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SMERT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8-10-12 21:48:00 发表CCD是个做不大的东西. 一做大, 好多问题就来了.所以到现在都基本见不到全幅120尺寸的CCD. 相同的技术等级, CCD的面积过大了, 效果是直线下降的! 喇叭也一样. 大小其实是有个度, 在保证质量的范围内, 做大了就无所谓, 如果做大了导致品质下降, 那....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8-10-12 23:27:00 发表135全幅真的不够用. 但120全幅现在几乎做不到. 郁闷啊! 如果有4X5全幅, 我第一个去买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8-10-13 0:16:00 发表首先,声音的宽松感一定与瞬态响应有关;其次,大口径扬声器(如兄说的12或15吋)是为还原低频设计的。但是许多低频下潜较深的箱子听感上声音并不宽松;许多低频下潜并不怎样的箱子听感上却比较宽松。为什么??个人认为,听感上宽松的声音并不由低频下潜深度决定;当低频能够平坦延伸到40~50Hz,声音的宽松感就主要由中低频到中高频这些频段决定。40~50Hz这样的低频延伸,6.5~8吋是完全可以轻松胜任。另外,兄弟这样抛开影响声音宽松感最主要的中低频到中高频频段来谈宽松,是不是有点不妥?大口径扬声器是为还原低频而设计的,他的优势是在低频下潜能力上。当你需要40Hz以下的低频下潜时,8吋以上的大口径单元就如鱼得水了…………。但是,设计优秀的8吋单元,在三十几赫兹的下潜范围内仍然可以与大口径单元抗衡, 这样的例子很多…………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8-10-13 11:07:00 发表不会吧?大单元在频率较高时(最低频率的1.5个倍频以上),音圈衔接的振盆中心区域与振盆边缘区域往往就不能完全同步振动,甚至运动(振动)方向完全相反,造成频响曲线不够平坦甚至峰谷起伏现象。小口径单元这方面就会好许多。根据这个规律,看看频响曲线中低频段的平坦度,判断失误的机率会下降。当然事无绝对。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8-10-13 8:46:00 发表想想“冲程”一词是怎么来的,你就会发现大小口径的优势区别…………如果大口径没有弱点,为什么不生产40吋、50吋、甚至100吋以上的扬声器单元??
原帖由 富盛 于 2008-10-13 14:59:00 发表呵呵,S兄,请清楚看看我的发言才放炮好吗?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8-10-13 8:48:00 发表那2亿像素的相质不行啊. 兄弟! 真的要用, 30多万不算贵. 10年前, 我的5000W相素的4X5系统, 也花了30万. CCD这东西是几间公司之间竞争的. 能搞大, 早就搞出来了. 搞个135全幅都那么费事. 之前有朋友拉我去拍吊扇, 我一计算, 用135全幅要拍三次拼接. 不干不干. 不说这事了, 带人逛花园要挨批评.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8-10-13 15:10:00 发表S兄,第一个问题前面已有答案,这里不重复。第二个问题现在回应:40吋、50吋的单元电影院里完全可以容纳他哦。为什么没有产品啊?? 世界一流的电影院也没有能力使用它么?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08-10-22 15:19:00 发表奇怪有时听耳机也觉得有宽松,那个单元是不是更小?是不是我耳朵有问题,还是二者之间的发声原理不同?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08-10-22 15:17:00 发表哈哈看来MCINTOSH的设计师没有明白这个道理,还是吝啬那个成本?