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刚才看到刘盛汉的文章, 强调箱子体积大, 有助于高中低的宽松 [复制链接]

21#

回复: 刚才看到刘盛汉的文章, 强调箱子体积大, 有助于高中低的宽松

原帖由 西湖肥妹88 于 2008-10-23 13:58:00 发表
好贴。很多人不同意我的A730,我一笑聊之。
好个:选暗不选亮   选厚不选薄   选大不选小  要气势不要精细


其实这些选择条件,基本上符合了现场音乐的特点。

现场没有金属光泽的高音,只有润泽“暗淡”的高音;
现场没有能够数人头的解析力和定位感,只有宽松自然充满活力的音乐气氛。

其实说到底所谓的音乐气氛是怎么从系统里面重播出来的,有人认为这是大口径所谓的“悦耳的失真”,我觉得恰恰相反,小喇叭由于分频有限,单元数量有限,口径有限,根本无法重播现场所具有的信息量和复杂的层次感。

这种差别不一定非要百人交响乐团才能体现出来,我之前说过,只需要小提琴奏鸣曲,两件乐器,就已经有非常明显的差别了。
TOP
22#

回复:刚才看到刘盛汉的文章, 强调箱子体积大, 有助于高中低的宽松

是的,非常赞同。
TOP
23#

回复:刚才看到刘盛汉的文章, 强调箱子体积大, 有助于高中低的宽松

                 18岁男人喜欢脸蛋漂亮的(高频)
         25岁的男人喜欢胸部丰满的(中频)
          35岁的男人喜欢臀部饱满的(低频)
          
TOP
24#

回复: 刚才看到刘盛汉的文章, 强调箱子体积大, 有助于高中低的宽松

我建议不管是音乐发烧友,还是音响发烧友,尽可能创造机会多去现场聆听音乐,这会对你建立起正确的听音观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就算你对交响乐不感冒,对你今后的器材调整也会指明一个方向,而且说不定,你听着听着就喜欢上了。
刘枪手以下这些话,说明了他在这方面还是比较有经验的,总结得非常不错。


許多音響迷誤以為高、中、低音域的平衡就是這三個頻段聲音能量一樣多一樣強,這是錯誤的。假若高音域的能量 與低音域一樣強,我們的耳朵早已覺得受不了。唯有低音域的量感最多,才會令人有被聲波舒服包圍按摩的感覺;唯有中頻段量感少於低頻而多於高頻,我們才會有飽滿堅實的感覺,這是中間支撐的骨幹;也唯有高頻段的量感少於低頻段與 中頻段,我們才會有圓順往上延伸的飄逸整體感。

所以,您帶交響樂CD去選音響器材時,如果所聽到的聲音不夠厚實飽滿穩定,底部不夠豐富,那都是違反人類對聲音金字塔型平衡的要求。請注意,有時單薄的聲 音會令人誤以為那是清晰;而厚實飽滿的聲音如果遇上駐波,也可能會有渾濁之感。如何在渾濁與單薄之間取得最佳平衡,那就是我輩音響迷所必須做的調聲工作。
TOP
25#

回复:刚才看到刘盛汉的文章, 强调箱子体积大, 有助于高中低的宽松

有时也曾问自己,要针尖般的定位干嘛,乐队是坐不下才排开的,是坐不下才分前后排的。表现音乐流畅,能把音乐的美表现出来就行了,关键在于曲目和演绎吧,能体现音乐之美的器材才是最好的器材
发烧新兵,CD尚未玩好,又开始折腾LP
TOP
26#

回复:刚才看到刘盛汉的文章, 强调箱子体积大, 有助于高中低的宽松

:strong:

:X :X :X :X
逗你玩儿
TOP
27#

回复: 刚才看到刘盛汉的文章, 强调箱子体积大, 有助于高中低的宽松

不管是喇叭和箱体包括美女的这对全频
都是越大越宽松的啦,还用争吗?
TOP
28#

回复:刚才看到刘盛汉的文章, 强调箱子体积大, 有助于高中低的宽松

太夸张了
TOP
29#

回复: 刚才看到刘盛汉的文章, 强调箱子体积大, 有助于高中低的宽松

原帖由 ast654321 于 2008-10-23 14:50:00 发表
有时也曾问自己,要针尖般的定位干嘛,乐队是坐不下才排开的,是坐不下才分前后排的。表现音乐流畅,能把音乐的美表现出来就行了,关键在于曲目和演绎吧,能体现音乐之美的器材才是最好的器材


顶 这句
TOP
30#

回复: 刚才看到刘盛汉的文章, 强调箱子体积大, 有助于高中低的宽松

原帖由 ast654321 于 2008-10-23 14:50:00 发表
有时也曾问自己,要针尖般的定位干嘛,乐队是坐不下才排开的,是坐不下才分前后排的。表现音乐流畅,能把音乐的美表现出来就行了,关键在于曲目和演绎吧,能体现音乐之美的器材才是最好的器材




哈哈哈哈。高。高。
TOP
31#

回复: 刚才看到刘盛汉的文章, 强调箱子体积大, 有助于高中低的宽松

原帖由 鸟笼 于 2008-10-23 15:37:00 发表
不管是喇叭和箱体包括美女的这对全频
都是越大越宽松的啦,还用争吗?[attachimg]114000[/attachimg]

我敢保证一定是假的宽松
TOP
32#

回复:刚才看到刘盛汉的文章, 强调箱子体积大, 有助于高中低的宽松

看来很多人还没入门
TOP
33#

回复: 刚才看到刘盛汉的文章, 强调箱子体积大, 有助于高中低的宽松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8-10-23 0:06:00 发表
箱子体积相对大些有利于提高扬声器振盆和箱体内部空气的“顺性”,其实质是有利于获得相对更好的瞬态响应能力,但是这个扬声器必须能够适应这个相对较大的箱体容积,才能获得平坦的频率响应曲线。否则意义不大。

说的对,更准确点讲,是系统Q值问题,0.7的Q值,松紧度刚刚好。小箱Q值较高,声音偏紧。顺性、质量等效电抗,形成等效的LCR,影响着系统的谐振频率和Q值。大箱有较低的谐振频率和Q值。需要与喇叭、功放配合成恰好Q值0.7。
越大越宽松这个话是有条件的。许多喇叭本身空载Q值偏高,这话对。
如果喇叭本身Q值低,过大的箱子造成Q值低于0.7,响应就会慢而粘。

喇叭装箱后,Q值和谐振频率都要升高,小箱更烈。许多箱子追求体积,都把Q值装到1.0了,这是造成声音偏紧的元凶。

功放的阻尼系数也影响到Q值。因此这个问题涉及喇叭、箱、功放三者关系。
最后编辑yulihua 最后编辑于 2008-10-24 09:21:12
TOP
34#

回复 32F mbegin 的帖子

看来你最懂,指点一下,别再后面看笑话。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