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发烧友如何提高声音鉴别能力 [复制链接]

查看: 2760|回复: 6
1#
正常人耳朵听力差别不大。稍微有一些区别的,是对16KHZ以上超高频声音的听力。电视机行频是15625HZ,多数人都能听到,只有一些区别,是音量的大小。这不影响对音响、乐器声音的鉴别和欣赏。
  这点微小的差别不影响发烧友听音鉴别能力和向金耳朵发展的可能。长期在乐队工作的乐器演奏员,高音区的听力很早就下降了,但不影响他们对乐器、音响声音的正确鉴别。
  更力刘先生说过,音乐家离真正的发烧友只有一步之遥。这句话说的是音乐家的耳朵。
  发烧友如何提高对音响声音的鉴别能力呢?很简单,多听音乐演奏现场,多听好的乐器。听的过程要注意两点。
  一、先不要以欣赏音乐的心态去听。这好比一个研究人体结构的大师和美色大师同时去看一个美女,结构大师看到的是骨骼、骨骼的形状、密度和组成的材料、血管、神经、肌肉、甚至更细微的细节。美色大师看到的美女是相貌、形体,动作,美目盼巧笑倩。发烧友要先做声音结构师,毕业了,再做美声师。先熟悉不同乐器声音的音质、音色、不同乐器单音的结构,乐器频域中不同频率声音结构的变化等等。毕业了,再欣赏音乐的旋律、强弱,快慢、情绪、内涵。这要很长的过程。
  二、听现场。如果以听声音结构为主,现场一定要选好听音位置 。如果欣赏音乐,哪个位置都可以。举个例子,今年6月份,比利时弗莱明什皇家爱乐乐团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东方的朋友给了两张票,首层楼座1排25座。找到座位,从前排数上来,居然是21排!国家大剧院是这样排座位的啊!
  演出厅没有电声,声学结构很好,在21排声音几乎没有衰减,但是,乐器的质感、细节、音色、音质等都比较模糊,中场休息,走了不少人。我要走,朋友不让。下半场人坐下后,我看前排有几个空位,朋友不去。横下心,至不济给人撵出来。我去!坐下定心后,才知道是3排1号座。这个位置是传统仿人头录音的位置。下半场听得我不敢手舞足蹈,却也心花怒放。这半场音乐会,我感觉耳朵又长了不少。发烧友们不要误会,我耳朵是长了,不是长了。
  可惜,丽斯.德拉沙勒的钢琴下半场没有节目。
  听乐器演奏,最好选择录音师录音的位置。
   有不对处,请发烧友指正。
分享 转发
TOP
2#

美色大师多,结构大师少。。。。。。
TOP
3#

鲁迅先生在很久很久以前就说过:世上本没有金耳朵,HI-FI听多了,自然就成了金耳朵!!!
TOP
4#

关键是欣赏好音乐
Creek EVO + Melody EL34 + Spendor  S3/5R
TOP
5#

回复 1# niulao 的帖子

多听高质素的现场音乐会
生命在于运动!音乐源于自然。。。。。。。。。。。。。
TOP
6#

现场混音多
TOP
7#

现实来看,音乐的音色听辨是困扰发烧友最大的问题

虽然带有广告的味道,但还是有必要指出,帖子内容值得商榷的地方很多啊!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aspx?page=end&topicid=150793#1932402
最后编辑舒存 最后编辑于 2008-12-13 20:38:05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