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丹拿箱我对你刮目相看——访广西第一位“唱片演奏家”L兄
这是我第一次在论坛上发表听感。
我的目的就是尽可能的将自己听到的声音组织文字描述出来,力求准确、到位;很多烧友也许没有那么大的听环境,器材也各不相同,搭配和调校更是因人而异,所以我们的调声仅给各位提供一种参考,一个方向,同时欢迎高手批评指正!
L兄这个听音室完成两年有余,两年来我们的大部分业余时间都贡献给它了,对环境的特性相当的熟悉,校音也是得心应手!
名琴兄在前面已有介绍,我就不再重复,只说声音变动的地方:
一是将MBL5011前级煲入了状态。月初时名琴兄听MBL觉得“低频象悬在半空”声音偏薄,现在已经稳稳的站到了地上,声底厚实,质感强烈。
今晚试听整体印象是一种有相当贵气的声音,高中低各频段平衡感很好,声音有一种难以形容的细致和大气,空间感强烈大于所见范围,层次和定位清晰,音场的深度和宽度都很明显,音箱几乎象消失一般,人声和乐器就摆在前面。
试听天弦公司的XR24CD《幻竹》,背景极为宁静,每一首曲目开始还未出音乐时的微弱背景噪音都感觉得到,声音的弹性和重量感使那些敲击竹乐器的像真度很高(只是很像,我还未觉得它是真的),吹奏乐器的空气感和流畅令人感动!乐器的强弱对比很明显,音乐生动使人极易沉浸其中,以致一曲终了,突然觉得耳朵象少了什么!
今晚试了一张老碟,雨果的首张24bit录音《天幻箫音》,此碟动态极大,低频几乎延伸到20hz,录音是以真乐器和人声以及电子乐合成的,我们特意调到相当大的音量欣赏(这个相当大是一般烧友很少听到的大音量,除开迪吧KTV那些失真的声音不算,在我印象中即便是音响大展中威信那些巨无霸系统也未必肯开到这么大声,这个名琴兄该有体会:)。第一首开始低频铺地而来,但正前方的鼓形体和弹性都很好;到那一声动态极大的大钹响起,我身边的一烧友“啊”的一声从沙发站起来,直嚷:搞什么?搞什么的?~~~~~~~
第三首男声“啊卟、啊卟”地吟唱时声音层次很分明,乐器声就在前面,但人声居然是贴在耳边响并且聚焦在脑后!(不知还有没有人听到这种效果?)估计是易有伍先生在制作时对人声的相位做了处理。
整张碟的背景不那么干净,曲目中音乐的间隙可听到明显的话筒本底噪声“沙沙”声。
在听童丽的XRCD《烟花三月》中,可明显听得到录音的缺点:曲目开始的底噪音过大,人声齿音重,处理的不平滑,口型有些偏大,这些对比任何一张老虎鱼的人声便明显得知。但是此碟弦乐处理得不错,顺滑、温暖而柔润,极具民族风味,另外童丽的演唱也很柔美感人,有相当的艺术感和美感。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