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45678910 / 1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避震,找回丢失的细节 [复制链接]

查看: 18793|回复: 98
51#

回复: 避震,找回丢失的细节

避震,是发烧友的必由之路。

附本人的音室前级和信号线的一张避震照片。

最后编辑buffett 最后编辑于 2008-11-03 16:22:12
音响 音乐 摄影 投资
TOP
52#

回复: 避震,找回丢失的细节

原帖由 难得不糊涂 于 2008-11-3 10:08:00 发表
我建议先玩电源。这些什么避震之类我玩得很早,有改善且很大,但绝对不如电源改善大。我这里说的不是指电源专线,比起电源处理器来,专线属于小弟弟了。
我这里也不是否认避震,只是说有先后。换句话说,器材空间一定的情况下,电源处理是第一位的,然后才是避震之类。  

原来是龙教授,失敬!
我说的器材调整先后顺序,不一定等于各种手段的重要性排位顺序。避震在先的原因帖子中也说了:没有适当的避震就无法真正了解你的系统,没有真正了解你的系统之前其它手段(摆位除外)都是盲目的。电源处理是否总是正面的效果?如果答案是的话然排在哪里都无所谓了。这要专门讨论。
TOP
53#

回复:避震,找回丢失的细节

知道摆位很重要,可家里空间有限,不能做得最佳摆位。
老师说:你不需要懂音乐,喜欢听就行了!
TOP
54#

回复: 避震,找回丢失的细节

原帖由 小虾76 于 2008-11-3 18:21:00 发表
知道摆位很重要,可家里空间有限,不能做得最佳摆位。


个人认为;任何一个环境都有一个相对最佳的摆位。摆位没有“范例”,因为环境不同摆位就可能不同;但有一定规律,有一定的《声学》依据。(不好意思,跑题了)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55#

回复: 避震,找回丢失的细节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8-11-3 18:46:00 发表
原帖由 小虾76 于 2008-11-3 18:21:00 发表
知道摆位很重要,可家里空间有限,不能做得最佳摆位。


个人认为;任何一个环境都有一个相对最佳的摆位。摆位没有“范例”,因为环境不同摆位就可能不同;但有一定规律,有一定的《声学》依据。(不好意思,跑题了)

非常认同!不同摆位之间声音的变化超乎想像
TOP
56#

回复:避震,找回丢失的细节

艺术用家兄好!这里谈电源处理其实并不适合,我只是前面发了一个帖子谈电源处理器顺便谈起的,有兴趣你可以看一下。
另外,也谈谈处理器的避震吧:
昨天一帮朋友来我家听处理器的效果(具体不说了,非常好),其中一位朋友就动手给它避震。我原本是放在白色大理石上,感觉很扎实饱满,给它加上高丘46pin后感觉变化明显,清晰度加强线条感也好些,晚上我和另一朋友再给它换上木钉,味道变了,细腻些了,但厚重感和泛音少了,换回高丘钉,感觉还是好些。我体会,高丘46pin比较大,适合在厚重的机器上,木钉小些,承受力道不够,可能不适合厚重的机器。后来我又在石板底下垫上挪威钉,感觉更好。我认为,承板一定要加钉,它的作用可能比机器底下加钉更重要。不知对否,请各位指正。
最后编辑难得不糊涂 最后编辑于 2008-11-04 10:20:44
TOP
57#

回复: 避震,找回丢失的细节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8-11-3 13:15:00 发表
按照我的理解,appleblue2000兄说的意思归纳起来就是:强调质感!!有了丰富真实的质感,其实已经真正意义上的包括了美感及其他所有。

不知道是不是这样呢?如果是!!那我就顶!顶!!顶!!!


我的观点 是以真实声音的还原为出发点,一把琴的发声过程,一个人唱歌的发音过程是否能完整和真实的再现,小提用弓的手法变化,力度轻重,弓毛的感觉和琴弦的感觉能否清晰重现出来..
听歌剧里的人声你是感觉到空中的口型还是感觉到一个完整的人站在舞台上, 听乐队能否区分出不同指挥不同乐队在演奏手法和控制力方面的区别.听交响乐和一些合奏,是不是所有的声音都有来源而不是一片片过来而看不清为什么会有这声音......

松香味兄说的没错,,只要能把真实的质感再现出来,什么感什么色彩什么HIFI元素也就都出来了,,这里说的是真实的质感,,和很多发烧友说的质感强烈并不是完全一样的意思....

当然,如果你一定要追求某种特别的味道,风格就另当别论了,,比如有些人可能根本就不管你低频是不是正确的,是不是下潜的,,他只要中高频漂亮,,,那俺也没话好说...haha
TOP
58#

回复: 避震,找回丢失的细节

理想的!厚厚的阻尼物!
最后编辑5678mbl 最后编辑于 2008-11-04 14:19:19
TOP
59#

回复: 避震,找回丢失的细节

在论坛上讨论许多问题都会变得复杂些,例如这里说的『真实的质感』,如果不是在乐团工作过,『真实的质感』常常被误解为许许多多的赞美词组成的好听。『真实的质感』就一定是所有人都喜欢的“好听”吗??答案是否定的。

唱片源很重要,因为他与录音水平及后期制作能否保持『真实的质感』有关,所以我们提倡选择世界公认获得很高好评的唱片源来作为评价音响系统的整体素质是很有必要的。例如:主观听音评价用的<标准样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信号源,里面的曲目基本上代表了目前录音水平及后期制作最大限度地保持『真实的质感』的“标准”。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60#

回复:避震,找回丢失的细节

<标准样件>,光名字都很诱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