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转:我决定听SACD了(刘雪枫) [复制链接]

查看: 9969|回复: 41
31#

原帖由 邓烧丽君 于 2008-12-12 16:21:00 发表
原帖由 kevinlove 于 2008-12-11 14:09:00 发表
可惜我的SACD系统还不是多声道。


成本太高了!

恩,同意。
买得起SACD唱片,买不起SACD音响。
TOP
32#

不知道现在有没有音响厂家配合生产相关的SACD多声道播放系统。
TOP
33#

原帖由 莱纳 于 2008-12-13 0:54:00 发表
不知道现在有没有音响厂家配合生产相关的SACD多声道播放系统。


很多高档SACD播放器都是多声道,很多软件也是多声道。
但是想想我们的折腾两声道的精力,再想想要搞那么多功放,那么多喇叭,确实麻烦,成本也高。
但是据说,多声道,可以降低对每个声道喇叭和功放的要求。
TOP
34#

原帖由 莱纳 于 2008-12-13 0:54:00 发表
不知道现在有没有音响厂家配合生产相关的SACD多声道播放系统。

多声道同期同步录音已经在使用、多声道的音乐光盘也有了SACD和 BRD(蓝光)CD、蓝光SACD也陆续问世,买一部多声道的SACD播放器或者多声道的蓝光播放机,就可以将原有的家庭影院系统增值,成为家庭音乐厅。就我试过,一套2-3万的真正(多声道录音、多声道SACD、多声道SACD解码模拟输出接入多声道的功放、5支同一型号和规格的音箱组合)多声道音乐播放系统说播放出来的音乐,其感染力是几十万到近百万的双声道音响无法比的(尽管高级设备组成的双声道播放系统在发烧细节上有突出的品质表现,可是为了那点点品质要付出多少钱)。双声道播放系统对听音环境和音响摆位很挑剔,而多声道播放系统在这方面没有那么严格。有一套优秀的家庭影院加上一部好的(3000-10000元)多声道SACD或蓝光播放机(几乎都兼容CD和SACD),鱼和熊掌不都有了,既能看电影又能听音乐,再也不需要两套系统,一套听音乐和一套看电影,或者在家庭影院播放系统上听音乐时还要去调整折腾。
www.channelclassics.com (试听300多款录音片段)
http://shop34588457.taobao.com/ (网上购买)
TOP
35#

原帖由 channelchina 于 2008-12-13 10:14:00 发表
原帖由 莱纳 于 2008-12-13 0:54:00 发表
不知道现在有没有音响厂家配合生产相关的SACD多声道播放系统。

多声道同期同步录音已经在使用、多声道的音乐光盘也有了SACD和 BRD(蓝光)CD、蓝光SACD也陆续问世,买一部多声道的SACD播放器或者多声道的蓝光播放机,就可以将原有的家庭影院系统增值,成为家庭音乐厅。就我试过,一套


2-3万是单指讯源吗?
TOP
36#

看原帖的意思应该是AV+5支音箱2-3万,再加上多声道讯源几k,就可以达到或超过几十万甚至百万的立体声系统?真希望如此,那大伙在硬件上的投入就可以巨幅降低了,哈哈!
TOP
37#

称号世界首枚Blu-ray Audio(蓝光格式)


专辑英文名: TrondheimSolistene - Divertimenti
专辑中文名: 特隆赫姆独奏乐团:嬉游曲
艺术家: TrondheimSolistene
古典类型: 室内乐

从它的指标来看,只是在多声道信号上有所突破,达到了每个声道都是24BIT/192kHz(DVD-Audio只能做到多声道音轨每个声道24BIT/96kHz),而立体声音轨的信号,仍然还是和DVD-Audio一样24BIT/192kHz。

Blu-ray Exclusive High Definition Music .
从它的指标来看,只是在多声道信号上有所突破,达到了每个声道都是24BIT/192kHz(DVD-Audio只能做到多声道音轨每个声道24BIT/96kHz,影片提供的多声道是48kHz/24bit LPCM),而立体声音轨的信号,仍然还是和DVD-Audio一样24BIT/192kHz。

Blu-ray Exclusive High Definition Music – video only for menu guide.
- 2.0 LPCM 24BIT/192 kHz
- 5.1 LPCM 24BIT/192 kHz
- 5.1 DTS HD Master Audio 24BIT/192 kHz
- 5.1 Dolby True HD 24BIT/192 kHz
- 5.1 Dolby Digital 48kHz

有网友将碟中的2.0 LPCM[192kHz/24bit]、5.1LPCM[192kHz/24bit ]音轨转成无损压缩的WV和FLAC格式供下载:(http://www.verycd.com/search/star/TrondheimSolistene
用高清播放机可以播放。
蓝光碟的容量很大(20-40G),音频格式使用LPCM(WAV),无压缩,5.1LPCM[192kHz/24bit ],比特数字流量达27648KB,比SACD的比特数字流2822.4KB高出近10倍,流量为王,蓝光CD比SACD的音质优胜。听起来,SACD主要是细腻,顺滑。蓝光CD除了细腻,顺滑外,力度感很强,音乐的动态、弹性、速度都比SACD好,有一种爽快的感觉。这有赖于高比特数字流量。(数字流量大=物理电流大)
TOP
38#

原帖由 古典音乐爱好者 于 2008-12-12 15:18: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gan 于 2008-12-11 13:44:00 发表
我决定听SACD了   刘雪枫/文  总第226期 出版日期:20

Mobile Fidelity有高格式SACD。
TOP
39#

我从来就看不上SACD,一张片子4G,光头老化很快...

为何"光头老化很快"?
TOP
40#

推广多声道SACD似乎并不容易,否则,我们的听音习惯需要改变了。
首先,人们在音乐厅听音乐的时候,演奏者都在听众前面的舞台,如果,冷不丁在听众的后面有一群乐手猛敲几下锣鼓,或者,小提琴手扛着乐器绕场一周,感觉有点怪。多声道在AV方面就应用得很好。在音乐方面的应用,真有点悬。
喜欢SACD是它的容量和频响范围。正如“古典音乐爱好者”大侠所说“SACD是.....你给它装的是什么它就100%地还原什么,装DSD直接输入的声音,你就听到DSD的声音..........”。
话说回来,作为载体的SACD已经可以满足承载海量信息的媒介了,但目前众多的唱片公司的录音设备是否能够录制具有海量信息和超宽频响的母带呢,如,哪家有超宽频响的拾音器(咪头),超宽频响的母带材料,超宽频响的软件处理和录音设备等。要重新购置新的录音设备,不是每家唱片公司都愿意投入的。
现在很多的SACD(特别是港台的),只是格式上是SACD,而从录音开始就不是那回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