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45678910 / 1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沪/苏/港两岸三地发烧友国庆聚会 [复制链接]

查看: 33251|回复: 96
91#

回复:沪/苏/港两岸三地发烧友国庆聚会

昨天,上海老张、黄工程师、陈工程师一行10人,以及本地几位烧友齐聚在下家里。试听如下搭配:
1、我目前的系统(比较飞利浦MINIWATT SQ和VOLAVO 12BH7);
2、我的SP100,我的805胆机,刘艺术的老威马分体CD;
3、我的SP100,刘艺术的老威马分体CD,沈明的MBL前级加音乐之旅后级;
4、我的SP100,我的WADIA16,沈明的MBL前级加音乐之旅后级

期间还到刘艺术家里聆听他的系统:老威马分体CD,ARC前级加精神双单声道,BW801 .

首先说说我的系统,可以保守地说,我的系统比国庆节FEVER老师来的时候提升20-30%,声音质感、空气感、层次感好了很多。先用我的飞利浦MINIWATT SQ上去,声音很开扬,高中低频层次感很好,显得玲珑剔透,然后上德国VALVO E80CC(12BH7),声音中频更加委婉细腻,厚度增加,HIFI性和两头延伸不如MINIWATT,但是它的乐感很好,很讨好人的耳朵。
第二搭配:我的SP100,我的805胆机,刘艺术的老威马分体CD。韵味提升,声音大气,高频延伸明显不如WAIDIA16。声音变得松软一点,似乎老威马分体CD更加适合我的系统,更加耐听一点。但是要论到大型交响乐,WADIA16还是稍占优势,显得气势磅礴,气象万千。
第三种搭配:我的SP100,刘艺术的老威马分体CD,沈明的MBL前级加音乐之旅后级。黄工程师一进门就说,这是晶体管机的声音,总体声音还是很细腻的,听童丽的歌声是比较传神的,当试听《民歌蔡琴》第八首《渡口》的时候,问题来了,鼓声悬在当中,下不去,声音偏薄,缺乏质感。在场有人说,这是功放的功率或者控制力不够。但总的我感觉老威马分体CD和沈明的MBL前级加音乐之旅后级不是很搭配,不知道为什么,声音总是感觉有点别扭。
第四种搭配:我的SP100,我的WADIA16,沈明的MBL前级加音乐之旅后级。一接上去,感觉低频的延伸好不少,可能是WAIDIA16所占的优势。其他的和第三种搭配差异不是很大。
最后,又换回我的一套系统,明显《渡口》的鼓声沉得下去,富有弹性,蔡琴唱歌时的气息声更加明显。
我在这里可以毫无疑问的告诉大家:我的805胆机应该说是完胜MBL前级加音乐之旅后级的,赢在哪里?赢在控制力,赢在全频的均衡性。以老张讲解电声学中评价声音的标准(清晰、丰满、平衡、融合)来说,音乐之旅是彻底输掉的,有的朋友特别喜欢浓浓的味道,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我始终认为,声音应该是在做到以上四点的前提下再求味道;如果说连清晰、平衡都做不到,即使得到了所谓的浓浓的味道,那么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这顶多是一种病态的美,就是红楼梦中林黛玉而已,可惜已经不符合现今审美的标准了、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听音喜好。但是我的评述我相信是比较客观的,昨晚最后我们几个人在交流,我一直强调一点,那就是:实事求是!当然由于在下水平有限,评述不一定准确,还望各路烧友多多斧正。
经过昨天的PK,我更坚信我的选择是对的,那就是在讲求四要素的前提下,再求韵味,当然我现在的韵味还是可以的。我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大力恶煲,把箱子煲熟(上家卖给我SP100时还是没有煲开的),把胆机胆管煲熟,半年后相信又是另外一番风景了。
在此,我也衷心的说一句,我现在只相信自己实际听感,别人说的都是参考。至于音响杂志上的文章,我基本不做参考(枪手太多)。为什么?要尊重事实,要实际试听,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声音,不要人云亦云!
单端+古董=风轻云淡
TOP
92#

回复:沪/苏/港两岸三地发烧友国庆聚会

徐兄,辛苦下多拍几张照片欣赏欣赏。
真诚交流,不说假话。
TOP
93#

回复:沪/苏/港两岸三地发烧友国庆聚会

玩音响與各地燒友一起交流,真高兴。希望下一年有時间再訪常熟。
音源: 盤臂VPI classic唱頭shelter 90唱放spectral DMC 10, 天進前後級211, spendor SP 7/1, 何氏超低一對
TOP
94#

回复:沪/苏/港两岸三地发烧友国庆聚会

看看哦..
虽然物外能为素,又恐人间只爱红.
TOP
95#

回复:沪/苏/港两岸三地发烧友国庆聚会

等待褒熟的SP100!!!
TOP
96#

FEVER MUSIC LINK 3 真是厉害啊!
突出的特点:大气而又细腻传神、通透而又饱满温暖、高密度而又松融耐听。真是既能推铅球,又能玩绣花针,超越全才!
十分难得啊!绝非一般功力能所为。
真诚交流,不说假话。
TOP
97#

回复 1# 沈摄影师 的帖子

啥时候又我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