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 作品46 & 72号(全16首)库贝利克指挥巴... [复制链接]

1#
198319871994,1998年度“日本唱片艺术名曲名盘三百”首选唱片

气宇非凡、修养深厚的捷克指挥大师库贝利克率领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完美演绎德沃夏克质朴、热烈的民族舞曲。


燃烧着波西米亚热血与激情的《斯拉夫舞曲》全集。


四度领衔“日本唱片艺术名曲名盘三百” 榜首,《唱片和录音》《留声机》《高保真》《企鹅唱片指南》一致推荐。


推荐曲目:

作品46号第1首:C大调,急板
作品46号第5首:A大调,活泼的快板
作品72号第2首:E小调,优美的稍快板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 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 作品46 & 72号(全16首)库贝利克指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

德沃夏克的《斯拉夫舞曲》是受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的启发而创作的,共作有两集16首(第一集Op.468首;第二集Op.728首)。这些舞曲开始是以钢琴四手联弹的形式创作完成的,后改编成管弦乐。第一集作于1878年,第二集作于1886年。

在德沃夏克的《斯拉夫舞曲》集中,明显流露出这位民族音乐巨匠的宽广胸怀。16首舞曲各具特色,既有活泼、欢快的民族舞蹈气氛,又有安稳而意味深长的旋律,还有艳丽多彩的和声处理。作曲家除了运用各种捷克民间舞曲体裁之外,还广泛采用了其他斯拉夫地区的民族民间舞曲形式,热烈狂放之余,更流露出或优雅、或甜美、或忧郁、或惆怅的浪漫色彩,淋漓尽致地将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的灵魂和波希米亚式古典的不羁表现出来。从而使得这些舞曲一经出版便风靡世界。

本片中的指挥家库贝利克是位非常音乐化的指挥家。他的指挥风格注重自然的抒情和内在的热情。在主观与客观、理性与感性上结合得相当完美。作为一位捷克指挥家,库贝利克虽然擅长指挥德奥作曲家的作品,但对演绎自己祖国的作品更是得心应手,出类拔萃。他录制的许多德沃夏克、斯美塔的音乐都被公认为是一流的范本,更被称为是德沃夏克作品最权威的阐述者。对库贝利克来说,乡音正是他的精神慰藉,欣赏由他指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录制的这版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一种声情并茂、质朴自然、心系乡情的内心感怀。这个版本被认为是最真实体现出捷克民族音乐精髓的诠释。此版录音曾在1983198719941998年四次被评为“日本唱片艺术名曲名盘三百”首选唱片,也是广大爱乐者们最值得收藏的首选名版。

457 712-2

曲目

Antonin Dvorak安东宁·德沃夏克(1841-1904

Slavonic Dances Op.46
《斯拉夫舞曲》,作品46
1. No. 1 in C major. Presto
1首:C大调,急板
[03:46]

2. No. 2 in E minor. Allegretto scherzando
2首:E小调,谐谑的稍快的快板
[04:50]

3. No. 3 in A flat major. Poco allegro
3首:降A大调,稍快一点
[04:18]

4. No. 4 in F major. Tempo di minuetto
4首:F大调,小步舞曲速度
[06:47]

5. No. 5 in A major. Allegro vivace
5首:A大调,活泼的快板
[03:16]

6. No. 6 in D major. Allegretto scherzando
6首:D大调,谐谑的稍快板
[05:28]

7. No. 7 in C minor. Allegro assai
7首:C小调,很快的快板
[03:11]

8. No. 8 in G minor. Presto
8首:G小调,急板
[04:05]


Slavonic Dances Op.72
《斯拉夫舞曲》,作品72
9. No. 1 in B major. Molto vivace
1首:B大调,很活泼
[04:02]

10. No. 2 in E minor. Allegretto grazioso
2首:E小调,优美的稍快板
[05:44]

11. No. 3 in F major. Allegro
3首:F大调,快板
[03:21]

12. No. 4 in D flat major. Allegretto graqzioso4首:降D大调,优美的稍快板
[05:38]

13. No. 5 in B flat minor. Poco adagio
5首:降B小调,很慢板
[02:29]

14. No. 6 in B flat major. Moderato quasi minuetto6首:降B大调,中板小步舞曲
[03:44]

15. No. 7 in C major. Allegro vivace
7首:C大调,活泼的快板
[03:10]

16.No. 8 in A flat major. Grazioso e lendo, ma non troppo, quasi tempo di valse
8首:降A大调,不太慢的、优雅的慢板圆舞曲
[06:57]


演奏: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
指挥:拉斐尔·库贝利克
[70:54]
TOP
3#

回复: 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 作品46 & 72号(全16首)库贝利克指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

《日本唱片艺术名曲名盘三百》首选评鉴

由库贝利克指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演奏的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作品46 & 72号(DG-457 712 -2)曾在1983198719941998年四次被评为“日本唱片艺术名曲名盘三百”首选唱片,对它的评价是:独具特色的质朴、感人的演绎。




专辑演奏特点

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作品46 & 72

德沃夏克写作了两集16首《斯拉夫舞曲》。第一集的8首《斯拉夫舞曲》于1878年在德国柏林出版,当时这一集《斯拉夫舞曲》是为钢琴四手联弹而作,后来由他本人配器改编成为管弦乐曲。德沃夏克的第一集《斯拉夫舞曲》从出版商那里挣到了四百马克。随后,出版商便建议德沃夏克续作第二集,因为第一集一出版便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这时的德沃夏克根据当时的音乐市场需要正忙于写一些交响曲和室内乐,而且他认为重复第一次的成功是很难的。然而出版商在看到非常乐观的市场前景下,不断劝说德沃夏克,并且把第二集的稿费标准提高了十倍。这样德沃夏克才勉强答应并最终在1886年完成了第二集,当时仍然是采取钢琴四手联弹的形式创作。德沃夏克写第一集时用了大约两个月的时间,而这次的第二集则仅用了四周时间。出版商拿到第二集的乐谱之后非常高兴,随后他又出价每首五十马克,请德沃夏克将这些四手联弹的斯拉夫舞曲配器改编成管弦乐。经过讨价还价,德沃夏克最终以双倍价格在当年底同意改编。由此说,这些《斯拉夫舞曲》不仅给听众带来了最美的精神享受,同时也给作曲家带去了现实中最实惠的“牛排”享受。

现在,德沃夏克的《斯拉夫舞曲》四手联弹已经很少演奏,但管弦乐版却经常出现在音乐会舞台上。至于《斯拉夫舞曲》集的录音唱片,世界上的版本不下上百种,而最为经典和风格纯正的则要属库贝利克指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演奏的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DG版录音了。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在库贝利克的指挥下,把斯拉夫民族那如火如荼的蓬勃气势、那神采奕奕的眉目传情、那质朴与怡然的自然本色,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情不自禁地陶醉其中。

《斯拉夫舞曲》的第一首就像是开场锣鼓,热烈、欢快,一下子就抓住了听者的全部注意力,使你不知不觉就进入一个亢奋的状态。舞曲的第一个音是乐队齐奏的最强音,这个明亮饱满的C大调主和弦定下了全曲的基调。中段是木管组的对比,跳跃的节奏仍然保持着第一段的基本情绪,只是在节奏上形成对比。德沃夏克在《斯拉夫舞曲》中的每一首都是这样,采用木管作为对比,这时的弦乐陪衬或者是长延音构成的平静气氛;或者是跳跃的舞蹈节奏构成的欢快气氛。随后而来的按照快慢间隔一一显现,或者是欢快的舞蹈,或者是悠闲的翩跹。虽节奏不同,却都是带着明快的情绪。全曲最安静的一首是第十首,除了第一首作为开场锣鼓是全曲的一个高潮之外,第八首热烈的急板形成第二个高潮。第八首的中段与第一首相比,稍逊热烈,然而却不失欢快。

在库贝利克的指挥棒下,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中的每一首乐曲俨然都是一件艺术精品,他给我们呈现出一片片斯拉夫民族音乐的花絮,就像是一幅幅绚丽的水彩画。使人的心绪荡漾其中,流连忘返。
TOP
4#

回复: 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 作品46 & 72号(全16首)库贝利克指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

专辑录音特点

德沃夏克的《斯拉夫舞曲》集是作曲家根据斯拉夫民间舞曲的旋律和节奏创作的一组管弦乐曲,这些乐曲的节奏多样富于动感、旋律活泼优美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而德沃夏克丰富的创作配器,更使得这些作品具有绚丽的音乐色彩而广受人们的喜爱,是音乐会最出彩的演奏曲目。在唱片录音方面,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也是名版繁多,如果说录音的效果,DECCA的多纳依版、多拉蒂版都是相当精彩,而DG的这款由捷克指挥大师库贝利克指挥德国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的版本则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该片获得日本唱片艺术最佳唱片推荐。如果纯粹以录音的效果而言,该片算不得一流,它的声音并不很通透,音场也不算宽阔。但是录制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的这张唱片仍然拥有不少DG模拟录音的优秀品质,首先该片录音的整体音质温暖、饱满,乐队各声部的融合与平衡效果令人满意,库贝利克对音乐动态和节奏的把握极富想象力,乐曲起伏跌宕、引人入胜。这些在录音当中都有完美的体现。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唱片录音的弹性和空间效果的营造都很出色,配合库贝利克大师的权威演绎,绝对称得上《斯拉夫舞曲》的经典唱片。
TOP
5#

回复: 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 作品46 & 72号(全16首)库贝利克指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

乐曲赏析

燃烧着波西米亚热血与激情的《斯拉夫舞曲》集

十九世纪中期以后,对民间传说的兴趣和民族主义潮流的高涨,促使浪漫主义音乐家采用自己祖国的民歌和民间舞曲创作音乐,结果形成了音乐的民族主义风格。从而民族乐派在俄罗斯、匈牙利、波西米亚、波兰、芬兰、挪威等国形成鲜明的风格,极大地丰富了欧洲音乐。

德沃夏克出生并生活在历史上被称作波西米亚的捷克,波西米亚从十六世纪就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领地,这里音乐很发达,音乐人才流往欧洲各国,素有“欧洲的音乐学院”之称。波西米亚音乐因此与欧洲主流音乐多有交流,捷克民歌也与西欧民歌差别不大。德沃夏克写《斯拉夫舞曲》的动机,一部分源于民族主义潮流,另一方面是受到出现在学者、诗人、知识分子中间的泛斯拉夫文化运动的影响。在斯拉夫民族意识的推动下,德沃夏克于18783月开始写作《斯拉夫舞曲》,那时他刚刚完成了《斯拉夫狂想曲》。德沃夏克还没有完成第一集全部八首《斯拉夫舞曲》就开始给第一、二和第四首配器,这几首管弦乐版于1878516日在布拉格首演,第二年2月在伦敦水晶宫上演,11月在波士顿上演。正如乐评人爱勒特所预言的那样,《斯拉夫舞曲》将迅速走向全球。

第一集《斯拉夫舞曲》的八首乐曲除第二首外,全部采用典型的捷克舞曲,包括波尔卡舞曲、弗里安特舞曲、苏雪特斯卡舞曲和斯卡切那舞曲的曲风创作。德沃夏克在创作这些舞曲时只吸收了舞曲中最基本的音乐成分——节奏,而没有直接采用民间舞曲曲调和民歌曲调,舞曲的旋律按照相应的民间舞曲风格创作,热情、欢快是第一集《斯拉夫舞曲》的情感基调。
  
《斯拉夫舞曲》第一集取得成功后,出版商看到其中的商业价值,邀请德沃夏克再写一组这样的作品,遭到拒绝。德沃夏克的理由是,同样的事不能重复做,没有灵感的驱动,不会产生有价值的东西。他从此转向歌剧、交响曲和室内乐的创作。直到八年以后,德沃夏克才又开始了第二套《斯拉夫舞曲》的创作。第二套《斯拉夫舞曲》同第一集一样,也是八首。这八首舞曲只有三首仍采用捷克民间舞曲,其它则富有斯洛伐克的奥特茨梅克舞曲、波兰舞曲、南斯拉夫舞曲的科洛舞曲和乌克兰的杜姆卡舞曲风格。时隔八年,德沃夏克音乐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青春欢乐的情绪退到次要地位,代之以深挚、忧郁的抒情,在这第二集的《斯拉夫舞曲》里,最有代表性的是第二首杜姆卡舞曲。杜姆卡原本不是舞曲,是起源于乌克兰的叙事体民歌,格调哀婉忧伤。杜姆卡流行于乌克兰、波兰,遍及斯拉夫人种分布的地区,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捷克、斯洛伐克、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保加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德沃夏克对这种忧伤的民间音乐形式似乎很感兴趣,在两集斯拉夫舞曲中共写了三首杜姆卡,另外还写过弦乐六重奏、钢琴五重奏《杜姆卡》和钢琴曲《杜姆卡与弗里安特》,在他的钢琴三重奏《杜姆卡》中,包含了六个杜姆卡乐章。这里谈的E小调杜姆卡舞曲情调忧郁,中间有一个情绪开朗活跃的对比段落。乐曲的基调建立在一个摇曳的曲调上,旋律起伏不大,优美纤细,内在的忧伤在恬淡的气氛下一点点流露,不渲染,不张扬,表现了斯拉夫人性格里感伤忧郁的一面。

勃拉姆斯对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的出版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勃拉姆斯首先向柏林的出版商希姆洛克推荐了《莫拉维亚二重唱》,而这位出版商发现了这一商机,就又随后出版了德沃夏克的《斯拉夫舞曲》。德沃夏克也非常喜欢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现在经常上演的管弦乐版《匈牙利舞曲》中,就有好几首是德沃夏克改编的。

勃拉姆斯非常喜欢德沃夏克的这些《斯拉夫舞曲》,同时他也毫不怀疑德沃夏克在创作这些《斯拉夫舞曲》时借鉴了他的《匈牙利舞曲》一些创作理念。在德沃夏克的这些《斯拉夫舞曲》中充满了民歌的风格和旋律,尽管德沃夏克自己说这是斯拉夫民族音乐,但其实里面却具有更多的匈牙利、俄罗斯、波西米亚和波兰的民间音乐元素。对此,德沃夏克解释为:既然诗人和画家都能够从民间传说中寻找素材,那为什么作曲家就不能同样这么做呢?捷克另一位伟大的作曲家斯美塔也就此评说:“虽然德沃夏克把他的这些小品叫做《斯拉夫舞曲》,但是没有人能说得出它们确切来自哪一种捷克舞蹈,因此我宁可把它叫做我们捷克的民族舞蹈。”

《斯拉夫舞曲》是德沃夏克的早期作品,《斯拉夫舞曲》虽取名“舞曲”,但不是用来给舞蹈者伴奏的实用性音乐,而是作曲家采用民间舞蹈音乐形式写成的管弦乐,属于音乐厅音乐。用民间舞曲形式写短小抒情作品是浪漫派音乐惯用的手法,肖邦的玛祖卡和波洛奈兹、韦柏的阿勒芒德、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都属于这类音乐。在这些以舞曲命名的小型乐曲里,作曲家刻意追求富于抒情性的旋律,用它直接诉诸情感,使这些舞曲成为纯粹的抒情作品。

《斯拉夫舞曲》的成功,使德沃夏克一举成为国际知名的作曲家,这是因为民族主义音乐当时正在形成潮流,民族风格的音乐有如一股清新的春风吹入欧洲乐坛,激起人们对民族乐派的浓厚兴趣。在此之后,他又创作出了大名鼎鼎的《自新大陆》交响曲等一批极具捷克民族乐风的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奠定了他在捷克音乐史上的领军地位。

自《斯拉夫舞曲》问世以来,它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演出。每位著名的指挥家无一例外地都会在音乐会上演出其中的几段,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向听众表达他们个人对《斯拉夫舞曲》的感受,并且将其诠释给听众。在众多杰出的指挥家中,库贝克的诠释最具斯拉夫味道,成为经典中的经典,这款录音便是《斯拉夫舞曲》最具代表性的杰出演绎。
TOP
6#

回复: 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 作品46 & 72号(全16首)库贝利克指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

作曲家介绍

捷克民族音乐之魂——安东宁·德沃夏克

安东宁·德沃夏克(Antonin Dvorak1841-1904)是十九世纪捷克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184198日生于布拉格附近沃尔塔瓦河畔的尼拉霍基维斯村一个兼做屠夫的小客店老板家中。

德沃夏克出身低微,父亲法朗悌瑟克·德沃夏克原是镇上小客栈兼肉店的老板,但他能弹得一手好齐特琴,并会拉小提琴和擅长歌唱。母亲安娜·史黛妮克是位贤妻良母型的勤劳女人,对于孩子的教育、丈夫的事业,她是极其注意的。

德沃夏克小时便显现出超人的音乐天赋,但由于家境的原因,接受音乐教育很晚。老德沃夏克由于过去家境不佳,所以希望自己的儿子未来能有一个丰衣足食的好工作,因此父母不让孩子与音乐为伍。可是,德沃夏克却立志在音乐上有所作为,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考进了布拉格风琴学校学习音乐。

1859年,18岁德沃夏克以第二名的成绩,毕业于布拉格风琴学校并创作了自己的作品。日后忙于生活、工作、创作、演奏、教学。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年轻的德沃夏克开始在音乐界崭露头角。他25岁时进入布拉格国家剧院管弦乐团拉中提琴,此后的十年里,他虽然也写过不少的音乐,但却没有什么成功之作。1865年,德沃夏克的第一交响曲《茨洛尼斯的钟声》问世,并引起人们的关注,由此也带给他坚定音乐创作的信心和灵感。1874年,德沃夏克为了获取奖学金,参加音乐比赛,评委会里的一位评委去世,补进来的一位评委从德沃夏克的音乐里发现了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他力排众议,劝说评委会把奥地利国家奖颁发给了德沃夏克,这位对德沃夏克慧眼识珠的评委,就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两年后,德沃夏克再次获奖,在勃拉姆斯和评论家汉斯立克的大力举荐下,德沃夏克得到奥地利文化部奖学金。1878年,德沃夏克创作的《斯拉夫舞曲》获得很大成功,从此奠定了他作为作曲家的地位。

在德沃夏克的音乐里,最使勃拉姆斯产生兴趣的是,德沃夏克的音乐中洋溢着一股清新的民族气息,充满了青春活力。此后,德沃夏克因受到勃拉姆斯和李斯特的赏识与提携,成为了音乐学院教授,其作品也开始驰名内外。后德沃夏克受英国的邀请,赴英国指挥演奏自己的作品,博得更为广泛的佳评与赞誉。此后,德沃夏克又多次访英演奏并于1891年获得剑桥大学赠予的名誉音乐博士学位,同年他还获得祖国布拉格大学的哲学博士头衔,这使他的盛名更是远播世界。18921895年间,德沃夏克旅居美国,任纽约音乐学院艺术院长之职。这一时期,他的作品融合了美国和波西米亚的民族风格,创作了著名的《F大调弦乐四重奏》(黑人四重奏)和他那光辉的代表作《自新大陆》交响曲。在纽约音乐学院任职四年后,德沃夏克归国担任了布拉格音乐学院的教授并于1901年升任为艺术院长。不久,德沃夏克获得奥地利政府颁授的终身贵族院议事的称号,从而使他成为音乐家中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作为作曲家,德沃夏克在自己一生的音乐创作中,始终把民族性这一重要因素放在首位,无论在歌剧、交响乐或室内乐作品中,他都努力地将民族性、抒情性和欧洲古典音乐传统紧密结合起来,达到尽可能完美的境地。德沃夏克一生的作品很多,体裁也很广泛。他共创作了12部歌剧,11部神剧和清唱剧,9部交响曲,5部交响诗,6部协奏曲,32首室内乐重奏曲,此外还有大量的钢琴曲、小提琴曲、序曲和歌曲等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自新大陆》交响曲、《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狂欢节序曲》、《F大调弦乐四重奏》和歌剧《水仙女》、《国王与煤工》等等。190451日,也就是在他的最后一部歌剧《阿尔米达》首演后不久,德沃夏克因中风在布拉格逝世,终年63岁。

德沃夏克所代表的民族乐派,不仅在音乐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一页,而且在欧洲各地文化与精神的交流上,也创造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广受人们的爱戴。
TOP
7#

回复: 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 作品46 & 72号(全16首)库贝利克指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

音乐体裁介绍

“琴拨心弦、号声舞动”的管弦乐

管弦乐曲,系指除协奏曲、交响乐之外的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其他类型的作品。管弦乐队通常由弦乐、木管、铜管、打击乐等不同乐器组合而成。有时因创作意图和演出条件的不同,可对乐队编制适当调整,或加用钢琴、竖琴、钢片琴等。

欧洲的器乐长期附从于声乐,至十六世纪才逐渐独立。随着乐器制作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歌剧的兴起,使十七世纪的器乐创作有了显著进步,产生了舞曲合成的古典组曲,以及曲式自由的序曲;而赋格曲、幻想曲、随想曲、变奏曲、前奏曲等体裁也渐被普遍使用。十八世纪,小提琴音乐迅速发展,歌剧序曲体裁的变革,曼海姆乐派等积极探索新的形式和表现手段,均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革新提供了有利条件。海顿确立了管弦乐队编制和主调音乐样式;莫扎特则进一步对此模式加以肯定,并在海顿创立的体裁基础上又特别发挥了木管乐器独特的表现力;而进入贝多芬代,贝多芬更是以交响性、戏剧性手法写作管弦乐,给管弦乐艺术以更为广阔的表现空间。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管弦乐创作尤为繁荣,扩大了题材范围,加强与文学的结合,兴起了由柏辽兹倡导的标题音乐创作;罗西尼、威尔第、比才等作曲家,尤其是瓦格纳,扩大了歌剧中管弦乐的表现力,充实了乐队编制,丰富了配器手法,突出了音乐色彩,发展了和声语言;在体裁上也更为多样,出现了李斯特的标题交响诗,比才、格里格的乐队组曲,约翰·施特劳斯的圆舞曲,以及诸如狂想曲、音乐会序曲等大量管弦乐作品。即使像门德尔松、勃拉姆斯等音乐家的管弦乐作品,在和声、对位、配器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不少作品洋溢着浪漫主义的诗情画意。各国民族乐派也大显身手,德沃夏克、斯美塔、西贝柳斯、柴科夫斯基、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等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创作技巧亦属先进之列。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以来,西方管弦乐创作中产生了各种主义和流派。影响较大的是德彪西的印象主义、兴德米特和斯特拉文斯基一度热衷的新古典主义、拉赫玛尼诺夫的晚期浪漫主义、以及以勋伯格为代表的新维也纳乐派的表现主义和十二音体系。同时,美国爵士音乐也借助管弦乐的外壳风行于世,并渗透到格什文、格罗菲等人的创作之中。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现在的管弦乐创作,手法更为多样,形式更为自由,调性更多变化,节奏更为复杂,表现力也更加丰富,成为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音乐体裁和表现形式。
TOP
8#

回复: 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 作品46 & 72号(全16首)库贝利克指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

演奏家介绍

德沃夏克音乐的忠实代言人:拉斐尔·库贝利克

指挥家拉斐尔·库贝利克1914年出生在捷克的皮霍里的一个音乐世家,父亲扬·库贝利克曾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世界著名小提琴家,是当时著名的塞夫契克小提琴学派的代表人物。库贝利克出生在这样一个优越的家庭音乐环境中,使他受益匪浅。库贝利克14岁进入布拉格音乐学院附属中学学习钢琴、小提琴、指挥和作曲。19岁从音乐学院毕业以后,于第二年便与捷克爱乐乐团合作进行了首次登台指挥。在其后的两年多时间里,他多次随父亲外出旅行演出,并指挥乐队为父亲伴奏。1936年,22岁的库贝利克出任了著名的捷克爱乐乐团的指挥,从此正式开始了他一生繁忙的指挥艺术生涯。在这个举世闻名的大乐团中工作了三年以后,库贝利克接到了布尔诺民族歌剧院的聘书,并于1939年至1941年担任了这家歌剧院的常任指挥。这以后,库贝利克重返捷克爱乐乐团任首席指挥。1948年,库贝利克辞别了祖国,来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担任了三年美国芝加哥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1951年,英国著名的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又向他发出邀请,于是,库贝利克又来到了欧洲,担任了这家世界著名歌剧院的常任指挥。1961年,库贝利克来到德国,在这里,他担任了另一个著名交响乐团——慕尼黑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他在担任这个乐团的常任指挥期间,曾多次率领该团出国访问演出,为这个乐团赢得广泛的世界影响,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二十世纪70年代,库贝利克重返美国,他在1971年到1974年间担任了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常任指挥,他在就职以后,力尽艰辛,克服了重重的困难,使这个剧院的艺术水平获得大幅度的提升。1975年,库贝利克辞去了大都会歌剧院音乐指导和常任指挥的职务,来到了位于中欧的瑞士,并最终加入了瑞士国籍。此后,库贝利克又以捷克-瑞士双重指挥家的身份,继续活跃在国际音乐舞台上。

库贝利克是老一辈指挥家中精力充沛式的人物。他那高雅的艺术趣味和极有吸引力的气质,一直是被后代的青年指挥家们奉为楷模,而在专业素质上,他也是有着十分突出特点的人物。库贝利克有着高度的艺术鉴赏力、敏锐的音乐感受力以及清晰明快、自然稳健的风格和特点,当他在指挥演奏时,以上的特征便会随着音乐的进行而极其自然流畅地表现出来。有人在形容库贝利克走上舞台将要指挥时的情形时说到:“他从侧幕旁走出来,给人的感觉是身材高大、头发蓬松、总是带着一副和善的面孔,使人看上去更像是一位心不在焉的教授,而不像是一位威严的指挥家。人们看到他高矗在指挥台上,紧攥住指挥棒,在乐队已准备好的时候,忽然地一挥手,在一个重拍下来之后,音乐便不停顿地喷发了出来……。”这就是库贝利克,一位气宇非凡的艺术家,更是一位修养深厚的指挥大师,虽然人们从外貌上并没有感觉到这一点,然而从他的每一个动作中,都会给人们带来这种极其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当他正在指挥乐队演奏时,那奔腾不息的音乐,更会将这一切都尽情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TOP
9#

回复: 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 作品46 & 72号(全16首)库贝利克指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

充满着德意志贵族气质的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

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这家大本营在德国慕尼黑巴伐利亚广播局的著名乐团,是以德国为中心,再从东欧许多国家遴选出众多优秀演奏家组建而成的。

1949年创立乐团时,当时负责筹建的著名指挥家约胡姆便顺理成章的就任了乐团的首任指挥,并逐渐把它训练成德国首屈一指的广播乐团。这以后,以理查·施特劳斯为首,像克劳斯、伯姆、克莱姆佩雷尔等名指挥家,也都先后客串指挥过这个乐团并使之名声大噪。1961年,约胡姆离任后,由库贝利克接任了乐团的常任指挥与音乐总监。在库贝利克的带领下,乐团的经营与活动更为充实、并频繁到欧洲各国和美国巡演,同时也与DG唱片公司签约录制了许多优秀的唱片。此外,该团还常常被邀请到维也纳、柏林、爱丁堡等地的音乐节演奏,获得极佳好评。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的演奏曲目非常宽泛,从古典到现代,无所不能。由于拥有许多杰出的演奏家,该乐团以优异的演奏技巧以及柔软的音乐性著称,被公认为仅次于柏林爱乐的德国最具代表性乐团。
TOP
10#

回复: 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 作品46 & 72号(全16首)库贝利克指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

《日本唱片艺术名曲名盘三百》

《日本唱片艺术名曲名盘三百》,是日本出版的著名古典音乐杂志《唱片艺术》所推出的古典音乐唱片收藏榜单。

“名曲名盘三百”的评选是从1981年开始,由日本音乐之友协会聘请15位专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从发行版本在10种以上的重要曲目中选出300首古典名曲,它可说是东方最具权威的古典音乐唱片评鉴。“名曲名盘三百”对唱片艺术的取向体现着很重的东方人的艺术品味,比如其选择的俄罗斯音乐家演奏、演唱和指挥的作品较多,而且所选择的作品也比较偏重于东欧。长期以来中国的古典音乐教育,由于历史原因一度以俄派的风格为主。而中国人的欣赏习惯古典音乐除了贝多芬、莫扎特等德奥大师作品之外,听的最多的就是东欧的音乐作品。这和日本《唱片艺术》要体现的艺术表现几乎是相同的。其次,《唱片艺术》对乐坛新人不很重视,评价观点比较保守,而对老一辈音乐大师的录音版本则大力推崇,这就体现出《唱片艺术》对唱片的评价并不在于唱片录音的质量,而更看重演奏者对作品精当的诠释。这一点无疑也比较符合我国音乐爱好者的口味。

对古典音乐爱好者而言,名曲名盘三百榜单有两层含义,第一,这些著名版本无疑都是大师的最佳演绎,第二,出现在榜单上的所有作品全部都是古典音乐的标准曲目,不论您是否信奉权威,这数百首作品也都是音乐爱好者们所必须优先考虑收藏的重量级曲目。
TOP
11#

回复: 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 作品46 & 72号(全16首)库贝利克指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

在其他指挥带给观众激烈的地方,库贝利克制造了最大程度的内在的强弱对比。很少有艺术家能够认识到斯拉夫舞曲(作品46号)中的第四首《苏赛德斯卡》中蕴含的优雅。的确,库贝利克很喜欢这部作品,甚至在比较活跃的第一首和第八首,我们都知道这些不仅仅是舞曲,而是短小的诗句。指挥带给我们优秀的录音,并在其中展示了他非凡的特质。库贝利克表现的是捷克风格,巴伐利亚管弦乐团也表现得非常完美。

      


                                                        唱片和录音
我并不认为我曾听过如此独具个性的东西,这就是库贝利克的演绎。快速的舞曲并不仅仅是速度快,而是拥有自己的特质,同时,慢板的作品节奏控制非常完美,使作品的风格更为突出。多么令人惊叹的表现,多么歌唱性的弦乐声部,辉煌的音响效果,一如录音中所充分体现的完美和纯净音色以及聚合力。


——《留声机》(1976


库贝利克指挥的斯拉夫舞曲(作品46号)节奏稳重,灵活自如,具有很强的欣赏性,然而他在作品72号中带给我们全新的感觉。作品72号中第二首是没有以斯托科夫斯基低沉巴松作为结尾的版本,曲中的渐慢是整部作品中最悦耳的部分……,库贝利克在第六首的三重奏中运用了顽皮愉快的表现,他还在第四首中运用了夜曲的气氛,产生极为强烈的对比(第八首也是同样的感觉)。这就是充满自由的、最为明亮和最为优美的作品72号。


                                           ——《高保真》
这张CD定为一级推荐,精美的,具有活力的乐队演奏收录其中。


——《企鹅唱片指南》(1977




库贝利克的唱片是他在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期间录制的。作为一个迷恋自己捷克斯洛伐克民族浪漫传统的艺术家,他决心说服他的乐团演奏捷克音乐,他指挥演奏的舞曲充满活力,气势辉煌,而且非常具有捷克的民族风格。


——《优秀CD指导》(1993


TOP
12#

回复: 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 作品46 & 72号(全16首)库贝利克指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

库贝利克指挥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

勃拉姆斯对德沃夏克的慷慨是把他介绍给了富有才华的出版人弗里兹·希姆洛克,他曾经推出过年轻的音乐家莫拉维恩·杜茨,希姆洛克向德沃夏克建议,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的成功经验可以被《斯拉夫舞曲》所借用,由此,1878年春天德沃夏克创作了八首钢琴四手联弹的曲子。作曲对德沃夏克而言很容易,他开始筹划为交响乐团创作舞曲。然而,引起更多关注的不是乐曲的演出而是《柏林的国家新闻报》的一篇评论,评论中说“这是百分百的天才,更是上天赋予的才华……。”

“要是谁在马路上拾到珠宝是应该告诉大家的,读者们应该认同这个观点。”德沃夏克在德国迅速成名,希姆洛克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他请德沃夏克继续重复成功。但是德沃夏克尖锐地回应,说他自己从没有那么多时间来快速地谱写这种轻音乐,反而他感觉创作更加困难。“我要说再度创作《斯拉夫舞曲》并不如当初那样容易。”
德沃夏克发觉1886年在故乡度过快乐的夏日又唤起了他的热情,他所创作另外一组《斯拉夫舞曲》和以往在冬季的创作相比更加放松和惬意。希姆洛克在六月初接到德沃夏克的来信时非常高兴,信中说:“现在我创作的速度非常快,我非常享受创作斯拉夫舞曲的过程,我感觉作品会完全不一样(没有开玩笑!)”

第二组(作品72号)的确与第一组(作品46号)大不相同,前面的舞曲是在民族情感达到顶峰时写成的,它们清新、轻松、自然而旋律性强,感情直白,形式也不复杂。后来的作品则是在德沃夏克经历更丰富时期写成的,包括弦乐四重奏,D小调第七交响曲,一部宗教剧和一部歌剧,以及多部室内乐,钢琴和声乐作品。如果说他们没能回复先前的清新,至少在细微之处和作品涉猎的范围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第一组(作品46)是近四个完整的波希米亚舞曲。当然德沃夏克不仅仅是记录民间音乐的曲调,而是用一些与民间舞曲风格相似或对比的素材进行大胆的尝试。第一首和第八首用的是弗里安特舞曲,是一种充满喜悦的音乐,带有活跃的双拍节奏和三拍节奏的混合。第三首有些像波尔卡,无论波尔卡是不是与波兰有关,但可以肯定的是波尔卡是广泛流传于19世纪早期的一种活跃的2/4拍子的舞曲。在作品72号中的第四、六、八首,具有波西米亚地方民俗风格的索塞德斯卡舞曲,或是称为邻家舞,这是一种为稍年长的人创作的3/4拍子舞曲,有些像兰德勒舞(奥地利农村的民间舞)。作品72号的第五首、第七首和第三首是流行的斯库纳舞,或称跳跃舞蹈,这是一种极具波希米亚民间特色的舞蹈之一。而作品46号被更多地认为主要是波西米亚风格而不是斯拉夫风格,但是在作品72号中,德沃夏克融入了来自斯拉夫的游戏舞蹈风格。第一首是牧羊舞,是斯洛伐克和东摩拉维亚山区的绿林好汉跳的一种活跃的2/4拍子的舞蹈。原则上这种曲子应该在开始速度较慢,而后速度越来越快,但德沃夏克却将“非常活泼”的段落定为“较少活跃的”,(其中两个主题来自他为钢琴写的第四首牧歌)第二首和第四首转向了德沃夏克最喜欢的悲歌,这是源于乌克兰的舞曲,深沉而缓慢。第五首是一首漫步舞,这个词来源于德语有散步的意思。德沃夏克在家乡维索卡看到村中的年轻人所跳的一种圆圈舞,这反映在他的作品中,舞曲由慢而逐渐加快至两倍的速度。第六首是玛祖卡,是富有波兰特色的一种舞蹈,这种舞曲是在第二拍或是第三拍有重音的三拍子舞曲。第七首是科洛舞,是一种主要流传于巴尔干地区的富有力量的舞蹈。

两组斯拉夫舞曲各有千秋,又是互为补充的,并以各自的特色给人以享受,深入展示了德沃夏克风格。许多指挥家都钟情于这部优秀的作品,但这里的录音证明了像拉斐尔·库贝利克这样的与作曲家同是捷克本土的指挥,其表现会更加出色。


约翰·沃瑞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