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2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Esther到富特文革勒】LP与CD各自各精彩!! [复制链接]

查看: 74304|回复: 240
51#

回复: LP与CD的PK实例!!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52#

回复:【比较】LP与CD的PK实例!!

对于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我不太喜欢小克力伯那个DG版,我比较喜欢富特文革勒的EMI版和卡拉扬的63年DG版(卡拉扬的版本稍后再谈)。在威廉·富尔特文格勒的一生中,贝多芬的音乐始终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这位音乐家在他青年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指挥贝多芬的音乐,成为解释和演绎贝多芬的音乐的专家,将是他人生的焦点,也将是他至死不渝,不离不弃的事业。贝多芬有着人性各方面的所有复杂性。他真的是包罗万象的。他不象莫扎特那么富于流畅的歌唱性(can tabile),不象巴赫那样富有生气的结构(architectural),也不象瓦格纳那样有戏剧欲。他是(这是他的特点)同时拥有这一切,包括这一切的各方面。但当你正确地观察他时,他是那么的独特!在欧洲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没有其它音乐如此自然地包含了抒情和纯结构(lyricism & pure structure)、轻柔和刚劲(softness & hardness)这些迥然相异的特性,这些特性却又和其它的融洽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自然的有机整体。也没有其它音乐象贝多芬的一样有血有肉自然而紧密地相连,就象我们自己的身躯一样。在贝多芬的音乐中,有一股神圣的力量使其适应自然的组织规律。贝多芬的音乐是爆发性的,甚至是欣喜若狂的,直至人类体验能力的极点。我最早接触的古典音乐就是贝多芬的作品,经过20年,又回来重温贝多芬这些伟大作品,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从1947年到1954年,即从解除对富特文革勒因政治而被禁止演出的禁令到他过早去世这段期间,富尔特文格勒指挥的音乐作品中,贝多芬的作品明显地占了大多数。在富尔特文格勒众多的文章当中,有关贝多芬的同样占大多数。“他第一篇有深度的文章《论贝多芬的音乐》发表于1918年。从中你可以发现,他非常专注于分析理解贝多芬和二十世纪音乐家之间的关系,这些音乐家也指现代的听众。这种专注一直延续到对(1951年)第五交响曲的非常深刻的分析。富尔特文格勒认识到:二十世纪的音乐家,无论是作曲家还是演奏家,都离他心目中的贝多芬越走越远。这直接影响到他指挥贝多芬的作品。有一点很使人惊讶的就是:早在1918年,年仅32岁的富尔特文格勒就有远见地分析到了这种趋势,并且继续准确地解释在现代人的混乱与谦恭的贝多芬之间的差异。这差异表为在现代人在技术上的杂乱,而贝多芬则对规律、秩序和形式有和谐的要求。"富尔特文格勒仍然相信:虽然有人怀疑,但大众在心底里面,在他们的最终信念上,他们是深深地需要贝多芬的,特别是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动荡过后。无论在哪个层面上,富尔特文格勒指挥贝多芬的作品都有特别高的质量和个性,使得这些演绎远远高出一般的水平。这在他生命最后那几年尤为明显。

在这个EMI版贝多芬第五交响曲里:从维也纳爱乐乐团提供的宽广范围的力量和支撑来说,这里命运交响曲是非常大气、伟岸、宏伟的。富特文革勒的命运速度并不快,但旋律低回甚至阴沉,内在张力实在巨大。不管是CD还是LP,这个MONO听起来和立体声几乎没有太多差异,只是没有真正的音场和乐器声部的定位。而东芝版是模仿立体声制作的,声音效果要明亮、现代一些,而黑胶则非常厚重,深沉。听这个录音,不管是CD或LP,都令人沉浸在贝多芬和富特文革勒的音乐激流当中。
最后编辑shinelb 最后编辑于 2008-11-08 08:06:26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53#

回复: 【比较】LP与CD的PK实例!!

谈到贝五,顺便PK一下我最喜欢的另一个版本,就是卡拉扬63年版: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54#

回复: 【比较】LP与CD的PK实例!!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55#

回复:【从Esther到富特文革勒】LP与CD的PK实例!!

(待续)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56#

回复:【从Esther到富特文革勒】LP与CD的PK实例!!

以前,我对卡拉扬的贝多芬交响曲并不是太喜欢,但对富特文革勒是由衷的赞叹。对卡拉扬的重新认识,在于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也没有必要过多解释这些贝多芬交响曲,其实对于这些贝多芬交响曲来说,我最喜欢的是英雄和田园的末乐章。后来因为看到大家对西蒙.拉图尔吹捧得那么厉害。我就比较了卡拉扬63年版田园和拉图尔的田园,结果是拉图尔简直不堪一击,而且田园并不是卡拉扬拿手的曲目。所以后来对贝多芬交响曲,我就主要听富特文革勒和卡拉扬了。卡拉扬统率的柏林爱乐乐团在DG公司录有三套"贝多芬交响曲全集",分别是63年版,77年版和83年版。从我个人来看,63年版大花版LP是最好的。当时,卡拉扬入主柏林爱乐不久,意气风发,对这套录音也明显倾注了巨大的心血。回头谈63年版的命运,与富特文革勒相比,富特文革勒的版本显得要沉重、步履艰难很多。而卡拉扬的版本则是摧枯拉朽的,第一乐章大气磅礴,感觉速度极快。而富特文革勒的版本速度较为缓慢,他更强调乐曲的内在张力,是内省和有节制的。而卡拉扬的版本快乐章与慢乐章形成戏剧性对比,录音也是一流的。在卡拉扬的指挥棒下,柏林爱乐具有无比强大的气势,首乐章一路狂飚,慢乐章又具有丰富的抒情性。这种强弱对比估计也是贝多芬本人的原意。贝多芬的巨大魅力和创作特色就是:他既可以写出气势极其磅礴、非常雄伟的乐章。也能写出柔情似水的优美乐章,既矛盾又有对比和和谐统一,这既体现出人的思想的复杂性,也体现出他超强的作曲技法。谈到作曲技法,可能除了巴赫最强,就数贝多芬了,他往往会从一个简单的动机和主题开始,并慢慢将作品构建成一座丰碑和大厦,这也是贝多芬作品的巨大特色。所以对于63年版贝多芬交响曲全集的选择,我是选择红头大花版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57#

回复: 【从Esther到富特文革勒】LP与CD的PK实例!!

原帖由 felixcat 于 2008-11-8 10:30:00 发表
抛开演绎不说,卡拉扬63版贝9的终乐章,你会发现开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那一段的音量,等于或者甚至大于乐曲结尾那里整个乐团+合唱团的声音。
你是觉得录音太夸张了,是吗?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58#

回复: 【从Esther到富特文革勒】LP与CD的PK实例!!

肖斯塔科维奇弦乐四重奏: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59#

回复: 【从Esther到富特文革勒】LP与CD的PK实例!!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0#

回复: 【从Esther到富特文革勒】LP与CD的PK实例!!

原帖由 francis 于 2008-11-8 11:49:00 发表
路过,学习Furtwangler,学习贝多芬  
哈哈,你才是真正的富特文革勒专家,有空多来168啊。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