资格是很高的。

都是好乐团,一流的乐团。但是一流乐团到国内来演不一定都演成一流的水准,而二流乐团到国内演倒有可能有一流的发挥。

2007年我在上海听过十场音乐会,遗憾的是放过了柏林广播。从所听到的现场来看,最顶级的是慕尼黑爱乐和西班牙国交的演出,绝对值回评价,西班牙国交对西班牙风格作品的演绎可以用癫狂来比喻。


斋藤纪念乐团的门槛很高,我也这么听说。我也没有获得可信度高的求证。不过日本大量留德学音乐的是事实。桐朋学园的门槛好像就是日本最高的一家。

如何判断一流乐团是几流现场表现,凭借录音还是什么?我的观点,录音决不可以成为衡量现场好坏的依据,特别是录音棚的录音。

欧洲的职业乐团,尤其是德国职业乐团非常敬业,现场进入状态非常快。很多时候说好与不好,主要是他们的风格是否接受。德奥乐团讲究声音的控制,追求细腻透明的、弦乐包裹着木管,包裹着铜管的音色。

柏林广播的现场和德累斯顿一样,确实都很不错,我也非常欣赏,但肯定还不是上海这些年最好的现场。上海最好的现场,2007年是蒂勒曼和慕尼黑爱乐,2008年是多纳依和北德。还有一场就是杨松斯和巴伐利亚广播,不是拉特尔和柏林爱乐。

说到西班牙国交对西班牙风格作品的演绎,老兄用“癫狂”来比喻,这让我联想到杨松斯带巴伐利亚广播搞的极弱奏,加速度,火爆棚......呵呵,帽子戏法!我个人偏爱多纳依和北德的风格,他们的二个现场是上海历史上最精彩的现场。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15#

原帖由 scfan 于 2008-12-13 21:43:00 发表

咱们能听的也就是录音了,偶尔有几个大牌乐团来上海,还不都给领去大剧院玩马戏去了,团好团坏没啥大区别,重要的是有面子有排场显身份显地位


老兄不要每次都挤到前面去听啊,很多时候很多场合,往往是后面的位置声音反而要好一些!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16#

原帖由 vifone 于 2008-12-14 15:13:00 发表

"原来就只找十一个人!! 全世界音乐家和乐评不知何几,这十一个人就要决定全世界乐团好坏的品味,哪能不引起争议! 可想而知那些都是与Grammophone要好的,符合其保守品味的评者。在这里再度强调,这种才占了那么点发言权就想妄评世界各大乐团,意图主导世界欣赏音乐品味与取向的草率做法与傲慢野心,是我辈应该好好注意的! "

老外最喜欢搞排名了,中国人最看重就是这个排名。


排名的实质是话语权的一种形式。在音乐这个领域,中国人没有话语权。更可悲的是,国人还不知相信哪家权威。

文革前盲目迷信苏联老大哥,走了弯路。只有李德伦老先生晚年觉悟,迄今大量搞专业的还执迷不悟。

改革开放之后,转向崇拜美英等英语国家。现在整个音乐界主流话语权是英语。《留声机》《BBC音乐杂志》等都是音乐的圣经。

法语德语本来懂的人就少,加上音乐 专业性很强,国内搞专业的,爱乐人或一般听众,很难得从中获得什么资讯。这些真正的西洋古典音乐主流声音,一直在中国缺失,造成了今天对一个简单事的纷争。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17#

原帖由 Brendel 于 2008-12-15 1:13:00 发表

从最近几年访问中国的乐团得到的评价来看,普遍来说德国乐团得到的评价非常高,包括巴伐利亚广播,慕尼黑爱乐,法兰克福广播,北德广播,柏林国立等等。反而是老大哥的柏林爱乐似乎某些人颇有微词,但以上评价无疑可以证实德国乐团外出演出时候水平的稳定。

而近年访问中国的美国乐团,旧金山和纽约的评价都不高,香港甚至有人觉得他们连港乐都不如,最近访港的洛杉矶得到的评价也是不错的。不知道明年的芝加哥会是什么样的状况,近年访问广州的费城无疑在美国乐团当中的佼佼者,笔者觉得如果跟香港管弦乐团同在星海的演出比较,其实费城并非强打太多,当然港乐这几年的进步神速也是有目共睹,听说迪化特认为港乐的排名是世界25-50左右。

英国最近访问中国的乐团里面BBC交响评价非常高;伦敦交响在广州估计是因为被郎朗弄坏了,可能因此没有高水平发挥;而伦敦爱乐去年在香港的演出也是好评如潮,比纽约爱乐更受欢迎一些。

综上分析,本人觉得,如果来访的是德国像样的乐团,那么有时间砸锅卖铁也要听;其他地方来的可以酌情少点花钱。



几年前就坦言过个人的偏见:德国三流乐团现场都是一流表现!呵呵,不是说笑,是残酷的现实!纽伦堡州立歌剧院在北京演出“指环”,纽伦堡爱乐的表现就是最好的例证。

为什么?大家如果注意观察,如果有机会听听排练就知道,德国乐团非常敬业,乐手都非常认真,只有柏林爱乐比较随意。此外,重要的原音,阿巴多说的很明白。可以好好看一看他跟柏林爱乐告别巡演合作的贝交那套DVD附送的访谈部分内容!

说柏林爱乐不在状态的人很多,我也是其中一个。写过一个帖子“柏林爱乐兵败大陆?”我是现场为东艺和拉特尔喝倒彩的那个人!各位肯定听说过,英国媒体一味说拉特尔好,但是,德国人传递了另一种声音:拉特尔的柏林爱乐就像无人驾驶飞机!

大家说柏林爱乐不好,我理解,其实不是简单说不好,是寄予了太多希望,结果不能兑现,有如日本乐评人指出的那样,柏林爱乐就像30辆奔驰并行,让人惊叹,音乐完了就完了。不像北德慕尼黑这样,给人无穷回味,虽然他们的声音没有柏林爱乐那么漂亮,但从头到尾流的都是音乐。

旧金山乐团现在的名声完全是媒体炒作的结果。如果这个乐团还有点成绩,港乐现任总监迪华特说的已经非常明白,是他和布隆姆斯泰德十几年时间训练的基础。布隆姆斯塔德对乐团董事会根本不屑一顾,因为董事会叫他10年不要演奏贝多芬,他只能拂袖而去。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18#

原帖由 alma 于 2008-12-15 12:04:00 发表

2008年有幸听了几场音乐会,也包括北德2场和RCO的2场。确实北德的2场音乐会给我留下更好的印象,如果不是东方艺术中心的低声部表现有欠,北德完全能将其强劲的低声表现的更强。第一场的勃拉姆斯太精彩了。

同一场音乐会不同人有不同印象太正常了。RCO2008年在北京的音乐会,第一场被很多人包括专业人士批成是“连中国爱乐都不如”,当然也有人认为很不错。呵呵,见仁见智。



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并不是非常好的一个厅,只能说是眼下还算可以的一个。说不好就是座位的听感差别很大。我们坐在后面一点,听感非常好。北德的声音很重,但还是没有阿姆斯特丹的重。

那天我们就说了上海的二个现场,绝大多数朋友没有感受到阿姆斯特丹声音的魅力。有的朋友不喜欢这次乐团的演绎,我理解,他们不喜欢的是杨松斯对一些作品的诠释风格,并不全是乐团的声音。

我是很不赞成scfan老弟他们一味往前坐的。卡姆和赫尔辛基爱乐的那个现场,带来一个芬兰式的西贝柳斯,不同于以往其他人的诠释。那天我是一直往后面坐,前面的声音根本没办法听。

相反,古乐的那场,是一直往前面坐,最后坐在第二排正中。古乐本来音量就不大,那天的编制又非常小,东艺那么大的空间,声压很小,后面座位完全感受不到古乐独特的美。

如果搞专业的说中国爱乐的水平更好,只能说明自己是井底之蛙。中国爱乐他们连老柴的音符都无法真真切切演奏清楚,甚至连东京爱乐都相差不小,怎么去跟这些乐团相提并论?我们自己一直认为比东京爱乐强,因为东京爱乐缺少激情。东京爱乐追求什么,我们追求什么,说这些话的人搞清楚没有?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19#

原帖由 kevinlove 于 2008-12-15 12:40:00 发表
如果以平常心看待柏林爱乐在上海的演出,不管是哪一场,不管从哪一方面讲,都不至于喝倒彩。

我想,可能是你期望值太高太高了吧。

北德水平确实很高,我这次听了Zimmerman那场,这位小提琴家的现场表现也非常出色。但要说比回柏林爱乐,也完全是同一个水准,柏林爱乐的弦乐部感觉更加清澈透明。不太明白为什么要喝倒彩,标新立异?



这个话题以前说过,主要是第一乐章之后,正要进入第二乐章时,东艺把迟到的人放进来。高傲的领班小姐带着那些迟到的“贵宾”,从后面一摇一摆,大大咧咧地一直走到前面第二排,迟迟坐不下来。拉特尔那天跟东艺有些摩擦,所以,也故作姿态,迟迟不挥手......全场都在静候,忍无可忍!

柏林爱乐的排练非常随意,不同其他任何一个德国乐团。那天拉特尔举手开始之前,一个大提琴手才拿着琴出来。

柏林爱乐是搞首席明星制,就是所有乐手坐定之后,鼓掌,乐队首席才出场。中国乐团普遍效仿这个做法,东京爱乐更过分,还为首席特置一个座椅。现场来看,德奥乐团中唯有柏林爱乐这么做,维也纳爱乐也不搞这套。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20#

原帖由 亮亮2 于 2008-12-16 18:17:00 发表

比较起十几年前在台北听切利与幕尼黑爱乐的现场......

老兄能否具体说说切利当时到访的具体情况?
当年慕尼黑爱乐到访台湾时候,不是说切利因为生病没能到台湾,成为台湾爱乐人终身遗憾么?切利到访香港,也成为香港人颇为得意的原音!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