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历届肖邦大赛冠军们演绎的肖邦协奏曲
真所谓一花一世界吧。其实万物或许确实有灵。一个作品,不断地有人去反复咀嚼,敲打锤炼,本身就是一个很耐人寻味的现象,这已经是种不仅仅局限于作品甚至作者本人,甚至他那个时代的活动了。始终都是演奏者与听众一起共创了辉煌。爱乐者自然也大可不必太受拘泥,完全可以充分想象,一草一木自有格调,也许这才是音乐的指归所在,是所谓的希望吧。
肖邦就是肖邦,因为他确实不是别人。而肖邦的作品又确实是可以任你去不断创造的,因为我没有看到任何唯一道路。最初,是肖邦在某处,某种心境下,甚至是不怎么可口的晚餐后勾画了他的一个世界,如今,都已再也无法寻回。可是,想想看,在一轮朗月下,这世间会有多少幽静的房间一样奏响着肖邦的音乐?哪怕,残酷点,最冷的冬季的某处,你能肯定没有人在心中照旧奏响吗?这背后都是些什么呢?倒过来说,没有这些,会用什么去替代呢?
也许可以替代,但是你会发现,其实,那照样是音乐一样的东西。
呵呵,发现这是一个众多版本比较的贴子,非常有意思,也激发我瞎想啦,大偏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