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发烧感悟 [复制链接]

查看: 9689|回复: 24
11#

回复:发烧感悟

TOP
12#

回复:发烧感悟

TOP
13#

回复:发烧感悟

发烧有时真是把脑烧坏了,现每月工资基本都给烧没了。
TOP
14#

回复 8F wakeuptony 的帖子

剧院之声A5分频器
TOP
15#

回复: 发烧感悟

话说音箱
玩音响多年,都不知道玩烂了多少只音箱。少年的时候总以为音箱是喇叭越多越好、高频越高越是喜欢、低音越多越是靓声!我相信diy音响的作品第一个多数会是音箱,因为音箱实在是太简单了。两个喇叭一个箱子,就这样装在一起再买个分音器加进去就完成了一个作品!但其实是决不如此简单。第一次听贵族(proac)的音箱使我惊愕!使我从新认识了音响、使我知道了何谓音场。所以我的第一对成品箱是贵族音箱T50s,并且喜欢它很长一段时间:如此细小的箱子能量非常充足,拳拳到肉。她的低频比许多大箱子还要厉害,高频十分明亮柔细。音场在音箱后扇形打开,两个音箱消失于无形之中,音场中的各种乐器清晰可见。如此像真还原的音箱不多见!自此以后我听音响多以此作为我的标准。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认识音响的机会越来越多。ATC音箱那密不透风的中频使人着迷;打断鼓棍的恨劲、帕瓦咯蒂的歌剧的栩栩如生令人印象深刻。但这对箱子也太难推了,动不动就要KALL200以上的机子才能推动。有人说买了ATC音箱就是恶梦的开始。。我也曾经借过KEF3/5A玩过一下,她的中频简直使人着魔;用它播放邓丽君的歌曲,她那哀怨情肠的歌声能渗入你的细胞。使你伤情、使你儿女情长。播放小提琴也十分了得,琴腔十分明显,充满木头味。琴弦有粗有细,擦弦声使人知道松香味的由来!有些音箱样子平常不过,但推好了发挥还是非常不错的。如皇冠的逹雅音箱,声音大气雅致,声音中性还原。你给吃细粮她给你长得腰细臀圆,你给她吃粗的她长得脚大膀粗,你如给她吃杂了的话她会给你放屁。。。!随着胆机的复兴流行,哪些高效率的古董喇叭也慢慢的走入了视线。此类喇叭又分成两种:一为全频喇叭Lowdtar为代表,二为美国六七十年代生产的专为剧院或录音室专用的古董喇叭或英国的天朗喇叭作为另一代表。Lowtar类喇叭不讲究能量的大少,她放出的声音清晰细致犹如春风拂面,低频点到即止犹如情人轻槌胸膛般舒服!她甜如蜜汁般的娇喋声音迷倒了不少的性情中人!!二战后美国的工业发达、技术先进。他们六七十年代生产的喇叭代表了那时代的最高技术水平。西电通信、剧院之声、JBL、马兰士无不是当代的代表之作!当时的喇叭效率都很高,因为当时的功放功率都做不大,工程人员只能从喇叭身上挖空心思制造高效、低失真的喇叭了!引至现在几十年过去了喇叭技术都没什么进步!!这类喇叭多数都有一大特点;带有一个号角中音喇叭,所以中气很足!此类喇叭给人认知后,落足心思,出来的声音使人震撼。临场气氛强烈、汗水味十足,浓烈的中频底气,坚实快速的低频使人痛快淋漓!此类喇叭声音度较为直接,他直率的性格容易出恶声恶气。分频器的调教是难度之一,功放音源也是关键!但做好了,声音又是如此美妙、他荡气回肠的声音使你终身难忘!!古董与现代各有各好。现代的精致,古董的大器,我都喜欢。。!!逐渐发现,声音能让人迷恋是要有基础的。那就是要有厚实的中频。如果这样那不是很简单?买一个靓声的中频喇叭就不成了?呵呵。。没那么简单的事!正所谓红花虽好还需绿叶衬托!没高没低的声音是十分难听的。只有通过高频所产生的残响使人能感受的到声音的扩散延续,低频的下潜延续使人感觉得到声音的丰满有肉!这样才会好听、动听。但中频是一个基调,她就像是连接每一个音符的五线谱一样,使得音乐连贯起来、抑扬有序!我发现只有中频充足的声音音场才会立体,立体的声音你是不用左摇右摆你的头或竖起耳朵去寻找定位的。你不管是否坐在皇帝位上你都能听得到一个完整的音场,并且音场中的细节十分丰富、水份十分充足。如此的声音你会觉得不好听吗?不可能!如果你的系统能反应好的音响效果,你会买越来越多的古典音乐、爵士音乐,你就是躺在床上也会挂念音乐!!
TOP
16#

供我手淫的三对音箱

音箱不好听就要改。何谓经典?经典就是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能历久不衰、能得到公认得作品。何谓精品?精品就是经历了时间的磨砺后还得到大家赞许的作品!音箱也是如此,要买音箱就要买经典的精品,不会有错。哪些没有经过市场的考验的新鲜作品,或许以后是精品也未定!但作为用家、一个消费者,就不要去承担这种不必要的风险。或许由于种种的原因买了一个不成熟的作品。那又何办?我认为,首先你要确认它是一个不成熟的作品。这就要考验你的听力水平了。小弟不才,本人没办法能表述出来!因为有时不同的搭配出来的结果可能会南辕北辙。所以要不断的搭配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
       由于种种原因小弟手上就有两对箱子表现得不好。经多方验证确认它们的分频点衔接有点问题。经过剧烈的思想斗争,最后决定自己动手摩改。不可否认。这是一个比较冒险的行为!所以操作起来就要非常的小心。第一、要作一个可逆的打算。第二、要一小步一小步的尝试,不要作大的修改。第三、不要同时修改几个参数。因为修改后如果失败了,往往不知是那方面造成的。对以后的总结起不到作用。

     第一对音箱:高频黯淡、低频拖沓,老是感觉跟不上高频的节奏。听起来两箱间空洞无物。感觉就像两个音箱各自发声,声音萎缩在音箱内一样。毫没立体感可言!我试着改小高音的衰减电阻作为尝试。结果是失败的;高音是突出来了,可低频依旧拖沓缓慢。我思前想后。决定:把低音喇叭的分频点往上提。结果证实,我的想法是正确的。经过漫长的一点一点的尝试、一步一步的验证,最后我终于成功了(小弟不才,此间花费了我六年时间)。最后我还在高音喇叭的周围贴上海绵,使得高音更加悠扬幼滑,有高贵感,中频感性迷人,低频不知不觉间步伐与高音的步调一致了!两个音箱完全隐形,音场在箱后扇形展开,音箱间音像充实,声音连贯、饱满。但后来发现有一点不满意,就是低频有点混浊。开始我认为是喇叭的原因,但最后我相信是导向管的原因多点。我参考了proac2.5的导向管,明显的2.5的比它的大,比它的短。管径较大,可防止产生气流声。管径长度与回馈低频量感有关。如果管长设计不合理,回输的低频不能及时排泄,就会形成驻波,造成声音浑浊了。我把它由原来的17cm改至14cm。管径由于工程量较大就维持现状了。结果效果很好,低频清晰了许多。这对喇叭本人认为是摩改成功了!


      另一对音箱情况与它又不一样:高频突出,低频不见踪影。开始我以为是新箱没有煲练所致,后来唱了一段时间情况依旧没有改善!我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之前我玩过它同一牌子,低音单元又比它的小的箱子。觉得它的三段频率均衡连贯,声音立体形象。而现在单元直径更大反而没有低音?我打开它的分音器检查。发现她的高音没有电阻作衰减与低音作效率上的配合。所以我又天真的以一电阻串连高音喇叭作尝试。结果也是失败了!在没有找出原因之前最好就是维持现状,举手投降放弃,把它撩在一边。其实这两对箱我几乎是同时拥有,在对前一对箱改进的过程,仿佛慢慢的好象对分频网络有所悟解。通过不断的尝试、放弃又尝试!不断的通过对它的分频网络的修改,终于达到成功的彼岸!这对音箱的箱体制作比较复杂!箱内有矩阵处理消除驻波,箱体的厚度也差不多有一寸,最难得的是箱子外面是钢琴烤漆。经过改良后,出来的声音非常清晰、各频段的分析力都非常高,不愧为监听箱设计。女声吐字清晰甜润、男声宏壮厚实嘹亮。没有上下频段连接不好的唔声,声音连贯,立体感很好,音箱隐形不见。由于不同的音箱分频网络都不一样。我就不累赘的对它们的分频器作一一的表述!但总结有以下几点:一、音箱的分频网络是音箱的灵魂,它是功率分配器,做好了,音箱特别能受得功放的摧残、特别能承受功率。声音稳定,不会声衰力竭。二、不同的单元它好像有一固定的最美妙的分频点,高点低点都不会靓声。这点有靠撞彩的成份!三、声音想要形象立体,三个频段的响度就必需要平衡、相位要一致。四、中频是声音的基础,有了坚实的中频段,声音才会甜润、饱满,声音才会生动、有生命力。五、音箱内的接线对声音影响非常之大,它可能比电容、电感的影响还要大。
最后编辑pyzn805 最后编辑于 2008-10-22 11:23:41
TOP
17#

回复:发烧感悟

顶一下
TOP
18#

回复: 发烧感悟

原帖由 33car 于 2008-10-22 17:32:00 发表
顶一下   

多谢帮顶!无所谓帖子热火与否,只想发发唠哨!同时也希望大家多点指正与及聊聊其他的生活琐事也无妨。。
TOP
19#

回复:发烧感悟

好贴
TOP
20#

回复: 发烧感悟

浅谈黑胶唱盘
留声机作为一个划时代的工业革命的产物,它是人类进步的标志、人类物质文明的象征。自从发明家爱迪生降生地球以后他对我们人类的贡献就不断:发明了电报机、发明了白炽灯、改进了贝尔发明的电话,最抵死的还发明留声机。。自此以后人类的娱乐事业就越来越烦杂越来越繁荣昌盛。。所以说他比比尔盖茨伟大多了!
黑胶唱片作为一种声音媒体的载体,他从发明之日起经过了无数的改良技术也日渐成熟。但往往也许是物极必反的缘故吧,事物发展到顶峰之后必然会从头再来。八十年代黑胶的衰落不是CD的音质如何了得,CD机的发明只不过是压断骆驼背脊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商业的行为所致!现在的CD机也在走相同的老路;技术不能突破,产生了瓶颈效应。产品的普及化以至销售量的滞销,企业的效益下降,商家的目光肯定会转移到能给他产生利益增长点的商品上去。在我们的中国,玩过黑胶唱盘的人并不多。但现在发烧圈中日渐见到玩黑胶唱盘的人越来越多了。真的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我觉得可能一方面是好奇心的驱使,或是系统声音改进不大寻求另走捷径。另一方面黑胶唱盘出来的声音,从人性化方面确是比CD唱盘优秀。还有的是羊群效应!对我个人而言。我觉得现在的CD唱盘与黑胶唱盘出来的声音两者都能做得很优秀了。并且两者相互靠拢,走向统一。但从性价比与及使用方便性来说,黑胶唱盘比不上CD机。并且现在的CD唱碟就像当年的黑胶碟一样,到处都有并且廉价便宜。而黑胶唱片又少又贵(稍好的一千大元只能买到三张,个别稀少的一张就要卖到千多大元)。CD使用方便,随放随有。而黑胶又要洗又要擦,兼且难于保管,放几首歌就要换片子了,唱针对唱片的磨损还非常之大!当然CD片激光对它也有损耗,但它的损耗远比黑胶少!不过作为发烧友,黑胶唱盘的玩头确实比CD机多。什么软盘、硬盘,直臂、弯臂,重臂、轻臂,MC头、MM头,唱臂线、唱盘与唱头放大间的信号线,唱头放大器等等。大把可以玩。。大把可以使钱的地方。唱盘的调教更是可以一早玩到黑。。什么唱盘的水平,唱臂与唱盘的水平、切线,唱针的垂直。。唱针针压、唱针的偏压、还有什么唱盘的避震,唱盘转速的准确、稳定等等。。无不把你搞死!所以现在很多人给我感觉是在做舍近求远、舍易求难、本末倒置的事情!当然。如果你愿意乐此不疲,那又是另外说法了。
黑胶唱盘要出好声,我认为需要有几个关键点;一、唱碟要靓(要新、出品要好最好是头版)。二、唱盘包括唱臂要有一定的质素。三、黑胶唱盘要比CD好声一定要玩mc唱头。低阻抗的、低输出的名头是上选。四、唱头放大器也是关键之一,放大倍数要高、信噪比要好、均衡网络要准确,带容抗、阻抗可以调整的为更好!有了上述的条件,经过一番正确的调整之后,最后终于可以坐下来欣响音乐了。在昏黄的灯光下,泡上一壶龙井或是一杯浓郁的咖啡,眼睛看着那转盘优雅地旋转着,耳朵听着那充满人性、悠扬的音乐,这就是音乐发烧友生活的乐趣、最好的精神享受。这时你要感谢苍天!!是他给予你太平安稳的日子、充足的金钱与时间,兼且还有一个良好的听觉与及强壮的身体!或许,你会悲叹人生苦短。。如果能有多点时光如此地欣赏音乐那该多好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